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軍
(湖南省地震局,湖南 長沙 410004)
眾所周知,人們定義了一個全球的俯沖帶,大致從地中海,經(jīng)喜馬拉雅、印尼到湯加,然后折回太平洋西海岸往北,沿太平洋北岸、東岸直到南美洲,作為全球板塊的碰撞與俯沖之所[1],并且可以萬能地解釋該帶上所有強震與火山噴發(fā)的成因[2~5]。
本文利用美國NCEDC網(wǎng)站的ANSS地震目錄[6],取震源深度h≥100 km作地震震中分布圖(如圖1a所示)。圖中發(fā)現(xiàn),沿此俯沖帶的中、深源地震只分布在18個方框內(nèi)。對這些方框內(nèi)的地震用Origin軟件繪制三維立體圖像,發(fā)現(xiàn)中、深源地震的震源體只密集在若干個頂點向下的圓錐體之內(nèi)。經(jīng)過比對分析,本文定義了24個地震柱 (如圖1b所示)。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地震柱各有其本身的物理屬性和構(gòu)造屬性,與俯沖帶的說法迥然有異,因而構(gòu)成本文的要義。
根據(jù)地震地熱說的原理[7~8],本文的地震柱概念 (seismic cylinder),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動、殼內(nèi)地震和活火山活動所構(gòu)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內(nèi)中、深源地震震源密集、頂點向下的圓錐形柱狀地質(zhì)體。因此,地震柱的劃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共同特征來確定的,是地幔深部能量與地表能量交換的穩(wěn)定通道,具有可視性、唯一性、獨立性和穩(wěn)定性。全球共計定義了21個Ⅰ級地震柱,3個Ⅱ級地震柱。Ⅰ級地震柱影響規(guī)模較Ⅱ級地震柱大。殼內(nèi)最大震級8以上可稱為超級地震柱。
圖1 全球中深源地震的分布與地震柱的劃分[6]Fig.1 Distribution of deep earthquakes and division of the cylinders on the Earth[6]
地震柱的命名與基本情況見表1[6、9]。地震柱概念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地幔柱概念 (mantle plume)。傳統(tǒng)的地幔柱理論誕生于1971年,Morgan提出全球約有20個 “熱點”,并認為熱點源區(qū)物質(zhì)對流上升,其結(jié)構(gòu)類似于 “直達深部地幔的管子”,植根于地幔深部,且位置相對固定[10]。該理論因為無法驗證而遭到諸多質(zhì)疑[11、12]?,F(xiàn)在,據(jù)說 “地球上有200多個公認的熱點”,不過作者手頭有坐標的熱點只有71個[13]。其實,不見得每一個熱點都會變成地震柱。比如非洲南部和夏威夷是全球源自核幔邊界的兩大超級地幔柱,但它們并沒有變成地震柱。這是由各種地質(zhì)因素和地球深部原因所決定的。作者的目的是通過近50年的地震資料來描述所能發(fā)現(xiàn)的地震柱現(xiàn)象。其實,地震柱也是一種特殊的地幔柱,但地震柱是可以通過成熟的地震檢測技術(shù)測定的,不像傳統(tǒng)地幔柱那樣多解,那樣地撲朔迷離。
表1 全球地震柱命名及其基本情況Table 1 Names and basic conditions of global cylinders
地震柱形狀類似于樹,具有樹根、樹干和樹冠,姑且稱之為樹型結(jié)構(gòu)。同一個地震柱內(nèi),可以是單樹型、雙樹型或多樹型構(gòu)造。還有樹杈型,即同一個樹根和樹干上帶有多個樹杈的。不論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地震柱的頂部,即樹冠部分很大,而其底部,即樹根部分則都很小,多呈點狀或短線狀。典型的地震柱三維立體圖像見圖2。
地震柱均為獨立活動,其活動程式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地震柱內(nèi)各分支的活動程式也不盡相同。
圖2 典型的地震柱三維立體圖像[6]Fig.2 Typical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seismic cylinders[6]
2.2.1 地震柱樹冠的結(jié)構(gòu)
地震柱沿著本身的傾斜角度在地表投影有一個出地點或出地區(qū)域。地震柱的樹冠是殼內(nèi)地震和火山受到地震柱影響的區(qū)域,多分布在50 km深度以內(nèi),繞地震柱的出地點分布,分布密度從中心向外衰減,地域比柱體大若干倍。地震柱的樹冠不是一個固定的地塊。
樹冠部分的淺源地震活動多為散布,但也有形態(tài)特殊的,多與近地表的淺部構(gòu)造痕跡相關聯(lián)。一種形態(tài)是愛琴海 (圖3a)和所羅門地震柱 (圖3b)的環(huán)形分布,一種形態(tài)是緬甸地震柱的棋盤格式構(gòu)造 (圖3c)。緬甸地震柱的棋盤格式構(gòu)造控制著區(qū)內(nèi)幾乎所有的殼內(nèi)強震活動,甚至還控制著某些地幔型礦床[14]。
圖3 特殊的樹冠結(jié)構(gòu)Fig.3 Special crown structures
中國的淺源地震分布量大面廣,在地球上顯得很特別。中國東部的地震,作者贊同李四光新華夏系的構(gòu)造解釋。臺灣和中國西部地震,與11號臺灣及琉球地震柱 (含F(xiàn)1號馬尼拉地震柱)、17號緬甸地震柱和18號興都庫什地震柱的活動有關。作者在科學網(wǎng)博客中均有專題論述。
2.2.2 地震柱樹冠的殼內(nèi)地震與火山活動
地震柱樹冠內(nèi)的殼內(nèi)強震與火山活動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地震柱近地表的強震活動大多分布在地震柱樹冠的邊緣地區(qū),或者說是距離地震柱出地點較遠的地區(qū),100年以來有過噴發(fā)的活火山則大多分布在出地區(qū)周邊,或者說是距離出地點較近的地區(qū)。圖3中的樹冠特殊結(jié)構(gòu)是如此,其他普通樹冠結(jié)構(gòu)的地震柱亦是如此。作者在科學網(wǎng)博客中對每個地震柱逐一地論述過。
(2)地震柱近地表的強震活動大多局限在上地殼內(nèi),下地殼內(nèi)的甚少。
(3)地震柱的殼內(nèi)強震與火山是釋放地震柱能量的兩種不同方式,具有互補的特征,即可以互相制約、互相平抑。對印尼的研究表明,地震的預測和火山的預測具有同一性①陳立軍.試論地震預測與火山預測的同一性.地震預報與歷史地震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學術(shù)交流會摘要集,2011.。
(4)殼下地震,包括殼下的小震活動,都受到地震柱深部系統(tǒng)能量的控制,不像殼內(nèi)小地震那么多的隨機性。因此,殼下地震活動分布有可能指示未來殼內(nèi)強震活動的可能地點或地域②陳立軍,陳曉逢.美國西海岸地震預測方法初探.湖南地震,2012.。作者對美國西海岸的強震預測已經(jīng)得到證實[15]。
2.2.3 與地震柱樹冠相關的島弧和海溝
眾所周知,火山可以造島,地震可以造溝,因此太平洋的海溝和島弧可能正是地震柱長期活動的產(chǎn)物,都只是近地表的構(gòu)造現(xiàn)象。地震柱都是一些深達數(shù)百公里的錐體,而且各自空間取向不一。比如,日本地震柱與琿春地震柱組成全球唯一的雙腿地震柱 (圖4a),其深部結(jié)構(gòu)與日本海溝的構(gòu)造并不一致。北馬里亞納地震柱是傾向南西的壁狀結(jié)構(gòu),與之相伴的海溝卻沒有切斷日本島弧。因此,如果將日本海溝引伸到400 km以上的深度,作為板塊的碰撞和俯沖之所,是難以令人置信的。
地震柱的樹干多近于直立,傾角大的地震柱較少。正如傳統(tǒng)地幔柱所描述的那樣,類似于 “直達深部地幔的管子”,植根于上地?;虻蒯I畈?,且位置相對固定。但是,地震柱比起傳統(tǒng)地幔柱小很多,而且形狀十分規(guī)整,柱面邊界清晰。
2.3.1 地震柱的本尼奧夫剖面
通過地震柱出地點橫切地震柱的軸心,即可得到本尼奧夫剖面。圖5是地震預測中需要用到的本尼奧夫剖面切片術(shù)。由圖可見,本尼奧夫剖面只能存在于地震柱之內(nèi),橫向無法伸展,相鄰地震柱的本尼奧夫剖面也無法溝通。因此,將本尼奧夫剖面橫向無限擴展成所謂的本尼奧夫帶,甚至直接稱為俯沖帶,似乎是將本尼奧夫剖面的作用夸大了。
2.3.2 地震柱的P波快速異常
圖4 西北太平洋地震柱的立體展布[6]Fig.4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cylinders in north-west Pacific Ocean[6]
在有關俯沖帶的地震層析成像技術(shù)研究中,可以得到很多關于地震柱的地震層析圖像證據(jù)[16~28]。24個地震柱中至少有20個可以找到或多或少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一致地表明地震柱屬于P波的快速異常體。典型的地震柱P波快速異常體圖像如圖6所示,是按照相關作者給出的平面分層圖像轉(zhuǎn)換為三維坐標后用Origin軟件繪制成的三維立體圖像。圖6a中包括東湯加地震柱和西湯加地震柱,相應的P波快速異常體也有兩個分枝。圖6b中的地中海地震柱包括意大利、土耳其和伊朗3個分支,P波快速異常體也呈相應的分布,只是左圖不包括興都庫什地震,因而無法與興都庫什的P波快速異常體對應。研究還表明,在非地震柱地區(qū),即只有火山和淺源地震活動而無中、深源地震活動的地區(qū),比如冰島和夏威夷,則為P波的慢速異常體①陳立軍,胡奉湘,陳曉逢.全球地震柱的地震層析成像證據(jù).湖南省地球物理學會2012年學術(shù)年會特邀學術(shù)報告,2012.。
圖5 菲律賓地震柱的本尼奧夫剖面切片術(shù)[6]Fig.5 Slice of Benioff section in Philippines Cylinder[6]
圖6 典型的地震柱P波快速異常體圖像Fig.6 Typical images of fast anomalous body of P wave in cylinders
地震柱內(nèi)的P波快速異常體或許具有和地震柱內(nèi)本尼奧夫剖面同樣的特性。
2.3.3 地震柱的時序圖
地震柱的時序圖是研究地震柱活動性的最佳工具,也是地震預測和火山預測的必備工具。作者在科學網(wǎng)博客中有各個地震柱不同時期的時序圖,典型的時序圖如圖7所示。地震柱的時序圖可展示如下一些特征:
(1)地震柱內(nèi)的中、深源地震,具有明顯的自下而上逐層驅(qū)動的活動方式。圖7a為地中海地震柱意大利分支的時序圖,有明顯的3個地震活動層,地震從下、向中、向上成簇活動,地表也如影隨形,地震活動時強時弱。如果把意大利的地震和火山活動說成什么跟什么 “俯沖”的結(jié)果,實在與事實不符。
(2)如果以自下而上逐層驅(qū)動的活動方式劃分地震柱的活動期,24個地震柱可分為2期、3期、4期3大類,當然也有個別多于4期的。每個活動期內(nèi)的活躍期較長,一般10~20年不等,間歇期則較短,1~3年。由活動期的長短,可以估算地震柱自下而上逐層驅(qū)動的活動速率。由活動期內(nèi)中深源地震活動強度的歷史比對,可以大致估計未來殼內(nèi)強震或火山噴發(fā)的強度和大致時間。
按照1963~2011年的地震資料分析,活動期劃分結(jié)果表明,危地馬拉、海地和日本為2活動期,所羅門、西湯加和東湯加為4活動期,其余均為3活動期。由此可見,太平洋周邊也并非呈整體性活動的。
(3)由地震柱樹干中段的地震活動是否發(fā)育,可將地震柱劃分為暴發(fā)性和漸進型2大類。所謂暴發(fā)性是指地震柱底部的活動能量可以直沖樹冠者,容易發(fā)生9級以上特大地震,比如智利 (圖2)、日本 (圖4)和印尼等。所謂漸進型是指循規(guī)蹈距者,大多數(shù)地震柱皆如此。
圖7 典型的地震柱活動時序圖[6]Fig.7 Typical time-sequence diagram in seismic cylinders[6]
(4)可能由于地震構(gòu)造環(huán)境的限制,各地震柱的活動均有各自的震級上限,以及不同的火山噴發(fā)史。
2.3.4 地震柱的熔巖囊
由圖2可見,絕大多數(shù)地震柱在50~150 km深度內(nèi)皆有一個略大于柱體但遠小于樹冠的短柱體,大概就是地震柱的熔巖囊。熔巖囊起著承下啟上的作用,既是地幔深部上涌熱能的倉庫,也是殼內(nèi)地震活動和火山噴發(fā)的能源庫、巖漿庫。熔巖囊的熱能積累過剩時,或者仍以熱能形式釋放 (火山),或者轉(zhuǎn)換為機械能的形式加以釋放 (地震)。因此,地震和火山正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的互補特征是不難理解的。
2.3.5 地震柱的生命
圖2的地震柱立體圖像只是利用近50年來的地震資料所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代地震柱。其實,地震柱是有生命的地質(zhì)體,可以新生、衰減或消亡。最顯著的例子是08號中國琿春地震柱和20號地中海西口地震柱,目前均劃為潛在地震柱。它們的特點是樹根尚在,樹干或樹冠不全。按照全球地震柱活動規(guī)律比照,中國琿春地震柱歷史上也應該風光過,因此才有長白山和五大連池的火山噴發(fā),但目前只有樹根在,樹干和樹冠或者正在休眠,或者是倒向日本地震柱一側(cè) (圖4,對日本地震柱和琿春地震柱的進一步研究證實了這個推測①陳立軍.試論日本9級地震的成因及對南海道地震預測的思考.2013.)。
另一個例子是意大利。由圖8可見,意大利西海岸和西西里島以西的火山逐漸向東南方向衰減,可見意大利歷史上應該是一個較大的地震柱,目前地震柱的出地點已縮減至第勒尼安海東南一隅,活火山也退縮至此。還有很多地方,比如北美洲、勘察加、印尼等地的火山活動都存在向東、向南衰減或運移之勢。
圖8 地中海地震柱意大利分支的衰落[6]Fig.8 Decline in Italy branch of Mediterranean cylinder[6]
由地震柱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可以看到,每個地震柱都像是一部熱機,形成穩(wěn)定的通道,一呼一吸有韻律地實現(xiàn)地幔深部熱能與地表能量的交換,造成殼內(nèi)強震和火山的災變。
24個地震柱在全球構(gòu)成一個M型的熱機帶 (圖1b),控制著全球95%以上的殼內(nèi)強震和87%的活火山,同時也像24顆釘子一樣控制著大陸和大洋的相對位置。運用地震地熱說的原理和地震柱的概念來解釋這些殼內(nèi)強震和火山的成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清楚地告訴您是哪個地震柱的活動所致。它還可以清楚地告訴您哪個地震柱未來會有災難,哪個不大可能有。
對日本9級地震的成因和震后火山活動的趨勢,作者第一時間做過詳細研究和表述,也預測過臺灣2011年或許無大震??茖W網(wǎng) “陳立軍的博客”里的分析與迄今的事實基本相符。圖9為日本9級地震后100天內(nèi)周邊經(jīng)緯度為19°×35°范圍內(nèi)的地震活動分布。由圖9可見,日本地震柱是獨立活動的,與碰撞和俯沖無關。距離震中1 000 km以外的新燃岳火山噴發(fā)也只是一種巧合。地震柱的基本特征不支持碰撞和俯沖之說,因此基于碰撞和俯沖觀念提出的一些假設性的質(zhì)疑是難以接受的。
地震柱的時序圖是地震預測和火山預測的極好工具,可以估計未來災害的強度和大致時段。地震柱本尼奧夫剖面的切片術(shù)和殼下地震的震中分布可以估計未來災害的大致地域。二者結(jié)合可以對未來災害進行中、短期的預測。
目前的地震預測只注重地震活動的地表分布和時間序列、能量序列,顯然是不夠的。目前的火山預測似乎也只注重近地表微震動的監(jiān)測與噴發(fā)機制的研究,顯然也是不夠的。正確的途徑,除了已有的研究之外,還應注重未來地震和火山所處地震柱內(nèi)中、深源地震活動規(guī)律的研究。比如中國的火山預測,東北地區(qū)火山復蘇的可能性應該是比較小的,而騰沖和臺灣的火山復蘇則可能更為緊迫。
這里的預測是指M型熱機帶上針對7級左右或7級以上殼內(nèi)強震以及VEI≥2的火山預測 (VEI為火山噴發(fā)指數(shù))。對于該帶以外地區(qū)的預測,甚至包括M帶內(nèi)火山與強震的構(gòu)造條件和潛在震源的預測,最好還是采用李四光的地質(zhì)力學理論與工作方法[29]。
圖9 日本9級地震后100天內(nèi)周邊地震活動圖像[6]Fig.9 Seismic patterns in 100 days after the Japan M9 earthquake[6]
地震可以按構(gòu)造體系活動,如1970年代中國地震那樣,也可以按地震柱活動,如智利、印尼和日本9級地震那樣。其實M帶也是一種構(gòu)造體系,熱力學體系。至于地塊之說,中國人用了30多年,除了地震之后能做出牽強附會的解釋之外,對地震預測似乎并無建樹。 “地塊”可以作為地震活動的統(tǒng)計單元,如果作為地質(zhì)實體就得相當慎重了。地震可能本不是按地塊來活動的。實踐證明,不論全球劃分多少地塊,中國畫多少地塊,可能也揭示不了地震活動的真相。這或許就是中國地震預測水平每況愈下的真正原因。
本文根據(jù)地震地熱說原理,對全球地震震源深度進行比較研究,定義了24個地震柱,組成了M型的全球熱機帶,并按照地震柱的構(gòu)造形態(tài)對地震柱作系統(tǒng)研究,得出了地震柱的一系列物理屬性和構(gòu)造屬性,依據(jù)地震柱概念解釋地震和火山的成因。以及對地震和火山進行預測研究的合理性,從而豐富了地震柱概念的內(nèi)涵。
地震柱是地球本身重要的物理現(xiàn)象和構(gòu)造現(xiàn)象,是地震地熱說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和構(gòu)造基礎,也是地震地熱說與當今流行的地質(zhì)學派諸如板塊構(gòu)造、地質(zhì)力學和地幔柱理論的最大區(qū)別。為了構(gòu)造地質(zhì)學和地球動力學的發(fā)展,有必要深入解讀地震柱的物理屬性及其構(gòu)造學意義,提高地震柱概念的應用價值。如果地震柱的奧秘破解了,那么全球90%的地震和火山災難就有希望應對了。
作者按照地震地熱說原理和地震柱概念對臺灣地區(qū)、中國西部、美國西海岸和伊朗的淺源強震、菲律賓地震的預測,對危地馬拉地震柱的淺源強震和火山活動的預測,對新西蘭的火山預測, 均已初見成效[15,30~32]。
因此,作者曾經(jīng)在自己的科學網(wǎng)博客中呼吁: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和火山工作者聯(lián)合起來!
關于地震柱活動的物理機制和構(gòu)造機制,作者在 《地震地熱說原理與應用》一文中提出了一種假設[8],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本文不再贅述。
值得說明的是,ANSS目錄中的地震震級標度并不統(tǒng)一,震源深度的精度在2004年前后也有一些變化,但這不會影響到地震空間分布的宏觀特征。本文沒有涉及到地震強度的數(shù)值關系,也未涉及震源深度的精細研究。
致謝:本文得到施行覺教授、楊馬陵研究員、許昭永研究員、趙志新研究員、李松林研究員等的全力支持,萬方方碩士提供英語援助,謹此致謝。
[1]金性春.板塊構(gòu)造學基礎[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4.
[2]孫文科.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科學解讀[J].中國科技教育·科學家講壇,2011,4:57-60.
[3]擢 英.揭秘2011日本東北大地震[J].物理,2011,40(12):807-808.
[4]張晁軍,侯燕燕,胡 彬,等.新西蘭2010年M7.1地震與2011年M6.3地震活動和災害分析[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11,4:44-51.
[5]胡道雄.關于火山成因的探討[J].新疆石油地質(zhì),2011,32(05):564-568.
[6]ANSS Catalog Search[EB/OL].[2012-06-23].http://www.ncedc.org/anss/catalog-search.html.
[7]陳立軍.中國地震震源深度與強震活動狀態(tài)研究[J].地震地質(zhì),2000,22(04):360-370.
[8]陳立軍.地震地熱說原理與應用[J].內(nèi)陸地震,2012,26(02):108-122.
[9]The Smithsonian's Global Volcanism Program[EB/OL].[2011-12-22].http://www.volcano.si.edu/.
[10]G.F.Davies.地幔柱存在的依據(jù)[J].科學通報,2005,50(17):1801-1813.
[11]G.R.Foulger.地幔柱:為什么現(xiàn)在懷疑?[J].科學通報, 2005,50,(17):1814-1819.
[12]牛耀齡.關于地幔柱大辯論[J].科學通報,2005,50(17):1797-1800.
[13]陳立軍.全球地震、火山與地幔柱的比較研究[EB/OL].[2010-12-3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78bf40100ng0w.html.
[14]陳立軍.地震地熱說應用-初議緬甸地震柱的找礦前景[EB/OL].[2011-04-06].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430338.html.
[15]陳立軍.地震預測驗證記錄:001號 加利福尼亞灣4.12發(fā)生6.9級地震[EB/OL].[2012-04-1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558624.html,
[16]J.Trampert,Robert D.van der Hilst.Towards a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Seismic Tomography[C].interpretation of tomography.Earth's Deep Mantle:Structure,Composition,and Evolution 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ies 160.Copyright 2005 by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0.1029/160GM05.p.47-62
[17]S.Husen,R.Quintero,E.Kissling,et al.Subduction-zone structure and magmatic processes beneath Costa Rica constained by local earthquake tomography and petrological modelling[J].Geophys J.Int, 2003, 155:11-32.
[18]Guoming Jiang,Dapeng Zhao,Guibin Zhang.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Pacifc slab edge under Kamchatka[J].Tectonophysics,2009, 465: 190-203.
[19]J.P.Brun,O.Oncken,H.Weissert, et al.subduction zone geodynamics[M].Roma: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9.
[20]Dapeng Zhao,J.R.Kayal.Impact of seismic tomography on earth sciences[J].Special section:seismology 2000.current science,2000, 79(9): 1208-1214.
[21]Serge Lallemand.Francesca Funiciello.Subduction zone geodynamics[M].Roma: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9.
[22]M.Nafi Tokoz,Robert D.Van der Hilst,Margaret H.Benoit,et al.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Arabian-Eurasian collision zZone and sSurrounding areas[C].29th Monitoring Reseach Review:Ground-Based Nuclear Explo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ies.Sponsored by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2010, 292-301.
[23]W.Lowrie.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second edi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4]G.R.Foulger,M.J.Pritchard,B.R.Julian,et al.Seismic tomography shows that upwelling beneath Iceland is confned to the upper mantle[J].Geophys.J.Int.2001, 146: 504-530.
[25]Dapeng Zhao.Multiscale seismic tomography and mantle dynamics[J].Gondwana Research, 2009, 15 :297-323.
[26]趙大鵬,雷建設,唐榮余.中國東北長白山火山的起源:地震層析成像證據(jù)[J].科學通報,2004,49(.14): 1439-1446.
[27]劉建華,劉福田,胥頤,等.西北太平洋俯沖帶的形貌特征及動力學狀態(tài)探討[C]//金翔龍,秦蘊珊,朱日祥,等主編.中國地質(zhì)地球物理研究進展-慶祝劉光鼎院士八十華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8]Daria Zandomeneghi.Passive and Active Seismic Tomography of Volcanic Islands Sao Miguel(Portugal)and Deception (Antarctica)[D].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arth Sciences
[29]趙文津.繼承和發(fā)展李四光地震預報思想[J].地質(zhì)力學學報,2005,11(2):97-109
[30]陳立軍.地震與火山預測驗證記錄 002號 危地馬拉火山和地震7.3 [EB/OL].[2012-08-29].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606955.html,
[31]陳立軍.地震與火山預測驗證記錄 003號 菲律賓地震7.9[EB/OL].[2012-08-3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607936.html,
[32]陳立軍.地震與火山預測驗證記錄004號-20121121新西蘭火山噴發(fā) [EB/OL].[2012-11-2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63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