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又稱更年期綜合征)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的過渡時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改變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常見有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心悸失眠或憂郁健忘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本病屬于中醫(yī)學“絕經(jīng)前后諸證”的范疇,是婦女在絕經(jīng)前后,腎氣逐漸衰竭,沖任虧虛,精血不足,天癸漸絕,月經(jīng)將斷而至絕經(jīng)出現(xiàn)生理變化,有些女性由于體質(zhì)或精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時不能適應這些生理變化,使陰陽失去平衡,臟腑氣血功能失調(diào)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臟腑功能紊亂的證候。
對于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中醫(yī)治療講究辨證施治,在臨床上常分為以下5種證型——
◎肝腎陰虛:表現(xiàn)為頭暈耳鳴、心煩易怒、潮熱汗出,兼有心悸失眠、健忘、五心煩熱、腰膝痙軟、月經(jīng)周期紊亂、經(jīng)量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斷、色鮮紅等。 (1)山藥30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山萸肉各12克,丹皮10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2)白芍、棗仁各15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20克,龍齒30克(打碎先煎)。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3)枸杞、百合各15克,菊花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4)蓮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心腎不交:表現(xiàn)為心悸、怔仲、虛煩不眠、健忘多夢、恐怖易驚、咽干、潮熱盜汗、腰痛腿軟、小便短赤等。
(1)黃連6克,百合、棗仁各15克,阿膠10克(烊化后加入藥汁中),雞子黃2枚(加入藥汁中)。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2)川黃連36克,肉桂心6克。上二味,研細末,以白蜜為丸。每服1.5~2.5克,空腹時用淡鹽湯吞服。
(3)生地15克,五味子、柏子仁、酸棗仁各10克,黃連6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4)夜交藤、酸棗仁各30克,柏子仁12克,遠志6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5)吳茱萸9克,研末,米醋調(diào)敷足心。
◎肝氣郁結(jié):表現(xiàn)為情志抑郁、脅痛、乳房脹痛或周身刺痛、口干口苦、喜嘆息、月經(jīng)或前或后、經(jīng)行不暢、小腹脹痛、悲傷欲哭、多疑多慮、尿短色赤、大便干結(jié)等。
(1)柴胡、當歸、郁金各10克,白術(shù)15克,白芍12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2)柴胡10克,炒積殼12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3)灸甘草、紅棗各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4)當歸15克,川芎6克,柴胡、夏枯草各10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5)川楝子、佛手各10克,郁金12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脾腎陽虛: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紊亂、量多色淡、形寒肢冷、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膚腫、腰酸膝冷、腹?jié)M納差、大便溏薄等。
(1)制附片(先煎1小時)、炮姜各6克,炒白術(shù)12克,山藥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2)熟地、肉蓯蓉各15克,鹿角膠10克,山藥30克,枸杞子12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3)仙茅、仙靈脾、菟絲子各10克,山藥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4)菟絲子、白芍、當歸各30克,熟地、山藥各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5)黃精30克,山藥60克,雞肉500克,切塊同放入碗中,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diào)味后分2次食用。
(6)仙靈脾、白芷片各10克(先煎1小時),黨參15克,黃芪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心脾兩虛: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烘熱汗出、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納差腹脹、浮腫便溏等。
(1)黨參、棗仁、柏子仁各15克,炒白術(shù)10克,當歸12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2)黨參、棗仁各15克,山藥30克,五味子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3)浮小麥30克,甘草、百合各15克,紅棗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