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瑞典下飛機時已是半夜,好友珍尼在機場接我。上了車之后,我告訴她要去超市買一些東西,珍尼就駕車帶我去附近的一家小超市。珍尼把車子停在非機動車道邊,等我買好東西想要離去時,她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說:“剛才真的不應該把車停到這里,我們的目的地是在相反的方向,現(xiàn)在要掉頭可就要多開好長一段路了!”
我納悶地對珍尼說:“現(xiàn)在是半夜,路上不僅來往的車輛很少,而且連行人也沒有,直接往后倒十幾米,不就可以繼續(xù)上路了嗎?”珍尼聽后笑著說:“半夜也不能這樣做,必須到前面一個路口轉(zhuǎn)彎掉頭才行!”我心想瑞典人真是太古板了,也就任由珍尼繼續(xù)往前開,沒想到,這一開就是八分鐘,終于在下一個路口掉轉(zhuǎn)了車頭,繼續(xù)行駛。
在接下來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在瑞典,幾乎每個人都和珍尼一樣死板,不允許倒車的地方,無論如何都不倒車逆行;不允許進入的地方,他們也絕對不會進去。在不允許逆行、倒車、進入的地方,地上常有減速帶,減速帶上有許多金屬利齒,像狼牙一樣,誰敢往里開保證讓你的車子“撲哧”一聲徹底癟氣。這種減速帶上的利齒,呈45度角的樣子安裝著,你只要按規(guī)章順行,車輛軋過,那些釘子會自動“躺下”,輪胎安然無恙;假如有人想逆向從這里行駛,利齒就會成為倒刺,怎么都壓不下去,車輪胎馬上就變得很慘。
原來瑞典的交通秩序好,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國民素質(zhì)特別高,而是有類似的裝置,使他們?yōu)榱俗约旱能囎?,不得不這樣做。當然,總體來講,瑞典的國民素質(zhì)是比較高的,即使沒有這樣的裝置,我相信,交通秩序也不會亂得一團糟。但就是這樣,瑞典人也沒放棄這種無情的裝置,用它來“鎮(zhèn)”著。
(馬吉方薦自《雜文月刊》)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