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心情保持愉快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夢想,保持心情愉快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下面的這些方法可以學習一下——
1.記錄愉快時光
記錄下愉快的事能夠提神。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顯示,如寫下所有值得感激的事,在未來1周會更樂觀,對他們的生活也會更為滿意。不過,這也不要做得過火。有研究顯示,那些每周寫1次感恩日記的女性,比那些每周寫3次的人更覺得幸福。因此,要找到適合你的次數(shù),以免讓它成為負擔(寫日記是否成為負擔,因人而異。喜歡寫日記者,沒得寫日記就有失落感。蔣介石就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
2.回憶過去
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寫下、錄下甚至是只在心里回憶過去的重大事件。美國中心主任巴特勒說,可以以不同的時間段來撰寫你的人生史:大學時代、新婚之始、職業(yè)生涯、初為人母(父),寫下每個人生階段的勝利、失誤以及對未來的教訓。
回憶不好的時光與回顧美好時光一樣有用。因為很多事情只有在若干年之后,你才能發(fā)現(xiàn),那次“損失”為你開啟了另一扇門,并最終解開心結(jié)。
3.常打電話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特里薩說,保持長期的友誼,對維持快樂心情和身體健康大有好處。而僅僅通過打電話與朋友聊天就讓血壓降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此外,每周至少參加1次社交活動的人,思維會更敏銳,并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
4.多做好事
美國心理學索尼婭博士的研究顯示,每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變得幸福和安寧。當然,做善事不必事先計劃,一些舉手之勞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你感到意外的回報。如果你很難每天做足5件好事也不必煩惱,索尼婭博士指出,做到本性善良就有收獲。
(摘自尋醫(yī)問藥社區(qū))
“五度”飲食養(yǎng)生法
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應選擇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并注意烹調(diào)方法,盡量少吃油煎炸的食物,另外,還要注意“五度”。
速度 老年人由于咀嚼和胃腸消化功能都有所減退,進食不宜過快,應細嚼慢咽。細嚼慢咽,不僅可鍛煉和提高老人的咀嚼功能,而且食物通過充分咀嚼后,口腔唾液中的消化酶與碎細的食物混合成食團,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細嚼慢咽還有健身防癌的作用。
硬度 老年人的牙大都不好,太硬的食物咬不動或是不能完全嚼碎,再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粗糙堅硬的食物進入胃后不易消化,不僅會損傷胃黏膜而致病,而且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的飲食,宜軟硬適度,粗細適中,對于那些纖維素較多較硬的食物,應盡量切細煮爛后食用。
溫度 進食過熱過燙的食物,會直接損傷口腔及消化道和胃黏膜,引起口腔、食道和胃部病變,嚴重者有致癌的危險。過涼過冷的食物,會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從而引起消化不良,有時還會導致腹痛腹瀉的發(fā)生。老年人進食食物的溫度應適中,一般以50℃左右為宜。
飽度 老年人食勿過飽,吃得過飽一方面可增加胃腸負擔,引起腹脹不適和消化不良,嚴重者還可導致心腦血管病等危急重癥的突發(fā)而危及生命;另一方面還可因某些營養(yǎng)攝入過多,導致營養(yǎng)過剩,從而誘發(fā)或加重心腦血管等老年性疾病,影響健康長壽。因此,老年人每餐只吃七八成飽為宜。
營養(yǎng)度 營養(yǎng)過剩或是營養(yǎng)不良,都是長壽的大敵。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對于老年人來說就尤為重要。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應是低鹽、低脂肪,適量蛋白、較多維生素,應是葷素粗細合理搭配,嚴格控制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適當?shù)囟喑砸恍┐旨Z、魚類、大豆制品和蔬菜水果,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患有高血壓、心腦腎等疾病者還應減量(編者注:控制在每天5克以下),這樣才有益于健康長壽。
(摘自食品產(chǎn)業(yè)網(wǎng))
起床后半小時吃早餐更健康
有人起得早,早餐吃得也早,其實這樣并不好,早餐最好在起床半小時后吃。一旦吃早餐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tǒng)長期處于疲勞應戰(zhàn)的狀態(tài),擾亂腸胃的蠕動節(jié)奏。所以在起床后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另外,早餐與中餐最好間隔4~5小時。如果早餐過早,那么飯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摘自《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