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是一味補腎助陽效果非常好的中藥,據(jù)說當(dāng)年乾隆皇帝就經(jīng)常用巴戟天來“補腎壯陽”。
中國歷代皇帝的壽命相對于普通人的平均壽命要短。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繁忙的政務(wù),過度操勞,以及過分放縱的性生活所致?;实蹞碛腥龑m六院、七十二嬪妃,耗盡了他們的“陽氣”或“能量”(體力上和精力上),最終導(dǎo)致他們比普通人更加短命。但是,清代乾隆皇帝壽命卻很長,他活了89歲。乾隆的長壽在當(dāng)時令人驚訝,他長壽的消息甚至傳到英國皇室,英國皇室還派大使到中國來探尋乾隆皇帝長壽的秘密。那時乾隆已是83歲,可是看上去只有60歲的樣子,他還十分健康,在精神上和體力上都壓倒了不少年輕人。當(dāng)英國大使問到乾隆皇帝長壽的秘訣時,御醫(yī)們告訴他:“皇上日常所進補之養(yǎng)生補品中,主要有一種叫巴戟天的中藥”(編者注:乾隆的長壽是采取多種保健方法的結(jié)果,在適時進補方面,除本文提到的巴戟天外,他還常服八珍糕等滋補藥)。乾隆如此看重巴戟天,并從中獲益,那么巴戟天到底有哪些補腎助陽的效果呢?
溫腎散寒鼓陽氣
巴戟天在我國有很長的應(yīng)用歷史,早在漢代,《名醫(yī)別錄》就有其藥用的記載。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味辛、甘,性微溫,歸腎、肝經(jīng)。巴戟天能夠補腎助陽、祛風(fēng)除濕,常用于治療陽痿不舉、小便頻數(shù)、宮冷不孕、風(fēng)濕腰膝疼痛、腎虛腰膝酸軟等癥?!侗静菡x》說巴戟天“味辛,氣溫,專入腎家,為鼓舞陽氣之用。溫養(yǎng)元陽,則邪氣自除,起陰痿,強筋骨,益精,治小腹陰中相引痛,皆溫腎散寒之效”。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加上有些人過度放縱性生活,以致不少人出現(xiàn)腰膝酸軟、陽痿不舉、腎虛精滑的現(xiàn)象。巴戟天正好能補腎強筋、祛風(fēng)除濕、治筋骨痿軟,可以與肉蓯蓉、杜仲、萆薢等中藥配伍使用,也可以與熟地、補骨脂、金櫻子等中藥配伍以固腎、澀精、壯陽。
對于腎虛不足、沖任虛寒所致的小腹冷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可以用巴戟天與高良姜、肉桂、吳茱萸等藥配伍使用,可以起到溫腎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對于女子不孕、男子不育等癥,可以用巴戟天與人參、山藥、覆盆子等配用以溫腎暖宮、填精種子。
煎湯泡酒入藥膳
日常生活中,巴戟天這味中藥常用來浸酒、煎湯、入菜肴。可以把巴戟天和等量的淮牛膝泡在十倍的白酒中,半個月后可以飲用,每次喝1~2小杯。這個方子源于《千金要方》,主要以巴戟天補腎壯陽、強筋骨,以淮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以酒助藥力,適于腎陽虛衰、陽痿、腰膝酸軟、下肢無力者飲用。
如果老年人身體衰弱,足膝痿軟,步履困難,可用巴戟天、熟地黃各10克,人參4克(或黨參10克),菟絲子、補骨脂各6克,小茴香2克煎水服用,每日1劑,能起到補腎壯腰的作用。
如果用巴戟天做菜,最好的方法就是與肉蓯蓉一起燉雞。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取巴戟天、肉蓯蓉各15克,用紗布包好,然后與切好的仔雞加水一同煨燉,燉好后加入適量調(diào)料便可喝湯吃肉。這道菜好吃又治病,是腎虛陽痿者值得一試的美食佳肴。
需要注意的是,巴戟天藥性辛溫,功能壯陽,故凡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