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
年前我開始玩微博,擁有了10萬個粉絲,不算很多,但隨便說點兒什么都有人覺得來勁,感覺不錯。我也開始用手機玩游戲,使用手機上的網絡通信工具。然后我的世界開始沉陷在3.5英寸的小屏幕之中。我總是舉著手機,連吃飯時都不例外。
我妻子開始抗議,我笑嘻嘻地應承她。過了一陣子,她也玩起來。我創(chuàng)造了一個Familybuilding環(huán)節(jié),一旦發(fā)覺誰沉溺手機疏忽對方,對方就宣布Familybuilding時間到了。我們開始刻意地坐下來喝杯飲料,或者在沙發(fā)上廝混會兒??墒俏覀冞€是會走神,想去看手機。
發(fā)條微博后,我總期待著它被轉發(fā)和評論。我相信,正是因為受人關注的欲望,偉人們才取得了巨大成就,讓我們?yōu)樯頌槿祟惗院?。但受人關注的欲望也可以是壞的。因手機而激發(fā)的這一種,讓我感覺不佳。
我喝過某種優(yōu)酪乳,好喝得要死,就再也不喝了。自然界不會產出那么美味的東西,只有化學才會。可是小孩子不能分辨這個,他們是味蕾的囚徒。我有個外甥,當我聽到他喝下一口水晶葡萄飲料時的呻吟,就感覺到那些食品化學家把這小家伙控制住了。
貓糧和狗糧也是這么回事,微博也是這么回事。它制造了愉悅,但那是會讓人沮喪的愉悅。
往日生活培育了我靜水深流的怒氣,在中國這并不奇怪。我們都帶著隱隱的怒氣長大。問題是,平時可控的怒意會在微博上爆發(fā)出來。微博像攝魂怪。我?guī)状蜗萑爰姞?,當時有點兒得意,事后立刻后悔。最后,我告訴自己,這是我的錯。如果你是花粉過敏者,偏要去細嗅薔薇,那就是你的錯。
八卦、吐槽、譏諷、抖機靈,太多的表達正義感的“他媽的”,一個向往正義卻流露出惡意的地方,這就是微博。我也無法理解有些人用村婦嚼舌頭的口吻去故意觸怒他們根本不認識的人。
我厭煩了。我思念劍及履及的行動力。
該說說離開微博的收獲了。我增加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質量。放棄微博的第一個星期,我讀完了《物種起源》。讀過它的人知道,上微博時你的注意力不足以對付它。我也讀了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這是兩個大部頭,我還看了一些好小說、好詩。
重要的是,入睡前的片刻,我的嘴角會帶著微笑。這種自我認同千金難換。
我變得聰明了。人有時變聰明有時變笨,笨的時候你感覺不到你笨,但聰明的時候你能感覺到。
如果世界上有“真正的生活”這東西,我想那就是擁有自由,自由不只是滿足誘惑,也是駕馭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