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智超,李冉,易笑園,解以揚
(1.國家海洋局秦皇島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河北秦皇島 066002;2.天津市氣象臺,天津 300074)
海霧是指發(fā)生在海上、岸濱和島嶼上空低層大氣中,由于水汽凝結而產(chǎn)生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懸浮在海面的大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 km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也可理解為大氣中含有微小的懸浮水滴或冰晶使得大氣水平能見度小于1 km著地的云[1]。海霧直接威脅著海上交通運輸、漁業(yè)生產(chǎn)、石油開采等活動,嚴重影響到沿海地區(qū)的經(jīng)濟活動,甚至造成海難。因此,海霧作為一種嚴重的災害性海洋天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對海霧的觀測和調(diào)查,了解它的屬性和分布變化的規(guī)律,對海霧的預報有很好的參考意義[2-4];通過模擬實驗得到的高分辨率的數(shù)據(jù),對了解海霧形成機制提供了有益的幫助[5-7]。張紅巖等[8]還針對海霧的年際變化展開研究。同時,分析海霧天氣的影響系統(tǒng)及環(huán)流形勢,對于實際預報工作也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9-10]。然而,由于區(qū)域和季節(jié)等環(huán)境的不同,海霧過程發(fā)生的物理條件差異很大,因此,本文選取了2011年2月22—24日發(fā)生在黃渤海的一次持續(xù)性大霧過程,對相應的影響系統(tǒng)及環(huán)流形勢進行了分析。此次海霧濃厚、持續(xù)時間長、影響范圍廣,黃海北部以及大連、丹東、山東半島能見度在1 km以下。受此次大霧過程的影響,2011年2月21—22日,渤海的秦皇島、黃驊均有能見度在1 km以下霧的記錄。據(jù)估算,衛(wèi)星監(jiān)測到的海上大霧影響面積約為10.8×104km2。本文利用衛(wèi)星監(jiān)測資料、環(huán)黃海北部陸地氣象自動站、常規(guī)資料、NCEP1o×1o再分析資料對此次大霧過程的成因和生消特點等展開分析。
圖1 a.2011年2月22日20時925 hPa上地面氣壓場(hPa),b.水汽通量散度(g/(hPa·cm2·s))c.22日20時溫度平流(藍線)和等溫線(黑線)圖(℃)d.24日20時溫度平流(藍線)和等溫線(黑線)圖(℃)
22日20時(北京時間)(見圖1a)海霧已經(jīng)出現(xiàn),24日20時海霧消散。黃海北部海區(qū)處于高壓后部、東北氣旋前部的偏南氣流中,黃海北部海區(qū)處于冷槽中,近海面為冷中心,有利于水汽凝結成霧(圖略)。圖1b為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圖,可見黃海北部海區(qū)為水汽通量散度負值中心,說明在對流層低層有水汽在黃海北部海區(qū)聚集,源源不斷的水汽輸送和聚集為海霧的形成提供水汽條件。圖1c和1 d分別為925 hPa高度的22日20時和24日20時溫度平流圖。可見在海霧形成初期,對流層低層的西南氣流向黃海北部輸送正溫度平流,有利于上暖下冷逆溫層的形成(即22日20時)。而當對流層低層西北氣流向黃海北部輸送負溫度平流時,海霧自西向東開始消散,這是因為上暖下冷的穩(wěn)定結構被破壞。
探空站的探測資料可以代表站點上空200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的大氣情況。沿海自動站的資料也能反應海上風、溫、濕的變化情況。本文使用的資料有以下幾種:
(1)MSMAT可見光云圖。時間間隔1 h。受日照影響只有白天的圖像;
(2)成山頭、大連、丹東、平壤探空資料,要素有溫度、濕度、氣壓、風向、風速。上述資料基本能反映黃海北部海洋上空大氣層結變化特征;
(3)近海成山頭、大連、丹東、平壤氣象自動站觀測資料。要素包括溫度、濕度、氣壓、能見度、風向、風速;
(4)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報中心提供的NCEP再分析資料,水平分辨率1o×1o,垂直分辨率17層,時間間隔6 h;
(5)中國氣象局MICAPS系統(tǒng)提供的業(yè)務系統(tǒng)常規(guī)資料。
海霧觀測資料的獲取往往是通過沿海岸的氣象站來獲得的。利用高分辨率的探空站、自動氣象站等資料,分析海霧過程中,海洋與大氣界面水文氣象條件和海洋上空大氣邊界層的層結條件,對進一步認識海霧過程非常重要。另外高分辨率的衛(wèi)星監(jiān)測資料,可以從空中俯瞰洋面,提供海霧的范圍、形態(tài)和移動變化方向等,是目前獲得海霧信息的最有效的觀測資料之一。
圖2 2011年2月22—24日MTAST衛(wèi)星可見光云圖演變(間隔3 h)
圖3 環(huán)黃海北部的氣象觀測站(成山頭、大連、丹東、平壤)溫度(紅色線)、濕度(綠色線)、能見度(藍色線)和風向風速的演變曲線(藍色圓點為能見度<1 km)
從2011年2月22—24日白天的MTSAT可見光衛(wèi)星云圖(見圖2)上看,海霧發(fā)生在黃海北部,從22日08時—24日17時,持續(xù)了58 h。22日海霧主要存在于黃海北部及中部沿朝鮮半島西海岸海域,為圖中乳白色反照率較高的區(qū)域,從范圍和亮度上看中午與早晨、傍晚區(qū)別不大,一天中維持少動,具有平流霧的特點。23日早晨海霧向南部擴散,霧區(qū)范圍擴大,覆蓋黃海北部和中部,且向遼寧省陸地蔓延,23日11時可見光圖上的乳白色霧區(qū)邊界的形狀與海岸線吻合,乳白色區(qū)域比前一天更濃厚、顏色更白亮。24日乳白色霧區(qū)的亮度比前一天變暗,霧的厚度變薄,08時之后,自西向東,大霧開始消散,直到17時,黃海北部的霧已全部消散。
圖3為環(huán)黃海北部各氣象站(成山頭、大連、丹東、平壤)從19日08時—24日20時溫度(紅色線)、濕度(綠色線)、能見度(藍色線)和風向風速的演變曲線。19日08時—21日20時為大霧形成前,21日20—24日08時為大霧維持時段。藍色圓點為能見度小于1 km的時刻。從圖4可見以下幾種特點:
(1)溫度、濕度曲線有明顯的周期性,即白天溫度出現(xiàn)高峰值、夜晚出現(xiàn)低峰值;
(2)溫度曲線與濕度曲線接近時,也就是溫度露點差較小時,能見度較低,能見度在1 km以下時,兩條曲線甚至重合,表明濃霧時,大氣接近水汽飽和狀態(tài);
(3)24日11時以后,黃海北部自西向東地面風向轉(zhuǎn)為偏北風,本次持續(xù)性海霧天氣結束。說明西北干冷空氣的侵入是導致平流霧逐步消散原因;
圖4 環(huán)黃海北部各探空站不同高度處的溫度(陰影)、相對濕度(實線)和風場隨時間的演變(北京時)
(4)分析位于山東半島東端的成山頭(見圖4a)可見:22日17時—23日14時,連續(xù)13個時次能見度近乎為零,而且地面持續(xù)西南風4 m/s以上,最大時西南風為8 m/s,在如此大的風速下,維持濃霧天氣,進一步說明,這是一次平流霧。圖4b黃海西端-大連的要素曲線圖分析可見:在成山頭出現(xiàn)濃霧的時段,大連出現(xiàn)的都是輕霧,能見度為1—10 km,兩次大霧(能見度低于1 km)均出現(xiàn)于早晨05—08時,并且風速不大,均為2 m/s。能見度具有明顯的晝夜差別,說明大連的霧有輻射霧的成分。圖4c是黃海最北端的丹東要素曲線圖,從22日17時以后至23日11時,能見度始終低于5 km,特別是23日早晨至24日上午,能見度維持在1km以下,甚至為0 m,霧呈晝夜周期性變化,風速2 m/s,風向為東南,表明為輻射霧特征。朝鮮平壤位于黃海北部的東側(cè)(見圖4d),大霧發(fā)生在23日入夜以后,并持續(xù)了15 h,大霧時風速維持0—1 m/s。23日20時平壤的能見度維持在12 km,3 h后能見度急降至1 km,所以,平壤的濃霧應為平流輻射霧,既有平流因素,也有地表冷卻輻射作用。
由探空資料分析可見圖4,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可以看到,在霧形成之前(22日08時),在700 hPa之下、900 hPa之上均存在著暖性的西南氣流,西南風風速為8 m/s左右。且西南氣流存在一段時間后,大濕度區(qū)厚度快速地、顯著地形成增厚的情形。這說明對流層低層的西南氣流起到增濕和增加該層內(nèi)溫度的作用,此時暖的氣團疊加在冷的氣層之上,促進了逆溫層的形成,并且逆溫層形成的“暖蓋”,阻止了動量和熱量的垂直交換,不利于水汽向高層湍流混合的發(fā)生,使低空積聚的水汽在冷海面的作用下冷卻凝結成霧,有利于霧的持續(xù)。因此,西南暖濕氣流為霧的形成和長時間維持提供了逆溫和濕度條件,是大霧發(fā)展持續(xù)的重要因子;
(2)分析可見,在22日08時—24日08時,各站在邊界層內(nèi)的風向有區(qū)別,如成山頭(122°E,37°N)是南風和西南風,大連(121°E,39°N)和丹東(124°E,40°N)是南風和東南風,朝鮮(126°E,39°N)為弱的偏西風,根據(jù)它們的地理位置可知,沿岸陸地站的邊界層內(nèi)的水汽來源于洋面。
黃海北部海區(qū)(123o—126oN)上空,水汽來源和增濕過程與物理量分布有密切關系,然而,通過NCEP再分析資料展現(xiàn)的沿39°N相對濕度與風的剖面圖(見圖5),能更進一步清楚地了解黃海北部海域水汽及水汽輸送情況。
122.5°—124.5°E對應黃海北部海區(qū),從21日08時起,黃海北部海域濕度高于周圍地區(qū),最大相對濕度70%,與風場配合可見,該區(qū)域有弱的南風,風速2—4 m/s。白天在太陽輻射的影響下,強度略有減弱,入夜后濕度層厚度迅速增厚,23日02時50%濕層高度達到850 hPa,最大值達到100%,且飽和濕度層的厚度也達到900 hPa。配合風場可知,在1000—850 hPa,水汽是在西南氣流作用下向黃海北部輸送,即這支水汽來源于黃海南部或東海海面;與此同時,在750 hPa高度,還有一支在西到西北氣流輸送來的水汽層。至23日14時,黃海上空高低兩條水汽通道打通合并,使50%濕度層的高度達到700 hPa。充沛的水汽為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此時海霧強度達到最強、范圍最大。23日20時—24日02時,750 hPa偏西風加大到8 m/s,高低空風速切變增大,有利于產(chǎn)生上升氣流,而上升運動加強會使穩(wěn)定的大氣層結被破壞,低層水汽向上傳輸,相對濕度80%邊界從900 hPa下降至975 hPa,低層水汽強度明顯降低。這是24日霧氣逐漸減弱、消散的原因之一。
圖6分別為23日濃霧期間沿39°N散度和垂直速度四個時次(08時,14時,20時,02時)的垂直剖面。從圖可見黃海北部海域上空在23日08時、20時、02時均出現(xiàn)低層負散度、高層正散度的情況。其中08時和02時負散度高度在975—950 hPa之間,20時負散度高度達到900—850 hPa,說明在這三個時次,對流層低層有輻合、高層有輻散,有利于產(chǎn)生上升氣流,但由于輻合層的高度較低,上升氣流的厚度遠不能達到產(chǎn)生對流天氣的程度。以上說明,在大霧期間,淺薄的低層輻合層有利于上升氣流的形成,對大霧中的水汽凝結是有利的。另外中午14時對流層低層的輻合層和輻散層中心位置與其它三個時次相反,說明白天對流層存在高層輻合低層輻散的動力特征,此時對流層低層層結穩(wěn)定,這與中午太陽輻射使上層大氣增溫有關。以上演變可知大霧在維持階段,夜間的散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利于霧的凝結,白天散度分布特征有利于大氣層結穩(wěn)定。這都對大霧的維持起著積極作用。
圖5 沿39oN黃海北部海區(qū)(123o—126oN)相對濕度、風剖面圖(北京時)
圖6 23日08時—24日02時沿39°N做散度的垂直剖面圖
本文選取了2011年2月22—24日發(fā)生在黃渤海的一次持續(xù)性大霧過程,結合高分辨率可見光衛(wèi)星云圖提供的海霧發(fā)生范圍和演變過程等信息,根據(jù)常規(guī)觀測資料對海霧發(fā)生前的大氣背景和物理量場進行了描述,并利用環(huán)黃海北部4個站的探空、NCEP1o×1o再分析資料和氣象自動站資料對海霧發(fā)生時低層大氣的溫度、風、逆溫特征進行了詳細分析,最終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環(huán)黃海北部4個氣象自動站的觀測表明:在4個站中,成山頭以平流霧為主、大連和丹東以輻射霧為主、平壤即有平流霧特征,也有輻射霧特征;
(2)利用探空站資料得到不同高度物理量隨時間變化可以看到,此次海霧過程沿岸站點上空都有逆溫層維持,而且,對流層低層暖平流的輸入明顯,其有助于維持大氣層結穩(wěn)定、保持逆溫層;
(3)分析水汽空間輸送分布特征得到:在850 hPa以下和750 hPa分別存在兩條水汽輸送帶,一條來自黃海中南部的西南氣流,一支來源于中層的偏西氣流,兩條水汽輸送帶的共同作用為持續(xù)性大霧的形成和維持提供了水汽條件;
(4)通過海霧發(fā)生時的散度和垂直速度剖面分析動力因素可知:夜晚對流層低層(700 hPa以下)輻合和高層輻散的動力分布,有助于逆溫層內(nèi)弱的上升氣流維持,對水汽凝結有利;同時,白天低層輻散、高層輻合的動力分布于有助于下沉氣流,有利于穩(wěn)定度和逆溫的維持;
(5)負(冷)溫度平流南下,即西北干冷空氣入侵是使大霧消散的動力熱力因子。
[1]傅剛,王菁茜,張美根,等.一次黃海海霧事件的觀測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5):720-726.
[2]張?zhí)K平,鮑獻文.近十年中國海霧研究進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8(3):359-366.
[3]周發(fā)琇,王鑫,鮑獻文.黃海春季海霧形成的氣候特征[J].海洋學報,2004,26(3):28-37.
[4]王鑫,黃菲,周發(fā)琇.黃海沿海夏季海霧形成的氣候特征[J].海洋學報,2006,28(1):26-34.
[5]傅剛,張濤,周發(fā).一次黃海海霧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2002,32(6):859-867.
[6]高山紅,齊伊玲,張守寶,等.利用循環(huán)3DVAR改進黃海海霧數(shù)值模擬初始場Ⅰ:WRF數(shù)值試驗[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10):1-9.
[7]張?zhí)K平,任兆鵬.下墊面熱力作用對黃海春季海霧的影響觀測與數(shù)值試驗[J].氣象學報,2010,68(1):116-125.
[8]張紅巖,周發(fā),張曉慧.黃海春季海霧的年際變化研究[J].海洋與湖沼,2005,36(1):36-42.
[9]宋潤田.平流霧和輻射霧時邊界層溫度場及風場結構特征的對比分析[J].海洋預報,2000,17(3):11-20.
[10]宋潤田,金永利.一次平流霧邊界層風場和溫度場特征及其逆溫控制因子的分析[J].熱帶氣象學報,2001,17(4):44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