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次地震救災的異同
奪去8萬多人生命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過去不到5年,四川蘆山前晚又發(fā)生7級強震。截至4月 21日,災區(qū)已184人遇難、1萬多人受傷。隨著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一點點地過去,失蹤者家屬的心急如焚,身在遠處的人們亦可感可知。面對命運的磨難,希望雅安人民挺住。
與汶川地震相比,中國民眾比上回鎮(zhèn)靜。有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的洗禮,再加上輿論界對2011年日本海嘯后日本媒體職業(yè)操守的觀摩,中國的救災工作出現(xiàn)了更專業(yè)、冷靜與自制的精神追求。至今的各種跡象也顯示,中國民眾對國家救助體制富有信心。
對于新上任一個多月的中國新領導班子來說,抗震救災則成了一次實力的證明。今年的救災工作由總理李克強麾下的國務院體系主導,他率領副總理汪洋、發(fā)改委主任徐紹史等直上前線,夜宿災區(qū),又迅速調動各種資源,也得到軍方配合,處處展示出強勢政府的作風。
在另一方面,外界也發(fā)現(xiàn),當年困擾救災的交通問題,今年同樣突出。
四川許多縣城的進出公路有限,甚至僅有一條公路與外界相通,昨天上午,中國國家地震救援隊就被堵在路上,耽誤了大量寶貴的救人時間。擁堵可能與社會車輛涌向災區(qū)有關,但不能否認,區(qū)縣交通系統(tǒng)本來就薄弱,只要車子一多,或者一條路塌方了,縣城很容易淪為“孤島”?!笆竦离y”的老問題,在這個現(xiàn)代國度里依然存在,交通系統(tǒng)的脆弱在天災中暴露無遺。
中國災難中總要張揚“領導人作用”的宣傳習慣,這次也沒有免俗。按說高層部署工作,關心災民,在現(xiàn)代國家里,這些都是領導“本應為之”的標準動作,如果領導人有再深入民間的表現(xiàn),民眾也理應知道。但報道需要考慮尺度,否則多一點就過了。再者,地方政府舉行災情新聞發(fā)布會,花了不少時間介紹官方各司各局的職務,反而導致了災情與救災信息失焦,當局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工作,就會引起民眾議論。
經(jīng)濟增長狀況欠佳,債務飆升,評級被下調。在世界多數(shù)地方,這些因素混在一起,都將給當?shù)刎泿艠嫵衫?。在中國則不然。過去一周以來,盡管負面要聞接踵而至,但人民幣反而走強,兌美元匯率再創(chuàng)新高。
部分分析人士認為,經(jīng)濟增長數(shù)據(jù)盡管令人失望,但還沒有差到像去年那樣引發(fā)“硬著陸”的擔憂。其他因素也發(fā)揮了作用。第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3.44萬億美元,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資金流入很強勁,包括貿易和投資兩條渠道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似乎很淡定。4月17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近期內可能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qū)間。如果匯率上行壓力沒有消退,此舉將推動人民幣加快升值。
然而,盡管分析人士似乎有把握今年內人民幣會延續(xù)升值態(tài)勢,但他們預期的升值幅度相對較小。例如,匯豐銀行預計2013年升值幅度僅為1.5%。還有些人認為,人民幣上行壓力的消退只是時間問題,一季度多重支撐人民幣的因素在今年余下時間不大可能持續(xù)。
香港報紙《大公報》4月18日在網(wǎng)站上專門建了一個版面,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像普通人那樣,上月在北京大街上打出租車一事。中國網(wǎng)民為之沸騰。
4月18日晚些時候,《大公報》從網(wǎng)站上撤下了那篇文章并進行了道歉。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fā)文說這是虛假新聞,并無此事。在新浪微博上搜索關鍵詞“北京出租車”,搜索結果被屏蔽。
真相也許不得而知。但對一些喜歡說笑打趣的人來講,他們認為這篇報道中最不真實的部分是,總書記到底是怎么在高峰時段打到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