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
古代當(dāng)官其實很忙
◎史華
對于古代地方官員而言,審案是日常頭號工作,此外,地方官的工作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四樣——征稅、教化、治安以及上面提到的斷案。對古代地方官員的考評,基本圍繞這四項工作進行。
在古時候縣衙大門右側(cè),通常有一個大鼓,這叫鳴冤鼓。這面大鼓輕易敲不得,非命案或大冤情不可。一旦有誰敲起了鳴冤鼓,無論縣太爺在干什么,只要不是病得爬不起來,都得迅速披掛整齊升堂審理。
法官是古代地方官最主要的角色。清代湖南寧遠知縣汪輝祖統(tǒng)計過,他在十天之中,要用七天來審判,兩天催征稅糧,一天處理公文。甚至有的知縣一年審理兩千余起案子,平均一天五起有余。
法律知識不在科舉考察范圍內(nèi),許多讀圣賢書出身的地方官或許連刑事犯罪與民事案件都分不清楚,只能把這項工作扔給手下師爺或獄吏。由此,師爺獄吏就有了徇私舞弊之隙。
朝廷也會考慮到冤獄問題,從明朝開始便有了巡按御史,具有巡回法官職能,巡視各地有無冤獄,官員判案是否合格。
通常一個官員上任后,首先要去衙門府庫核對賬目,當(dāng)?shù)氐亩惒旧蠈懼鴳艨?、田地?shù)量,每年各家要繳納的稅收額度。征糧工作不僅事關(guān)地方官的考評,還和他的收入有關(guān),除了正稅,還有“加耗”,在收稅中增收一些運輸損耗是合法的,但地方官吏時常不顧朝廷規(guī)定的“加耗”標(biāo)準(zhǔn),隨意加收。
依照宋朝法律,百姓納米一石(擔(dān))本來只需加一斗,卻被要求加兩斗。加耗名目繁多,有所謂明會耗、州用耗、土米耗,等等,百姓實際繳納的稅款有時能比正常額度多上一倍。
“加耗”某種程度就是地方的稅收截留,用作地方衙門的辦公經(jīng)費,再有富裕自然進了地方官的腰包。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因為一篇《諫佛骨表》的奏疏得罪了皇帝,唐憲宗震怒之下把他貶到了嶺南的潮州。他被貶的官職是潮州刺史,就是地方一把手。
韓愈到潮州做了兩件事,舉薦地方大儒趙德主持州學(xué);另一方面花大力氣興辦鄉(xiāng)校,辦學(xué)缺資金。實際上他做的是分內(nèi)事——推行道德教化,這是每一個地方官員不可或缺的工作。
教化地方一項重要指標(biāo)就是辦學(xué)。自韓愈以降,潮州歷任地方官都會興辦學(xué)堂,宋代有40余名知州主持過州學(xué)或?qū)W宮建設(shè)。
除了直接介入教育,地方官員另外一個重要的舉措是樹立榜樣。首先是對貞潔烈婦、孝子賢孫、仁人義士進行表彰,政府給予榮譽和獎勵;另一種就是給死去的忠孝人士修墓、立祠,讓老百姓能見賢思齊。地方官很多時候還親自上陣,寫文章勸諭百姓。
自古以來,江西南部以贛州為中心的贛、粵、湘、閩四省交界山區(qū),都是讓朝廷極其頭疼的地區(qū),這里民風(fēng)剽悍,百姓時常聚而為匪劫掠地方。明朝正德年間,此地再度發(fā)生山民暴亂。于是,一道圣旨遷王陽明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軍務(wù)一職。命他處理棘手的地方治安問題。
王陽明的官職上馬可掌軍,下馬要管民。這位天下聞名的大儒來到贛南,四記重錘迭出,一為進剿,集合四省兵力,分路進剿盜寇;二為整肅,官府民間多有與盜寇勾結(jié)之人,重則法辦,輕則規(guī)勸震懾,斬斷盜寇的地方聯(lián)系;三曰安撫,頒發(fā)十牌法,以十戶持一牌,互相監(jiān)督,連坐互保;四為教化,推行《贛南鄉(xiāng)約》,興辦書院,推廣“心學(xué)”。
困擾朝廷十幾年的贛南地方治安問題,被王陽明用一年時間輕松搞定。平定贛南一年之后,王陽明又完成了一件驚天大事,他僅以一省之力旬日功夫便撲滅了寧王的叛亂,憑此大功被朝廷封為新建伯。
自宋以降,歷朝均以文御武,地方巡撫、知府、知縣便負(fù)起了地方維穩(wěn)的重任。他們必須剿滅盜寇,保境安民。
(摘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