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耶魯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資本市場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比如,三中全會之前和之后,對決議做全面分析評論的首先是各投行的分析師,不管他們離譜不離譜,這個群體是股市之前沒有的。對很多具體政策的評判他們可能比經(jīng)濟學家更準確。有了這個群體,政府政策也多了一組專業(yè)評審師,只是他們過于唱多!只說好聽的。
http://weibo.com/chenzhiwu
屈宏斌(匯豐大中華區(qū)首席經(jīng)濟學家)
11月匯豐制造業(yè)PMI初值小幅下滑至50.4(10月50.9)。產(chǎn)出指數(shù)回升,新出口訂單重回收縮區(qū)間,企業(yè)補庫存放慢。50.4的水平仍是七個月次高,并與10%左右的IP增速對應。政策面,通脹溫和貨幣政策仍有條件保持相對寬松。年末財政支出擴大也有助流動性。因而,盡管PMI略回調(diào),我們對短期增長前景仍樂觀。
http://weibo.com/quhongbin1
康曉陽(深圳天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投資努力的方向有三:一是提高每年的收益率,這是很多人花精力最多的地方,但提升空間不大,因為世界頂級高手也只有年化20%;二是提高收益的穩(wěn)定性,減少失誤和向下波動其實比賺多少更重要,一個負的20%需要一個正的80%方能彌補;三是提高收益的持續(xù)年限,一年20%不難,難的是你能有多少個?活得久才是關鍵。
http://weibo.com/u/20554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