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理解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語文教學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營造閱讀氛圍,使學生通過閱讀不斷吸收先進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果,獲得自學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就從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加以淺析,希望能對教師和學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通過增加閱讀量及正確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通過以下方式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語言生動,內(nèi)容引人注意,容易使學生讀起來喜歡,并且與學生同齡人的內(nèi)容相一致的文章讀物。同時遵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信心。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上,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預留懸念法
教師在朗讀一篇讀物時,保留讀物的結(jié)尾部分,讓學生聽了故事情節(jié)后催促學生自己去尋找讀物的答案,讓學生學會閱讀,自由地暢游書海,尋求自身的精神食糧。
2.情景引導法
教學中,教師引入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找到問題或故事的答案或最終結(jié)局。例如,引導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老師將大致講解漂流記中的奇特與驚險,勾起學生的冒險興趣,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基礎。良好的閱讀習慣,會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1.做到經(jīng)常閱讀,看書的習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求學生堅持做到每天一閱,三天一誦,長期積累,自然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2.積累整理、復習的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文章中有許多生詞和一時難以理解的句子,這些都是教師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筆記整理習慣,在多次復習中理解其義的方法。隨時整理積累,使學生的知識廣泛化,閱讀能力也逐漸提高。
3.隨時采用工具書的習慣
這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己閱讀的方法,教師永不可能在學生旁邊,那么教師就要教導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問題時如何去解決,并將解決的方法系統(tǒng)化、方法化。例如,工具書的使用就是一種解決閱讀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一種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遇到問題,學生也可自行解決,慢慢提高閱讀的能力。
三、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
教學中,教師不應該讓學生拘泥于課本的內(nèi)容,應鼓舞學生多涉及交際功能強、實用性強的應用文、說明文等。提供學生各種體裁的文字材料,加大學生對閱讀的實用性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
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從文題、層次、中心、寫法及現(xiàn)實社會意義等方面,多角度地去考查閱讀文章,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1.弄清文題
讀懂一篇文章要先審文題。明白文題在文章中的作用及特點,才能順藤摸瓜,讀懂文章。
2.弄清文章的層次
只有理清文章的層次,學生才能把握文章的脈絡。閱讀文章時,先明白文章描寫或說明的對象,再看圍繞該對象分幾個方面來寫,學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閱讀時效率高,提高閱讀質(zhì)量。
3.概括中心意思
文章中心是閱讀文章時對內(nèi)容的另一要求。讀完一篇文章后要明白文章講了什么,哪些是文章內(nèi)容的精練概括,學生要自己理解后提煉出中心思想來。
總之,在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擴大閱讀范圍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就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事在人為,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大膽嘗試,路就在腳下。
參考文獻:
[1]董艷春.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23-24.
[2]潘學平.有效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J].發(fā)展,2009(5):44-45.
(作者單位 灌云中等專業(yè)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