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讓更多的學生動手參與實驗,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之中,并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實驗機會,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順利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的主體創(chuàng)造體驗往往寓于實驗教學之中。探究物理需要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實驗是較好的方式。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只有真正讓實驗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讓更多的學生動手參與,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之中,并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實驗機會,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這樣的實驗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才會實現(xiàn),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才會順利有效地開展。
一、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讓更多的學生動手參與實驗。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一切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到學生的各種感官前。通過視、聽、嗅、觸摸等感官知覺的方法,可以使“知識一經獲得,便永遠得以記住”。美國簡豪斯頓在《教育可能的人類》一書中強調:如果我們的孩子跳舞、品嘗、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信息,他們幾乎能學一切東西。物理教學要重在“動手做”,必須讓學生從“親身經歷的科學、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入手,親自操作,親自體會,親自觀察、測量、記錄、整理數據、做總結報告、討論交流……只有“親自”做了,才能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才能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理解科學的含義,才能真正做到“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為學生開發(fā)學習資源和器材,給他們時間和空間,放手讓他們真刀真槍地搞科學,讓他們在做中學,樂中悟。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多做學生分組實驗,少做老師演示實驗,這樣更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改教師演示實驗為師生協(xié)同實驗,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實驗。
教師做,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這種傳統(tǒng)的演示實驗,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導致演示與講解脫節(jié)。這種先做后講的傳統(tǒng)做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忽視了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把學生當做被動接收的“倉庫”,完全沒有發(fā)揮演示實驗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在實驗演示的同時,引導所有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教師要不斷地啟發(fā)提問,讓學生分析、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出實驗結論。
演示實驗應是師生間的一種互動的過程,教師要與學生溝通、合作、交流、分享。實驗后我與學生交流時,有些學生說:“老師,我看到你在講臺嫻熟地表演,就覺得你像魔術師,看著看著,有時會覺得這些現(xiàn)象是不是真的呢?如果讓我們做就好了?!痹囅耄喝绻麑W生潛意識中對實驗現(xiàn)象有懷疑,又怎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呢?實驗效果可想而知。每次課都是老師做演示實驗,學生看得多了,老師太熟練了,做起來動作快,有些實驗現(xiàn)象出現(xiàn)太快,不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試想如果是同學在講臺上做實驗效果就不一樣了,學生做得不是很熟練,有時甚至從一步到另一步還要思考,下面的同學就會認真觀察,有時還會給予指導,參與性大大提高。所以上課要做的演示實驗,除非有危險性的,都應盡量讓學生參與完成(對難度較大的操作,教師進行適當指導)。盡管只有幾個學生在做實驗,對于其他學生來講是同學在做實驗,結果一定不假。他們觀察現(xiàn)象、分析原因就更加主動了。為了使學生更全面參與,教師課前可以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實驗讓學生事先練習,演示實驗時讓學生配合教師一同進行,這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增強。比如在教學“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這節(jié)課時,壓縮空氣做功內能增大和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這些實驗我都讓學生做,因為這些實驗需要有力量和速度,所以一般讓個子大、坐在后面的學生做。這些學生平時成績不太好,但在老師的指導下都做得非常好。這樣不僅臺上的學生有成就感,而且臺下的學生都非常注意實驗過程,這節(jié)課教學效果非常好。
演示實驗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只能作為觀眾欣賞教師的表演。做演示實驗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完成,改變實驗方式,讓學生廣泛參與。只有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之中,與老師共同配合完成實驗,才不會讓演示實驗淪為教師的“獨角戲”,學生才會在實驗中獲得成功的愉悅,保持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讓實驗成為師生互動、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的助推器。
三、合理分組,明確分工,角色互換,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在實驗教學中,應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實驗機會,包括操作、交流、探究、獲取知識技能,特別關注性格內向學生與后進生,多給他們實驗的機會,全面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學生。
學生實驗是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最好形式。采用“放羊式”教學法,結果實驗教學任務往往不能較好地完成,而在學生實驗中采用“合理分組,明確分工,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就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均等的實驗機會,全面提高實驗技能。合理分組,即分組時應將理論知識掌握得好的和差的、實驗技能強的和弱的、對實驗感興趣和不感興趣搭配在一起,實驗小組一般由兩三人組成,有利于他們在實驗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通過分組把優(yōu)生和后進生分在一組,以后每次的實驗他們都分在一個組內。我發(fā)現(xiàn)在組內仍然是學優(yōu)生唱主角,后進生唱配角,有時后進生僅是觀眾,有時看到的甚至是后進生東張西望。這樣的參與對于后進生來說仍是假性參與。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要對組內角色進行明確分工:先讓學優(yōu)生操作,后進生記錄,并要求學優(yōu)生邊操作邊講解,然后角色互換(實際上就是讓學優(yōu)生教后進生)。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研究學生,讓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物理實驗,才能使學生有效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提高探究的熱情,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使新課程所倡導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得到全新落實,使每位學生都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