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實踐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做到“有的放矢”。事實表明,有意識與無意識學習的效果存在極大的差異。
關鍵詞:教學過程;目標;主體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外因,根本的動力來自學生本身。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師的職能。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下我將淺談。
一、學習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在課堂實踐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做到“有的放矢”。事實表明,有意識與無意識學習的效果存在極大的差異。如果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積極地參與學習,就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懷疑意識,發(fā)展學生思維
“學則須疑”。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核心的,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應由學生自己提出“我通過學習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多思、愛思、善思,學生主動尋找疑問是教學成功的標志。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的態(tài)度應該是:提倡鼓勵加引導。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從不敢問做到“敢于”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于”提問。
問題提出來了,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靠大家的智慧解決難題,使學生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和戰(zhàn)勝困難的成就感。教師要加強學生自評和互評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發(fā)表獨創(chuàng)性意見,勇于自我評價,使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個人與集體的自主構建巧妙地統一起來。
三、教師是“巨人”,給學生可以踩的肩膀
所謂“肩膀”,指的是教師要積極、有效地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到來時的那份喜悅。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提問時要考慮分析學生回答的思維出發(fā)點,然后適時、科學、有效地加以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要對學生的認識活動進行調節(jié)主導。愛學生是教師的基本要求,鼓勵是教師愛學生的具體表現,特別是在課堂上,師與生、生與生互動時教師更應該運用“鼓勵”這劑良藥,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沒有聽清回答,就草率表態(tài),加以否定,也不能在學生意見有分歧時,不加評議,把問題擱在一邊,而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否則將“功虧一簣”,學習效果將要大打折扣。
四、教師要科學指導,授之以漁
古人尚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21世紀的教師,更應深知其理,如果還一味地去傳授知識,只能被淘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學生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有賴于教師在課堂中積極有效的引導,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到更好的方式方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教者不應懈怠。
(作者單位 劉慶春:吉林省長嶺縣北正鎮(zhèn)中學 朱 杰:吉林省長嶺縣三縣堡鄉(xiāng)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