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fā),設定符合學生認知和發(fā)展情趣的教學流程,積極引導他們參與到知識互動生成和發(fā)展內化的過程中來。
關鍵詞:高中語文;激發(fā)興趣;學生差異;開放問題
語文知識面涉獵廣泛,許多內容也是開放性的觀點,可以見仁見智。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抓住關鍵進行引導,那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散漫、盲目,就無法在課堂有限的45分鐘內讓學生都能學到知識,達到教學目標。這就要求一線語文教師必須放下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fā),設置符合學生認知和發(fā)展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生成和發(fā)展中來,進而遷移知識,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鑒于此,筆者聯(lián)系近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幾個高效語文課堂不能繞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充分激活興趣,驅動自主探索
興趣是自主學習和探索的前提。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情感,從找到教學內容與認知規(guī)律的fJIfvJikkD7eo2Q9WrS1Hg==結合點,對學生的心理預期和認知情趣進行推演,這樣才能、有計劃地設置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情趣的教學方式,從而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fā)學生“欲窮其林”的自主探索欲望。
比如,在教學先秦散文《寡人之于國也》時,我們就必須認識到許多學生從主觀上對古文的句式和詞匯用法難以接受,覺得枯燥難懂,不愿意學。基于這些認識,我們就要尋找學生的認知情趣點,想辦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掃除萎靡不振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于是,筆者就從戰(zhàn)國故事講起,當學生入情入境時,趁機轉入孟子這篇對話的歷史背景,讓大家明白孟子在這篇文章中表達的思想,這樣循序漸進地引導,充分激活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興趣,為我們接下來深入學習文章巧妙的對話技巧和古文表達奠定基礎。
二、尊重學生差異,巧設分層問題
問題是探索知識的導引,課堂提問也是學習互動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學實踐中學生又存在著認知和學習上的客觀差異,如果我們采用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方式設置問題,那肯定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跟不上,有的學生“吃不飽”的現(xiàn)象,這也是差生存在的根源。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學中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問題分層,以期實現(xiàn)引導大家共同進步。
比如,在學習《祝?!窌r,筆者就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了問題層次劃分:(1)基礎層面的學生要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進一步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2)能力層面的學生還要對文章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進行學習;(3)拔高能力的學生還要體會并理解本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實踐證明,這樣分層認知,便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共同進步。
三、創(chuàng)設開放問題,誘導知識遷移
課堂氛圍是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環(huán)境,適宜的環(huán)境利于激發(fā)積極的學習情感,誘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探索中。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善和諧、民主和平等合作的新型高中語文課堂,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開放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汲取知識,提升能力。
還以《祝福》為例,我們深入學習了祥林嫂的悲慘遭遇,了解了時代背景以后,為了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從更多的層面來研習這篇小說,筆者要求大家以“天國里的祥林嫂”為題寫一篇短文。如此設置給了學生開放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對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能及時地結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激活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興趣,進而培養(yǎng)其追求真理、探索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最終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重慶市松樹橋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