面對(duì)外境的困擾,我們是不是能堅(jiān)守自己的原則,保持原來的心境?或者隨著別人起舞;或者與人爭(zhēng)執(zhí)、大動(dòng)干戈;或者心煩意亂、意志消沉?
社會(huì)上,為著誰擦撞了誰的車,拳腳相加;為著一句不順耳的話,怒目相向;為著誰辜負(fù)了誰,反目成仇……凡此種種,常有所見。難道外境的力量真的那么大,總讓我們的心浮浮沉沉、不能自已?其實(shí)不然,佛教說“心如大海無邊際”、“虛空非大,心王為大”、“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是力不從心?是自心作主?只看我們是愿意要以境亂心,還是以心轉(zhuǎn)境。有一位教授,帶著小兒子到市場(chǎng)去買水果,在水果攤上挑選水果時(shí),小販不耐煩地說道:“先生,你到底買不買?不要這樣挑來挑去?!苯淌诙Y貌地回道:“買!買!”隨即又將挑好的水果交給小販問:“多少錢?”
小販露出不以為意的表情,“這可是很貴的哦,你買得起嗎?”
教授依舊謙虛地回答:“買得起,買得起。”并把錢遞給小販。
回家路上,小兒子一路沉默??斓郊視r(shí),終于忍不住向父親抱怨:“爸爸!您是教授,是學(xué)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景仰者。為什么今天卻讓一位小販如此吆喝,您一點(diǎn)也不生氣?”
教授摸了摸小兒子的頭,說:“待人有理、謙虛、禮貌是我的水平,無禮、勢(shì)利是小販的水平,我不能因?yàn)橐粋€(gè)粗魯?shù)娜耍茐奈易约旱乃?。?/p>
“境緣心枉起,心悟境自忘”,只要我們明白了外境就像浮云,雖然多姿多彩教人神迷,卻虛妄易變,就能靜觀浮云來去,自得自在、無束縛地面對(duì)日常中一切人事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