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大年初一,雍和宮都會舉行喜迎新年大法會,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幸福吉祥。信奉佛祖的朋友可以去為自己或者家人、好友請香祈福,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以去湊湊熱鬧,去感受一下新年熱鬧的氣氛,順便逛逛雍和宮這雄偉的藏傳佛教建筑。
雍和宮,坐落于北京東城區(qū)的東北面,北倚二環(huán)路,南靠北新橋大街,西臨孔廟、國子監(jiān),東鄰柏林寺。雍和宮應(yīng)該是北京市區(qū)里香火最旺的寺廟,再遇上節(jié)假日,滿眼望去,很多虔誠的香客,人山人海。到過雍和宮的人,無不被它輝煌的皇家園林建筑以及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所吸引。
在由南至北約400米長的雍和宮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縱橫有別、大小不等、高低各異的七進院落與六座主殿。整個雍和宮占地面積宏大,約六萬六千平方米。仔細(xì)介紹能編成厚厚一本書,咱們這回只去看可以請愿祈福的地方。
祈福 雍和宮五大殿
雍和門
天王殿又稱雍和門,原是雍親王府的大門。兩碑亭之間,便是雍和門,上懸乾隆皇帝手書“雍和門”匾額,相當(dāng)于漢傳佛教的山門、天王殿。殿前的青銅獅子,造型生動;殿內(nèi)正中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彌勒菩薩塑像;大殿兩側(cè),東西相對而立的是泥金彩塑四大天王,天王腳踏鬼怪,表明天王鎮(zhèn)壓邪魔、慈護天下的職責(zé)和功德。
雍和宮大殿
出雍和門,便可進入主殿雍和宮。主殿原名銀安殿,是當(dāng)初雍親王接見文武官員的場所,改建成喇嘛廟后,相當(dāng)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
殿內(nèi)正北供三尊高近兩米的銅質(zhì)三世佛像。三世佛像有兩組:一組是中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世界藥師佛,右為西方世界阿彌陀佛。這是空間世界的三世佛,表示到處皆有佛,空間為橫向,所以又叫橫三世佛。各地大雄寶殿供三世佛的,多為橫三世佛。
雍和宮大殿的三世佛則表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時間流程,說明無時不有佛,即中為現(xiàn)在佛釋迦牟尼佛,左為過去佛燃燈佛,右為未來佛彌勒佛??臻g為宇,時間為宙,意為宇宙無處不佛。正殿東北角供銅觀世音立像;西北角供銅彌勒立像;兩面山墻前的寶座上端坐著十八羅漢。
永佑殿
出雍和宮大殿,便是永佑殿,外面看是五間房子,實際上是兩個五間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時代,是雍親王的書房和寢殿,后成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遠(yuǎn)保佑先帝亡靈之意。
殿內(nèi)正中蓮花寶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檀木雕制,中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左為藥師佛,右為獅吼佛。出永佑殿,便到法輪殿。
法輪殿
法輪殿是漢藏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法輪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頂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樓,有5座銅質(zhì)鎏金寶塔,為藏族傳統(tǒng)建筑形式。
殿內(nèi)正中巨大的蓮花臺上端坐一尊高6.1米的銅制佛像,面帶微笑,是藏傳佛教黃教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這尊銅像塑于1924年,耗資20萬銀元,歷時兩年才完成。宗喀巴像背后,是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的五百羅漢山,全部由紫檀木精細(xì)雕鏤而成。五百羅漢山前有一金絲楠木雕成的木盆,據(jù)說當(dāng)年乾隆帝呱呱墜地后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盆”。
萬福閣
出法輪殿,便是高25米,飛檐三重的萬福閣。兩旁是永康閣和延綏閣。兩座樓閣有飛廊連接,宛如仙宮樓闕,具有遼金時代的建筑風(fēng)格。萬福閣內(nèi)巍然矗立一尊邁達(dá)拉佛(彌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是由七世達(dá)賴?yán)锏倪M貢禮品,用整棵名貴的白檀香木雕成。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并且載入了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歷史 雍和宮的沿革
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這座昔日的“貝勒府”真正發(fā)生歷史性改變,則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繼位,皇帝遷入宮中,但對曾經(jīng)居住過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將這里改為自己的行宮,正式賜名“雍和宮”。雍和宮作為帝王行宮的歷史便由此開始。
從皇四子府邸到行宮
雍和宮改為行宮后,雍正皇帝并沒有對這里進行大規(guī)模改建,只是對東花園進行了修繕。早在“禛貝勒府”時期,宅院東側(cè)就辟有一小院,內(nèi)有亭、臺、廊、室,栽種著各種樹木花草,供貝勒王胤禛讀書閱典、貝勒王福晉賞花觀月之用。往后,隨著胤禛爵位的升遷,這里得以不斷擴建和修繕。雍和宮改為行宮后,東書院又在原來基礎(chǔ)上增添了許多亭、臺、樓、閣。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須按“定制”每年最少來雍和宮禮佛三次。
從行宮到藏傳佛教寺廟
雍正皇帝駕崩后,乾隆皇帝一改清朝舊制,于同年九月將父親梓棺安放雍和宮,雍和宮也因此結(jié)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宮歷史。期間,為迎棺槨,雍和宮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內(nèi)將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于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guī)格。雍正靈柩就安放在他當(dāng)年的寢宮(今永佑殿)。乾隆元年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則常年供奉雍正影象。實際上,在雍和宮沒有真正改為藏傳佛教寺廟之前的近十年時間里,宮內(nèi)大部分殿堂已成為藏傳佛教黃教喇嘛頌經(jīng)的地方。
乾隆九年,雍和宮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即喇嘛廟。從此,雍和宮開始了它既為皇家第一寺廟又為連接中國歷屆中央政府與蒙古、西藏地方紐帶作用的輝煌歷史。
佛事 迎新年大法會
正月初一日,標(biāo)志著新的一年開始。在清代,每年此時,清宮要從雍和宮派36名僧人,在中正殿誦《迎新年喜經(jīng)》。如今,正月初一日凌晨兩點,僧人們就起來到殿上,誦《大威德金剛經(jīng)》、《吉祥天母回供經(jīng)》直到天明。初一早晨,僧人們又伴著渾厚、深沉的鐘聲,穿過一道道院落至法輪殿,誦《永保護法》等經(jīng)文,祈愿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
當(dāng)日到雍和宮禮佛的人特別多,信眾們虔誠禮佛、燃香、轉(zhuǎn)經(jīng)。從他們靜靜祈愿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充滿著信心與希望。
雍和宮祈福相關(guān)提示
開放時間
冬季:每年11月1日—3月31日9:00—16:00
交通線路
公交:13、117、44、800、684、18、909 雍和宮站
地鐵:2號線、5號線 雍和宮站
燒香拜佛注意事項
1、香不能叫“買”而應(yīng)該叫“請”。
2、在寺廟內(nèi)有很多菩薩,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3、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
4、上香時先上香后禮拜,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后經(jīng)過每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愿:然后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5、拜完后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nèi),注意:應(yīng)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nèi)一丟了之。
6、很多信佛的人請上一串念珠掛在脖子上,師父說這樣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如果請了念珠,請把他帶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