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在對國內外已有研究進行文獻梳理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有效性與真實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包括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多元線性回歸以及穩(wěn)健性回歸。實證結果表明,設計科學并得到有效執(zhí)行的內部控制能有效遏制真實盈余管理行為。
【關鍵詞】 內部控制; 真實盈余管理; 有效性
一、引言
近幾年,我國的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斷完善。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會同證監(jiān)會、審計署、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發(fā)布了《企業(yè)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為加強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財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業(yè)內部控制規(guī)范體系的實施時間表。2011年1月24日,證監(jiān)會召開了“資本市場實施企業(yè)內部控制規(guī)范動員部署視頻會議”。之后證監(jiān)會上市部頒發(fā)了《關于做好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規(guī)范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規(guī)定了2011年度實施內控規(guī)范或者參與試點的公司,具體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按規(guī)定實施類,境內外同時上市的68家,按規(guī)定2011年應實施內控規(guī)范;第二類是自愿試點類,在上市公司自愿的基礎上,根據證監(jiān)會和證監(jiān)局的推薦,共選取了216家公司參加內控規(guī)范試點。
根據《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中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合理保證企業(yè)經營管理合法合規(guī)、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是內部控制的兩個重要目標。由于長期以來企業(yè)存在的盈余管理現象,使得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合法合規(guī)、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打了很大的折扣。近30年,盈余管理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監(jiān)管部門、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以及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課題。一方面,真實盈余管理是通過操縱真實的經濟活動來進行的盈余管理,而不像應計盈余管理是通過職業(yè)判斷操縱應計項目來進行盈余管理。相較于應計盈余管理,真實盈余管理不易被外部人員和監(jiān)管機構所察覺,面臨法律訴訟的風險也較小。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與會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健全,上市公司利用會計選擇的不同而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越來越小,也越來越偏向于具有隱秘性的真實盈余管理。
二、文獻回顧
Chan等(2007)通過選取在SOX法案生效以后披露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經過統計分析這些公司的操縱性應計項的絕對值顯著高于其他的公司。Messod Daniel Beneish等(2008)將按照SOX法案要求進行披露的336家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發(fā)現由于超異常應計項目已經反映了盈利的治理較差,這時披露內部控制缺陷傳達的信息含量較少。上述研究都是從應計盈余管理的角度來考慮內部控制缺陷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并且都證實了內部控制缺陷與盈余管理正相關,都認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夠有效提高公司的應計質量。Daniel A.Cohen等(2008)的研究證實,從1987年到2002年通過的SOX法案,應計的盈余管理穩(wěn)步增長,但在SOX法案通過后有一個顯著下降之后,與之相反的是,真實盈余管理在SOX法案頒布以前并不是很多,在之后卻顯著增加。由此可以推出,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對真實盈余管理沒有太大影響,相反,由于管制的增加,公司進行應計盈余管理的空間越來越少,于是轉向真實盈余管理。
在國內,張國清(2008)通過對2007年A股公司的研究,認為高質量的內部控制并未伴隨高質量的盈余,即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王軍只(2009)的研究發(fā)現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進行審核可以明顯地改進公司會計信息盈余質量,而熊攀(2010)則得出內部控制審核對提高會計盈余質量的效果不顯著的結論。方紅星、金玉娜(2011)的研究結果表明高質量內部控制能夠抑制公司的會計選擇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三、研究設計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對于從2011年起實施內控規(guī)范或者參與試點的公司來說,2009、2010年還是屬于內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階段,2011年無疑已成為內部控制信息強制性披露階段。在強制性披露階段,披露的內部控制有效性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和全面,促使管理者更加重視內部控制,使其設計和運行更加有效,也使真實盈余管理的機會大幅度減少。此時,披露的信息顯示內部控制越有效,真實盈余管理程度應越低。據此,本文提出假設:
H:在內部控制信息強制性披露階段,內部控制有效性與真實盈余管理負相關。
(二)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擬選取2011年實施內控規(guī)范或參與試點的共284家公司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并考慮以下因素:(1)由于計算DREM需要上年數據,剔除缺少上年數據的公司;(2)剔除金融類公司;(3)剔除ST公司和*ST公司;(4)剔除存在數據缺失的公司。在剔除不合格樣本后,得到233家公司的數據作為觀測值。
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巨潮資訊網和RESSET金融研究數據庫,通過手工收集,并通過Excel和SPSS17.0以及stata9.0整理和處理得到。
(三)變量定義與模型構建
1.被解釋變量的度量
真實盈余管理水平是本研究的被解釋變量。本研究參考了Roychowdhury(2006)、Cohen等(2010)對真實盈余管理的研究,將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操控性生產成本和操控性酌量費用來度量公司的銷售操控、生產操控和酌量性費用操控,從而進一步計算出真實盈余管理程度。
(1)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DCFO)。正常經營現金流可以看作是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和當年比上年主營業(yè)務收入增加額的線性函數。
CFOi,t/ASSETSi,t-1=α1(1/ASSETSi,t-1)+α2(SALESi,t
/ASSETSi,t-1)+α3(ΔSALESi,t/ASSETSi,t-1)+εi,t (1)
其中,CFOi,t為i公司第t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SALESi,t為i公司第t年的主營業(yè)務收入,ΔSALESi,t為i公司第t年的主營業(yè)務收入變動。用公司實際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減去期望經營現金流量,可以得到公司的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DCFO,在此處,模型的殘差便代表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DCFOi,t。
(2)操控性生產成本(DPROD)。Roychowdhury(2006)通過期望銷售成本模型與期望存貨模型得出期望生產成本估計模型。正常的生產成本等于當年銷售產品成本與存貨變動之和,此處,用主營業(yè)務成本表示銷售產品成本。模型中將正常生產成本看作是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和當年比上年主營業(yè)務收入增加額的線性函數。
PRODi,t/ASSETSi,t-1=α1(1/ASSETSi,t-1)+α2(SALESi,t
/ASSETSi,t-1)+α3(ΔSALESi,t/ASSETSi,t-1)+α4(ΔSALESi,t-1
/ASSETSi,t-1)+εi,t (2)
其中,PRODi,t為i公司第t年的生產成本,即銷售成本與存貨變動之和,用公司實際的生產成本減去期望生產成本,可以得到公司的操控性生產成本DPRODi,t,即此處模型的殘差。
(3)操控性酌量費用(DDISCEXP)。酌量性費用包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主要涉及廣告費、研發(fā)支出、銷售和管理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與上期營業(yè)收入存在線性關系。
DISCEXPi,t/ASSETSi,t-1=α1(1/ASSETSi,t-1)+α2(SALESi,t-1
/ASSETSi,t-1) +εi,t (3)
其中,DISCEXPi,t為i公司第t年的酌量性費用,即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之和。用公司實際的酌量性費用減去期望酌量性費用,可以得到公司的操控性酌量費用DISCEXPi,t,在此處表現為模型的殘差。
(4)真實盈余管理(DREM)模型。具有真實盈余管理動機的公司具有較低水平的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較高水平的操控性生產成本和較低水平的操控性酌量費用。因此,真實的盈余管理等于操控性生產成本減去操控性經營現金流量,再減去操控性酌量費用。
DREMi,t=DPRODi,t-DCFOi,t-DDISCEXPi,t (4)
2.解釋變量的度量
本研究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簡稱EIC)為解釋變量。2008年12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fā)布的《關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規(guī)定內控報告、審計機構對公司內控的核實評價意見應作為年報全文的附件在本所網站披露。楊有紅、陳凌云(2009)根據對2007年滬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情況的研究,得出提供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的公司內部控制更有效的結論。然而,本文的233家研究對象中,在2011年只有3家公司沒有提供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因此,本文參照方紅星、金玉娜(2011)的研究,在度量時考慮內部控制鑒證情況。
此外,若外部審計師對企業(yè)財務報告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披露了內部控制缺陷,年度報告是否有修訂或更新或重述、年報財務數據有差錯、年度內被立案調查、有重大事項違規(guī)處罰(違法違規(guī))以及訴訟事項,那么內部控制在報告期內也不是足夠有效的。
本文在度量內部控制有效性時,考慮了上述諸多因素,從而得出最終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得分。在建立回歸模型時,考慮到EIC的取值與其他變量差異過大,將EIC進行z-score標準化,得出ZEIC的值,再進行回歸。變量的解釋及具體度量見表1。
3.控制變量及其度量
公司某些經營特征對盈余質量也產生影響,這主要包括經營復雜程度、業(yè)務經營發(fā)展、財務狀況、會計謹慎性(Dechow等,1995;Kothari等,2005)。在研究內控控制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時,控制公司這些關鍵特征很重要。
(1)每股收益。它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當公司盈利能力較差時,管理層很可能通過盈余管理粉飾財務報表而改變財務指標現狀。
(2)公司規(guī)模。一方面,當公司規(guī)模較大時,其組織結構也較復雜,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尤其是真實盈余管理更不容易被外界所觀察到,因此其機會也更多;另一方面,規(guī)模越大的公司面臨的債務成本也越大,高管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也越大。
(3)銷售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較少或者呈現負增長的公司經營業(yè)績較差,可能會出現大量存貨積壓等情況,管理者迫切需要改變現狀,有了盈余管理特別是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動機。
(4)銷售收入標準差。公司前三年營業(yè)收入占總資產比例的標準差,主要反映公司的經營發(fā)展情況特別是經營的波動性。
(5)虧損比例。公司前三年報告損失的比重。當公司面臨虧損時,高級管理者就有動機扭虧為盈;而當公司連續(xù)虧損時,管理者為了粉飾財務報表而進行真實盈余管理的壓力就更大。
(6)資產負債率。為了解決企業(yè)與債權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防范契約的不完全性所產生的對債權人的不利影響,企業(yè)的債務一般都有約束條款的限制。當企業(yè)債務較多或達到約束條款的上限時,企業(yè)就會有進行真實盈余管理的動機來達到避免違反契約的目的。
(7)賬面價值與市價比。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以及諸多因素影響,上市公司市價與賬面價值經常不一致。管理者為了提高市價會有進行真實盈余管理的動機。
本文在度量上述控制變量時,參考了張龍平等(2010)對控制變量的度量??刂谱兞康亩x及度量見表2。
4.研究模型的構建
根據前述分析以及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真實盈余管理以及控制變量度量的結果,本文構建了研究內部控制有效性和真實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時的模型,并按照全樣本、公司治理水平高和低兩個子樣本分別回歸。模型如下:
DREMi,t=β0+β1ZEIC+β2EPS+β3SIZE+β4GROWTH
+β5STDSALES+β6LOSS+β7LEV+β8B/M+ε
四、實證檢驗
(一)描述性統計及差異檢驗
本文將樣本根據內部控制高低分組,ZEIC為EIC的z-score標準化值,均值為0,在233家被研究公司中,ZEIC小于0的有70家,大于0的共有163家,分別占樣本的30.04%和69.96%,總體來說,內部控制有效性在均值以上的公司較多。說明大部分實施內部控制規(guī)范的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較好。兩組對應變量的均值以及均值比較的T檢驗結果見表3。
根據表3的描述性統計和T檢驗結果,內部控制較低的一組DREM的均值為0.0409,內部控制較高的一組DREM的均值為-0.0176,T檢驗值為2.017,在5%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內部控制較低時公司真實盈余管理的現象較為嚴重,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遏制真實盈余管理現象。
(二)相關性分析
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需要進行相關性分析。本文對樣本進行了Pearson相關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4。
根據表4全樣本的檢驗結果,DREM與ZEIC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161,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和預期是一致的。從DREM的影響因素來看,EPS、SIZE、GROUTH、STDSALES、LOSS、LEV、B/M均與DREM相關,這也說明了選擇這些因素作為控制變量的重要性。其中EPS與DREM顯著負相關,SIZE、STDSALES、LOSS、LEV、B/M與DREM正相關,這也和預期結果一致。GROUTH與DREM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銷售收入低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公司為了在財務報表中能夠顯示更好的經營業(yè)績從而有進行真實盈余管理的動機,這和預期結果也是一致的。而由于DREM受多種因素影響,SIZE、GROUTH和STDSALES與其相關性均不顯著。
(三)回歸分析
假設3所進行多元回歸的結果見表5??梢姡撃P偷慕忉屃2為28.5%,在總體上是可以接受的。在控制了其他影響DREM的因素以后,ZEIC的系數為-0.232,即內部控制越有效,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越低,T值為-1.992,在5%的水平上是顯著的,總體上驗證了假設3;但T值在1%的水平上并不顯著,這主要可能是受樣本中包含特異值的影響,為了進一步驗證假設,需要進行后續(xù)的穩(wěn)健性回歸。
由于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OLS)回歸,它傾向于追隨特異值,為了擬合損失了其他樣本案例,本文采用stata9.0中的rreg命令,對樣本進行了穩(wěn)健回歸,從而達到抵抗特異值的牽引,取得比OLS回歸更高的效率。rreg執(zhí)行的穩(wěn)健回歸,采用再加權最小二乘法加上Huber和雙權數函數,并按95%高斯效率進行調整。
全樣本rreg命令穩(wěn)健回歸的結果見表6。在抵抗特異質的影響后,EIC的系數為-0.03019,比OLS的回歸結果-0.024大,且T值為-2.78,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EIC與DREM顯著負相關,實行《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的公司內部控制越有效,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越低,進一步證實了假設。
五、結論
根據對2011年實施內部控制規(guī)范公司的實證研究,在企業(yè)內部控制信息強制披露階段,內部控制有效性和真實盈余管理顯著負相關,在進行了穩(wěn)健性回歸之后仍然證實了這一結論。從實證研究的結果來看,本文可以得到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有效遏制真實盈余管理發(fā)生的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1] Kam C. Chan, Barbara R. Farrell, Picheng Le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2007.
[2] Daniel A. Cohen, Aiyesha, Thomas z. Lys. Real and Accrual based Earning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3):757-787.
[3] Messod Daniel Be-
neish ,Mary Brooke
Billings and Leslie
D. Hodder.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83(3):665-703.
[4] 楊有紅,陳凌云.2007年滬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研究——數據分析與政策建議[J].會計研究,2009(6):58-64.
[5] 張國清.內部控制與盈余質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2008(23):112-119.
[6] 王軍只.內部控制審核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會月刊,2009(12):32-34.
[7] 熊攀.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會計盈余質量關系研究[D].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8] 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1(8):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