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老師:
我老公是技術男,當初看中的是他能玩轉電腦,而忽略了他的內向,不愛交際。兩人時無所謂,可以一起宅在家里。但現(xiàn)在兒子5歲了,老公越來越宅,晚上玩游戲到深夜,周末就睡懶覺,根本不愿帶孩子出去。我怎么說他都不聽。如今,我們家常見的狀態(tài)就是:三個人一人一臺電腦,沒人說話。原本話少的老公,基本和我們沒啥交流。我感覺這樣對孩子太不公平了!這樣的家庭氛圍沉悶得讓我想逃離!
—讀者 難過的女人
現(xiàn)實中的宅男宅女,無法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可能與他們嬰幼兒期的創(chuàng)傷有關。比如父母對情感需要的忽略、冷漠或暴力,會使孩子成年后在親密關系中采用規(guī)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缺乏溝通能力。只有他們找到在人際交往方面積極主動型的伴侶,才有互補的可能。一方遇到問題想躲,另一方則要突破甚至是強行突破—“今天不說清楚就不要睡覺!”這樣的互動中,爭吵都比“冰凍三尺”好。
你的問題是你缺乏強行突破的能力,這可能跟性格上的軟弱或害怕沖突有關。雖然你理智上討厭老公的生活方式,行為上卻下意識地在認同。如果你們繼續(xù)這樣的相處模式,必定會讓孩子也成為這樣的人。如果你自己能與小孩快樂親密相處,最后一定能把老公帶進來。所以你一定要避免陷入“怨”的情緒,而失去了行動力。
你應該意識到,你老公貌似熱愛電腦,其實隱藏著對婚姻關系的不滿和無奈。他缺乏坦誠表達的勇氣或曾經嘗試表達而被打壓過。你必須給予他更多關注和耐心,要有當下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比如,“我覺得很憤怒,我覺得很失望,你這個樣子我很傷心。”良好的溝通,就是要不斷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也要不斷地詢問及澄清對方的感受。
對待規(guī)避型伴侶,爭吵是積極的方式。但注意不要扯舊賬,不要人身攻擊,只說自己的感受和具體的期待。比如,“我希望你每天晚飯后帶孩子出去玩一個小時?!辈灰f概略性的,因為技術男不懂概略性的,只懂具體指標。
如果你缺乏“強行突破”的經驗,或感到內心缺乏力量,可以借助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借用心理醫(yī)生的能量來壯大自己,最終打破僵局。
婚姻,其實是一個相互療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