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調查*

2013-11-21 11:53:58劉桂萍孫志紅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污名精神科精神病

潘 玲,劉桂萍,趙 偉,孫志紅

1)鄭州大學護理學院 鄭州 450052 2)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學院 鄭州 450052

精神病公眾污名由Corrigan等[1]提出,指公眾采用偏見的態(tài)度、消極的情緒反應、歧視的行為對待精神病患者,分為刻板印象、偏見及歧視3部分[2]。它對精神病患者造成的影響超過直接對患者的羞辱[3],導致患者尋求幫助率及接受治療率下降,遭到社會排斥[4-6],部分患者還會把來自公眾的污名自我內化,從而導致自尊、自我效能感及康復希望下降[5,7]。Chambers等[8]指出存在于護理人員中的污名已經(jīng)影響到患者的康復率及護理質量,精神衛(wèi)生護士對精神病患者態(tài)度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國家的不同。我國在集體主義文化的影響下,精神病公眾污名比西方國家更為嚴重[9]。作為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后備軍的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將直接影響她們以后的服務質量、醫(yī)療行為及就業(yè)的價值取向,而國內對此方面的研究較少。該研究通過對河南省某重點院校護理專業(yè)在校學生進行調查,了解精神病公眾污名在護理專業(yè)學生中的存在現(xiàn)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護理教育者針對性采取降低污名的策略提供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對某重點院校護理專業(yè)的412名在校本、??粕M行調查。納入標準: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①調查期間由于各種原因(如因病休假、休學、外出等)尚未在校者。②不愿意配合該次調查。

1.2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年級、培養(yǎng)層次、家庭類型、居住地、是否學過精神科護理學課程、有關精神病知識的最主要來源、有無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患者的接觸情況及愿意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務的情況,共12個條目。

1.2.2 精神病公眾污名量表 由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Winnie W. S. Mak教授編制,主要測試人們對精神病患者污名的態(tài)度及接納的行為,共21個條目,分污名和接納2個分量表,采用Likerts 6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說明人們對精神病患者污名的態(tài)度及拒絕的行為越嚴重。污名分量表共12個條目,采用正向計分,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計1~6分;接納分量表共9個條目,采用反向計分,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計6~1分。污名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9,接納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1??紤]到香港和內地文化背景及語言習慣的差異,對該量表的信效度進行了重新檢測;內容效度由5名副高級以上熟悉該研究領域的護理專家(3名護理教育專家、2名臨床護理專家)評定,內容效度為0.982;經(jīng)預實驗測得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9,污名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3,接納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1,2周后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91、0.82、0.81。

1.3資料收集方法征得學院科研部門及班級輔導員的同意后,由研究者和班級輔導員一起,以班為單位,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實施問卷調查。在發(fā)放問卷前,由研究者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被調查同學講解調查的目的及意義,說明填寫方法及要求,當場發(fā)放并回收;問卷回收后,由研究者逐一核查填寫的完整性及真實性,剔除無效問卷。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EpiData 3.0對問卷實行雙人雙錄入,并進行邏輯糾錯及核對,以保證數(shù)據(jù)錄入的準確性。采用SPSS 15.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2個分量表得分與量表中點3的比較采用t檢驗;護理專業(yè)學生精神病公眾污名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或Kruskal-Wallis檢驗,不同年級間兩兩比較因方差不齊采用Games-Howell法;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一般情況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12份,回收412份,有效問卷401份,回收率100.0%,有效率97.3%。401名學生中男26名(6.5%),女375名(93.5%);年齡17~25(20.7±1.4)歲;2011級157名(39.2%),2010級193名(48.1%),2009級51名(12.7%);本科生174名(43.4%),??粕?27名(56.6%);已學習精神科護理學課程51名(12.7%),未學習過精神科護理學課程350名(87.3%)。

2.2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情況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為(5.84±1.16)分。污名分量表得分為(3.19±0.65)分,接納分量表得分為(2.65±0.64)分。2個分量表得分與量表中點3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情況(n=401)

2.3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不同的年級、接觸程度、提供服務意愿及有無心理問題學生的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兩比較結果顯示,2009級及2010級學生的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均高于2011級學生。

表2 護理專業(yè)學生精神病公眾污名相關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n=401)

*:與2009級和2010級比較,P均<0.001。

2.4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多因素分析以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及2個分量表得分為因變量,以年級(2011級=1,2010級=2,2009級=3)、接觸程度(≤3分=1,>3分=2)、心理問題(無=0,有=1)及提供服務意愿(≤5分=1,>5分=2)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護理專業(yè)學生精神病公眾污名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401)

*:R=0.697,R2=0.486,F(xiàn)=93.730,P<0.001;#:R=0.700,R2=0.490,F(xiàn)=95.078,P<0.001;△:R=0.561,R2=0.315,F(xiàn)=45.530,P<0.001。

3 討論

3.1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現(xiàn)狀從該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存在污名的態(tài)度,但在行為上可以接納患者,并能夠倡導為患者提供幫助。 Schafer等[10]指出英國護士與助產(chǎn)協(xié)會已經(jīng)把促進對精神衛(wèi)生的積極態(tài)度納入預注冊護士的教育中。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下,由于道德和面子的影響,人們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與歧視更為嚴重,存在于護理專業(yè)學生中的精神病公眾污名也應該引起護理教育者的重視。

3.2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因素

3.2.1 接觸程度 該調查結果顯示,接觸程度是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最主要因素,學生與患者接觸程度得分越高,對患者污名得分越低,越易接納患者,對待精神病患者的態(tài)度及行為越積極。國外的大量研究已證實,接觸是降低精神病公眾污名3種途徑(抗議、教育及與患者接觸)中最有效的途徑[11],而接觸后接觸者的態(tài)度改變可以保持一段時間,可以使相應的行為也發(fā)生改變[12]。目前這一途徑被廣泛用于降低對精神病患者污名的干預性研究中,這也為作者在護理專業(yè)學生中開展針對性降低對精神病患者污名的措施提供了借鑒。

3.2.2 提供服務意愿 該研究結果顯示,提供服務意愿是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又一重要因素,越愿意為患者提供服務,其對患者的污名程度越低,且提供服務意愿以第二獨立變量分別進入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污名及接納分量表得分的回歸方程,分別解釋相應變量總變異的24.3%、22.9%、11.2%,提示護理教育者要鼓勵和促進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務。Bjorkman等[13]比較從事精神科與軀體護理的護士對精神病患者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精神科護士對患者的態(tài)度較從事軀體護理的護士好,這也與該研究結果相符合,說明越愿意為患者提供服務,對待患者的態(tài)度就越積極。

3.2.3 年級 在該研究中,年級也是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因素。2009級及2010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均高于2011級學生,說明存在于高年級護理專業(yè)學生中的精神病公眾污名比低年級學生嚴重,與徐暉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開始了護理專業(yè)課程學習,接觸到有關精神疾病的知識越來越多,影響了她們的認知,而低年級學生還未開始學習專業(yè)課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她們對待精神病患者的態(tài)度較樂觀。Szetoa等[15]也表示,有關精神障礙病因及癥狀知識越多,越增加對患者的污名及社交距離。

3.3建議

3.3.1 開展精神科見習或實習 該研究結果證實,接觸程度是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最主要因素,以第一獨立變量分別進入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污名及接納分量表得分的回歸方程,分別解釋相應變量總變異的30.3%、30.0%、19.3%,這提示開展精神科見習或實習是降低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有效途徑。Hung等[16]通過現(xiàn)象學研究得出,精神科實習能減輕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鑒于我國尚未設置精神衛(wèi)生護理方向的專業(yè),各級院校應該開展精神科見習或實習,以降低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

3.3.2 豐富精神科護理學的課堂教學,增加關愛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實踐 該研究結果證實,高年級護理專業(yè)學生中精神病公眾污名比低年級學生嚴重,這表明單純的通過疾病知識傳授改變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態(tài)度及行為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護理教育者采用讓學生表達對精神病患者污名觀念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7],通過角色扮演、話劇表演、觀看視頻、設立創(chuàng)意性的學習任務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促進學生對精神病患者態(tài)度及行為的轉變;同時,還應注意增加關愛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實踐,比如定期為社區(qū)精神病患者義診、到精神病院看望患者、開展各種救助活動等,讓學生在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和責任感,從而促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積極態(tài)度的形成。

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存在污名的態(tài)度,但在行為上可以接納患者,并能夠倡導為患者提供幫助;而接觸程度、提供服務意愿、年級是影響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公眾污名的因素,護理教育者可以根據(jù)這些影響因素采用針對性的措施,以促進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的積極態(tài)度及行為。在該次調查結果中,接觸程度、提供服務意愿、年級共解釋精神病公眾污名總分、污名及接納分量表得分總變異的48.6%、49.0%、31.5%,這說明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存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此外,應呼吁廣大媒體減少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報道,以免增加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消極認知;護理教育者也應加強自身的榜樣作用,促進護理專業(yè)學生對精神病患者積極態(tài)度的形成。

致謝 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Winnie W. S. Mak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為該研究提供調查量表。

[1]Corrigan PW,Watson AC.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tigma o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J].World Psychiatry,2002,1(1):16

[2]Corrigan PW,Shapiro JR.Measuring the impact of programs that challenge the public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J].Clin Psychol Rev,2010,30(8):907

[3]Corrigan PW,Kerrb A,Knudsen L.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change[J]. Appl Prev Psychol,2005,11(3):179

[4]Rüsch N,Angermeyer MC, Corrigan PW.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concepts,forms,andconsequences[J]. Psychiatr Prax,2005,32(5):221

[5]Thornicroft G.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limit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care[J].Epidemiol Psichiatr Soc,2008, 17(1):14

[6]Patel V,Maj M,Flisher AJ,et al. Reducing the treatment gap for mental disorders:a WPA survey[J].World Psychiatry,2010,9(3):169

[7]Bathje GJ,Pryor JB.The relationships of public and self-stigma to seek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J].J Ment Health Couns,2011,33(2):161

[8]Chambers M,Guise V,V?lim?ki M,et al.Nurses’ attitudes to mental illness: a comparison of a sample of nurses from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Int J Nurs Stud,2010,47(3):350

[9]Lam CS,Tsang HWH,Corrigan PW,et al.Chinese lay theory and mental illness stigma: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s [J].J Rehabil,2010,76(1):35

[10]Schafer T,Wood S,Williams R.A survey into student nurses’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nurse training[J].Nurse Educ Today,2011,31(4):328

[11]Corrigan PW,Markowitz F,Watson A,et al.An attribution model of public discrimination towards persons with mental illness[J].J Health Soc Behav,2003,44(2):162

[12]Corrigan PW,Thompson V,Lambert D,et al.Experiences with discrimination by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J]. Psychiatr Serv,2003,54(7):1105

[13]Bjorkman T,Angelman T,Jonsson M.Attitudes towards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nursing staff in psychiatric and somatic care[J].Scand J Caring Sci,2008,22(2):170

[14]徐暉,李崢.某校護理本科生對精神病患者受貶低/歧視的感知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08,15(4):8

[15]Szetoa AC, Dobsona KS.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disorders at work:a review of current workplace anti-stigma intervention programs[J].Appl Prev Psychol,2010,14(1/4):41

[16]Hung BJ,Huang XY,Lin MJ.The first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J].J Clin Nurs,2009,18(22):3126

[17]Webster DA.Addressing nursing students’ stigmatizing beliefs toward mental illness[J].J Psychosoc Nurs Ment Health Serv,2009,47(10):34

猜你喜歡
污名精神科精神病
職業(yè)污名與離職傾向:牽連家人污名與家庭卷入的作用*
心理學報(2022年2期)2022-02-15 11:59:12
完形填空專練(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代謝紊亂
精神科護理工作研究進展
精神病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舉
英語文摘(2020年6期)2020-09-21 09:30:54
大國“制”理:中國用制度優(yōu)勢回應西方污名化言論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污名的道德解析
倫理學研究(2016年4期)2016-02-01 22:10:50
精神科醫(yī)護人員職業(yè)倦怠相關分析
苏尼特左旗| 睢宁县| 芦溪县| 泾源县| 宜宾市| 青田县| 涿鹿县| 菏泽市| 灵寿县| 溆浦县| 贡山| 仪征市| 石渠县| 安国市| 广汉市| 南和县| 木兰县| 开封市| 桂林市| 冕宁县| 奉节县| 若尔盖县| 玉门市| 偏关县| 民和| 谷城县| 台北市| 得荣县| 浮梁县| 太仆寺旗| 海淀区| 砚山县| 安丘市| 游戏| 石首市| 英超| 通州市| 清新县| 富源县| 八宿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