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勝
年青干部應勇挑文稿寫作重擔
◎曾先勝
文稿寫作的水平和質量是機關工作和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反映了機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果,也代表機關的形象。當前,不少“85后”年青干部紛紛進入了機關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充實了后備力量,但有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是,一些年青干部因不愿寫作、不會寫作、不屑寫作而影響自身成長和機關正常運轉。
文稿寫作是機關年青干部必備的基本功,文字修養(yǎng)是干部綜合素質的反映,一個只會說不會寫的干部不是一個合格的干部。年青干部要想勝任工作,做出成績,更要注重加強文字修養(yǎng),下大力氣、花苦功夫提高文字寫作能力。從事文稿寫作,可以讓年青干部錘煉作風、砥礪品質、增長才干,加速年青干部的鍛煉成長。文稿寫作也有利于單位培養(yǎng)后備力量。年青干部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讓他們參與文稿寫作,可以克服傳統文稿的“老八股”模式,敢講新鮮話,讓人耳目一新。如果一有文稿任務總是寄希望于少數幾個寫稿多年“老同志”身上,文稿寫作事業(yè)如何薪盡火傳、繼往開來?“老同志”寫稿,從短期看,可能來得快,效率高,但從長遠看,培養(yǎng)不了后備力量,老同志就“走”不出去,不利于單位正常運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害”了年青人,耽誤其前程。所以,年青干部應勇挑文稿寫作重擔。
如何培養(yǎng)年青干部從事文稿寫作,需要有正確的途徑的適當的方法。一方面,單位要給年青干部壓重擔、定任務。古語道:“寧喝馬尿,不寫材料”。由此可見,文稿寫作是一件苦差事,沒有多少人天生就會寫材料,天生就喜歡寫材料。哪一個寫材料的“大手筆”無不是苦出來、熬出來、逼出來的。所以,單位上要改變“年青人剛來不熟悉情況、寫不出來情由可原”的傳統定勢思維,要注重平時鍛煉培養(yǎng),要給他們壓擔子、定任務,要經常去“磨”和“逼”,這種“磨”和“逼”的過程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在“磨”和“逼”中讓年青干部慢慢進入寫作角色。同時,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不急的材料可以叫年青干部先練練筆,寫不了大的材料,可以先叫他們寫寫信息、編編簡報,平時也可以出出題目,每月寫一篇文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時間久了就會熟煉生巧,得心應手;單位上要對年青干部要從嚴要求,建立一套培養(yǎng)年青干部從事文稿寫作的工作機制,如評比獎懲機制,在年青人中開展文稿寫作比賽,鼓勵先進,增強信心,營造氛圍;如學習培訓機制,組建寫作小組,共同學習研究寫作的技巧,相互切蹉,文章互評,派出干部參加寫作知識培訓和跟班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如傳幫帶機制,指定一名寫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帶好每個年青干部,使其盡快上路,早日獨當一面。
另一方面,年青干部要虛心學習,自我加壓。年青干部要把文稿寫作當成是鍛煉成長的重要途徑,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平臺。要有潛心學習的韌性。堅決克服“庸懶散、驕嬌”不良習氣,多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老同志學習,學習經典之作,學習寫作技巧,在“打磨”與“苦思”中成長。要把自己起草的、被領導或老同志改過的稿子保存好,然后用心仔細地進行對照分析,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誨;要有自我加壓的勇氣。年青干部對綜合性文稿起草任務可能暫時安排不上,那也要按提綱自己從頭至尾試著寫上一遍,哪怕生拼硬湊也不要緊,這種鍛煉很重要,久而久之就能摸出其中的寫作門道;要有日積月累的恒心。年青干部不要看到自己苦思冥想的文稿被改得面目全非,就灰心喪氣,妄自菲薄?!氨鶅鋈叻且蝗罩?,文稿寫作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自己下苦功夫、真功夫,一定會達到“厚積薄發(fā)、信手拈來”的境界。文如其人,年青干部應當在遣詞造句中培養(yǎng)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工作品質,在謀篇布局中培養(yǎng)思維嚴謹、考慮周全的工作本領,在字里行間中體會文字飛揚的工作快樂,用文章實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摘自《辦公室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