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轉型時期。從國內情況來看,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經濟結構已基本完成由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社會結構正快速從傳統(tǒng)二元體制向城鄉(xiāng)一體化轉型……從國際形勢來看,美國歐洲受困金融危機、中國等新興國家正加速崛起,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等,說明世界格局也面臨著大轉型、大調整。
政黨轉型,是指一個政黨隨著其所處的地位、面臨的任務及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而對其意識形態(tài)、組織結構、黨政關系、黨與社會的關系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從世界政黨發(fā)展史來看,政黨轉型具有普遍性,各國政黨都處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誕生以來,也一直在不斷自我調適、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以不斷適應變化了的客觀現(xiàn)實環(huán)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動必然要求居于政治上層建筑核心地位的執(zhí)政黨與之相適應。
當前,中國共產黨自上而下的轉型意愿很迫切,但我們面臨著中國共產黨的轉型與中國社會進步與變革趨勢之間的時間賽跑。一個時代和社會不會主動停下來耐心等待國家政治發(fā)生積極變化,恰恰相反,很多時候都因社會急不可耐從而使得民眾與執(zhí)政黨的互動受阻,前蘇聯(lián)共產黨轉型的失敗就是前車之鑒。針對350位專家和2600位黨政干部的書面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0%以上的受調查者表示,“相比國家和社會的轉型,中國共產黨自身轉型亟待加強”;80%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中國共產黨的轉型“非常緊迫”或“緊迫”。
本期特別策劃,我們邀請了十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圍繞中國共產黨的轉型,多角度多層次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一部分:轉型的必要性、必然性與緊迫性。一個政黨成功與否,歸根到底取決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民眾的利益。隨著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變化,中國共產黨也面臨著向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的轉型,這是必然趨勢。
第二部分:轉型的難度與風險。當前,中國共產黨面臨著轉型節(jié)奏和方式的技術性難題、政治慣性難以突破以及既得利益者的阻礙等難題。改革者如果缺乏應有的政治智慧并獲得社會的支持,這種政黨轉型很可能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而夭折。
第三部分:轉型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路徑選擇。按照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要求,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不斷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睍r不我待,中國共產黨的轉型任務正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需要中國共產黨銳意改革,奮勇前行,拿出勇氣和智慧,不斷實現(xiàn)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站在時代前列,更加強有力地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和美好愿景。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