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燕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上海 200433)
哪里有中國人,哪里就會有餐館、旅店、華文報紙。從清朝、民國,到建國、改革開放,乃至網絡興盛,歐洲華文傳媒與全球華文傳媒一起塑造著華文信息傳播的歷史。與東南亞華報相比,歐洲華文媒體沒有更早的歷史,也缺乏幾代傳承的積淀;與北美華報相比,歐洲華文媒體缺乏足夠的資本,也沒有廣泛的受眾。這支相對薄弱的媒體,百余年來零零落落起起伏伏,依次經歷了印刷媒體到電子媒體再到協(xié)作融合等三個層面,不斷疊加豐富,成為海外新的華文信息傳播中心。
歐洲華文報刊的歷史與歐洲華人移民的歷史境遇緊密相關。從最早的1866年倫敦的《飛龍報篇》開始以英法德為核心的外國人辦報,再到兩戰(zhàn)期間華人成為創(chuàng)辦人并掀起新思潮,經過華僑到華人轉變的低谷時期,再在20世紀80年代大陸移民潮催生了新移民華文報刊的興起的新機遇,再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抑制,歐洲華報的發(fā)展綿延不絕。
和最早的華文報紙一樣,歐洲華報的初生也是在清代。這一時期的歐洲華報都是由于歐洲資本主義實力壯大,急需向中國推銷工業(yè)品;而清政府洋務運動迫在眉睫,急需向西方引進先進的工業(yè)技術的背景下出現的,因而出現了創(chuàng)辦以中國人為主要讀者對象的華文報刊以溝通新聞與商業(yè)信息。其媒介形式經過了從雕刻印刷到鉛版印刷的轉型過程,文字表達簡單粗陋,發(fā)行中心都是當時商貿最發(fā)達的城市。和其他地區(qū)的清代華報一樣,最初創(chuàng)辦歐洲華報的反而是外國人。比如,至今發(fā)現的最早的華文報刊是申雅客(G.Street)1866年創(chuàng)辦的《飛龍報篇》(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距離世界最早的《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1815年創(chuàng)刊)有51年左右,當時已經行銷中國、朝鮮和日本等東亞地區(qū),誕生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貿易中心倫敦。該報的讀者和服務對象,主要在中國等東亞漢語通行地區(qū),應以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官僚、商人階層為主。此后,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1894年,華文期刊《中英商工機器時報》在倫敦創(chuàng)刊。1895年,由柏林大學東語系學者賓.布來恩(Bin Brin)主辦的華文《日國》(日爾曼報)在德國不來梅創(chuàng)刊。在1906年,法國中華印字局在巴黎郊區(qū)開業(yè)。真正由華人自己創(chuàng)辦的歐洲華報,可能要數1907年6月22日在法國由巴黎新世紀書報局編印的《新世紀》周刊,由張人杰出資,李石曾、吳激恒等人主編,《新世紀雜刊》在德國同時刊行。同年11月,法國大型華文畫報《世界》(季刊)在巴黎出版。這些報紙的發(fā)行范圍,其實面向中國領土,對華商埠,乃至香港、日本等東亞商貿發(fā)達城市,主要內容是商貿廣告以及新聞信息,是西方角度的信息介紹與傳播。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14萬華工應需被北洋政府派遣到歐洲參加戰(zhàn)地勞務工作。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戰(zhàn)后歸國,但有一部分留在當地謀生。于是產生了一些針對華工讀者的華文報刊,這些華工以廣東福建沿海較多,屬于勞務輸出,文化程度不高,這些華報華刊數量稀少,目的是開啟民智。比較典型的有在巴黎為旅法華工創(chuàng)辦的《華工雜志》(1916年)和《華工旬刊》(1920年10月創(chuàng)辦),另有1918年在俄國彼得格勒創(chuàng)刊的華文周刊《華工》和《旅俄華工大同報》(半月刊)與之遙相呼應。
與此同時,中國旅歐學生進入經濟發(fā)展程度較高的歐洲,他們感受到了西歐先進的工業(yè)文明,汲取西方辦報理念,積極開設了一些富含政治意識的報刊。這些報刊主要創(chuàng)辦于法國、俄國和德國等發(fā)達國家,其中典型的有華文《尚群》雜志(1916年倫敦)、《旅歐周刊》(1919年巴黎)、《工余》月刊和《少年》雜志(1922年巴黎)、《先聲》雜志(1923年巴黎)、《公教青年》期刊(1924年魯文城)、《赤光》月刊(1924年巴黎)、《明星》(1925年柏林)、《國民》(1925年里昂)、《三民周報》(1925年柏林)和《國民》(1927年巴黎)。延伸開去,還有遠在莫斯科的《前進報》(1925年)等。其發(fā)行數量有限,發(fā)行對象主要是處于歐洲主流邊緣的華人、華僑、留學生和流寓海外的維新及革命志士,著重宣傳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號召推翻腐朽的清朝統(tǒng)治。這些刊物的創(chuàng)辦人不少在后來赫赫有名,例如趙世炎、周恩來、周太玄、鄧小平、李富春、趙世炎、李立三、朱德等人。由于其新銳性,很多創(chuàng)辦人被所在國驅逐返鄉(xiāng),華報在短暫波瀾后進入低潮。
1931年日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國難當頭,海外華僑幾乎毫無例外地和國內民眾同仇敵愾,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再次掀起了歐洲華報的新高潮,華報出現三十余種,德國最多。當時迸發(fā)了《解放》雜志(20世紀30年代倫敦)、《民族先鋒》(1934年柏林)、法國《救國報》(1935年巴黎,12月更名為《救國時報》,1938年8月遷往紐約)、《抗日抗聯(lián)會刊》(1936年德國)、荷蘭《救國報》(1937年,后改稱《抗戰(zhàn)要訊》)、旅德華僑抗日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會刊》(1936年)等抗日報刊。1938年10月,法國華文《三民導報》在巴黎創(chuàng)刊,為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支部機關報。這些報刊是宣傳和動員廣大僑胞支援祖國抗戰(zhàn)救國的時代號角,為祖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冷戰(zhàn)時期,華報幾乎絕跡。戰(zhàn)后歐洲重建以及中國國內的動蕩局勢,導致一部分華人遷居歐洲。20世紀5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僑務政策和所在國移民政策的變化,多數海外華僑選擇了僑居國的國籍而成了外籍華人。傳統(tǒng)的“華僑”概念,更多地被“華人”的概念替代。1944年11月,法國華文《華僑時報》周刊在巴黎創(chuàng)刊,是法國首份以“華僑”冠名的華文刊物。
20世紀中后期,海外華文報刊發(fā)生明顯分化,親大陸和親臺報刊壁壘分明。但是,分化中有同一,那就是都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關注著國內的政局,力圖運用自己的傳播活動,去影響國內政治變化的走向。由于從60年代后期起,一些西方國家先后放寬移民政策,吸納了相當數量的華裔留學人員、親屬移民和專業(yè)移民,從而使旅歐華人的隊伍有了新的擴大,華文報刊也慢慢走出低谷次第再建。1971年5月1日,英國首家華文書店光華書店在倫敦開業(yè)。1972年2月,德國華文《歐訊》月刊(初名《歐洲通訊》)創(chuàng)刊。1975年9月,法國華文《簡訊》雙周刊在巴黎創(chuàng)刊。1976年,巴黎華人書店友豐書店開業(yè)。1977年8月28日,荷蘭旅荷華僑總會在阿姆斯特丹創(chuàng)辦《華僑通訊》。1975年9月,法國最早的華人社團“旅法華僑俱樂部”創(chuàng)辦了歐洲華人社團的第一家會刊《簡訊》(華文雙周刊)。后來還出現了《龍報》(法)、《絲路之音》(英)等報刊,但都存在資金缺、時間短、印刷粗陋、內容貧乏等問題,發(fā)行范圍很小,影響力不大。
80年代,東亞幾大主流華文報紙在西歐主要發(fā)達國家紛紛建立歐洲版,并自此延續(xù)20余年,見證了歐洲的華文傳媒歷史。1981年,香港《文匯報》在倫敦建立歐洲版,其發(fā)行地以英國為主,并延及法國波蘭。1982年12月《歐洲日報》(屬臺灣聯(lián)合報系,2010年9月??┖?983年1月《歐洲時報》,幾乎同時在巴黎創(chuàng)刊,加上由香港《星島日報》1975年在倫敦出版的《星島日報歐洲版》,這標志著歐洲出現了“真正以中文讀者為對象,采集發(fā)布新聞為己任的專業(yè)大眾傳媒機構”,“也標志著歐洲華文媒體作為獨立的少數民族媒體開始登上舞臺”。
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大陸新移民大量涌入歐洲,形成歐華移民史上人數最多、持續(xù)時間最長、分布最為廣泛的一次移民潮。他們逐漸成為歐華社會的中堅力量。與之相應,歐洲華人的社團發(fā)展迅速,涉及面之廣泛史上前所未有。此外,各類同鄉(xiāng)會、同學會、行業(yè)協(xié)會紛紛建立,他們紛紛動用信息技術添加裝備,很多社團組織擁有自己的會刊或網站。新移民人數的急劇增長和素質的提高,對信息的需求和華人呼聲的傳達需求,催生了新移民華文報刊的興起,形成繼東南亞、北美之后的第三個華文傳媒中心。
在90年代,中歐、南歐諸國很快打破以往無華文報刊的歷史。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乃至沉寂多年的俄羅斯迅速興起多種華文報刊,有些超過了當地華人數量。其鄰近地區(qū)如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烏克蘭也在近年創(chuàng)辦了幾份華文報紙并由此將發(fā)行網絡輻射到捷克和波蘭、瑞士和北歐諸國。據1992年的權威統(tǒng)計,在中國駐歐洲各國使館內注冊的華文報刊近30份,除了法國的《歐洲時報》、《歐洲日報》、《法華報》和德國的《歐華僑報》、《德國僑報》、《華人通訊》、《華商通訊》以外,還建立了意大利的《同鄉(xiāng)報》、《華僑通訊》、《僑報》,西班牙的《新華報》、羅馬尼亞的《歐洲華報》、《歐華晨報》、《旅羅華人》、奧地利的《歐華僑報》、俄羅斯的《中國報》等。盡管受限于經費和專業(yè)人才不足,這些歐洲國家多以周報、期刊為主,大多成立時間不長,但發(fā)展到今天,也已由單一傳統(tǒng)的平面媒體發(fā)展到如今多種媒體共存的局面,影響力日益凸顯。
這一時期的歐洲華報,從受傳者角度而言發(fā)生轉移,主要讀者是來自大陸的新移民,而且趨勢越發(fā)明顯。傳播內容關注當地大陸華人口味,喜歡選擇大陸禁播的華人政治經濟等的“小道”消息,明星“內幕”等。傾向于歐華人關注的兩地商貿信息、歐洲對華政策、華人本地化問題、世界華人共同遇到的邊緣性適應性問題等。大多數創(chuàng)辦者來自大陸,辦報風格明顯沿襲大陸理念和特點。比如模仿大陸都市報的瘦長報型、簡體字,選用橫式結構,重視圖片,強調版面沖擊力等。
新世紀以來,歐華傳媒經歷了嚴峻的低谷期。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網絡等電子媒體的沖擊和大陸新移民比重的傾斜,諸多問題紛沓而來,令有些傳統(tǒng)華媒不得不縮減開支,甚至解體。橫亙全歐27年之久的《歐洲日報》,2009年8月31日宣布永久性關閉。在倫敦出版的《星島日報(歐洲版)》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不得不裁員并遷至郊區(qū)。盡管如此,歐洲華報在整體數量上仍在不斷增長,并以多種媒體形式不斷添加補充進傳媒陣營。
歐華報刊的發(fā)展起伏背后問題重重。歐華傳媒在居住國一直屬于邊緣少數民族媒體,沒有足夠的影響力。由于資金和人員的限制,大多數仍然未成規(guī)模,有些地域競爭激烈,質量堪憂。受眾市場的有限和廣告市場的競爭,導致很多歐華媒體的經營不盡如人意。除少數媒體以報養(yǎng)報實現贏利,大多數勉強維持,甚至需要靠其他商業(yè)活動補充。原創(chuàng)能力較低,復制、摘錄等方式比較普遍。提高辦報水平、細化讀者定位,媒體間實現資源共享,是未來華文印刷媒體的必要選擇。
從印刷媒體到電子媒體,歐洲華媒也緊隨全球華媒的腳步,從廣播,電視,再到互聯(lián)網,媒介工具步步更新。
歐華廣播的出現,并不晚于其它地區(qū)。最初的華語廣播來自歐洲國家二戰(zhàn)戰(zhàn)時宣傳的需要。1940年,莫斯科廣播電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針對中國聽眾進行廣播的對外廣播電臺(比美國之音早兩年)直至今日。英國廣播公司BBC隨后于1941年開始使用短波對遠東地區(qū)用中文廣播,之后橫亙半個多世紀,直到2011年5月因資金和聽眾“雙重失寵”停播。
二戰(zhàn)結束后,為了滿足華人少數民族的信息需求幫助他們融入西方文化,以及國家治理和文化溝通的需求,各個華人居住國的主流媒體漸漸開辦華語廣播節(jié)目,后來延伸為中文部甚至華語電臺。陸陸續(xù)續(xù)建立的有:1965年3月德國之聲中文節(jié)目、1989年6月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對華廣播、1983年12月曼徹斯特“東方地平線”華語廣播節(jié)目、1984年9月荷蘭廣播基金會“中文廣播電臺”、1985年巴黎亞洲廣播電臺華語節(jié)目、1986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所屬“蘇格蘭廣播電臺”開辦的華語節(jié)目、1990年6月英國國際系列廣播電臺“倫敦城市好風光”、1993年意大利布拉托地方志同電臺開辦的華語節(jié)目等。
大陸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華人經濟力量的強大和國家政策的寬松,一些華人自辦的民間獨立的華語廣播電臺也開始播出,其受眾指向主要是新移民華人——他們在文化理念上望向母國,不希望自身文化斷裂,并在母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穿梭,尋找商機和發(fā)展機會。1990年3月,法國華人主辦的巴黎華人之聲廣播電臺開播;2006年,中國之音廣播有限公司在英國開始試運行,力圖打造以居住在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華人群體為目標受眾的網絡電臺;2009年法國批準旅法華人華僑集資開辦“歐洲華語廣播電臺”,該電臺計劃以華語和法語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2010年12月初,西班牙第一家專業(yè)華人廣播媒體“你好,964”開始試播,播放時間從早上9:00—晚間12:00,播出頻率為FM96.4兆赫,覆蓋全馬德里地區(qū)。主要提供新聞、商業(yè)、娛樂資訊、音樂。
20世紀70年代,華語電視問世。不同的國家為國內少數民族華人提供一定的電視節(jié)目,以滿足娛樂需求。1984年,荷蘭中文電視臺開播。
大陸新移民潮涌入的90年代,歐華電視傳播的主要目的轉為滿足新移民的信息需求,中國大陸臺港澳等地的信息被直接傳遞,以滿足新移民跨文化跨地域商貿的需要。在這一時期,西歐成為與北美、東南亞并肩的三個華語電視中心之一,并且出現了衛(wèi)星電視。
在歐洲華語頻道最權威和最有影響的,當屬中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1992年10月在法國落戶,通過衛(wèi)星直播可供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直接收看,隨后逐步與各國有線電視合作,入戶到海外華人家中,增強了華人的親近感和參與性,成為歐洲華人了解中華文化,了解中國形勢的主流頻道。
1993年1月,香港商人徐展堂出資創(chuàng)辦的以倫敦為基地的“歐洲東方衛(wèi)星電視”(CNE)啟播。該節(jié)目重視娛樂性、服務性和新聞性,將中國電視節(jié)目重新包裝,強調海外華人事件動態(tài)。該臺采用新的合作模式,中央電視臺向其提供“新聞聯(lián)播”和“英語新聞”等節(jié)目。1999年8月,總部在香港的“鳳凰衛(wèi)視”收購了“歐洲東方衛(wèi)星電視”,以“鳳凰衛(wèi)視歐洲臺”的臺名正式在倫敦開播。
1994年3月,以倫敦為基地的歐洲第二家華語衛(wèi)星電視臺“時代華人電視”啟播,該電視臺由香港無線衛(wèi)星臺創(chuàng)立,主要是轉播香港無線的節(jié)目。1997年3月,改名為“無線衛(wèi)星臺”,2003年被TVB收購。
2005年7月14日,歐洲華人網絡電視臺在奧地利維也納開播。2006年,集合了5個中央電視臺頻道、7個地方衛(wèi)視和2個鳳凰臺頻道的中國電視節(jié)目長城(歐洲)平臺在法國正式開播。2011年1月,西班牙歐洲華文電視臺(EZTV)開播。
2009年5月,中國溫州商人葉茂西旗下的西京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收購了英國本土普羅派樂的電視臺(PROPELLER),它由英國格林斯比研究所附屬公司圖像頻道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創(chuàng)辦,通過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衛(wèi)星平臺傳送,最早在英國約克郡播放,后來在歐洲數十個國家落地。
此外,其他強勢的華語電視頻道紛紛落戶歐洲各大城市。還有傳訊電視、臺灣宏觀頻道。這幾家華語電視頻道各有優(yōu)勢、各有弱點,再加上歐洲華人過于分散,主要受眾限于第一代移民等造成的市場規(guī)模限制,使歐洲華語電視頻道競爭越發(fā)激烈。華人創(chuàng)辦或經營電視臺的目標受眾定位日益拓展,不再局限于使用華語的華人受眾,開始轉向非華語受眾,包括習慣于外語交流的華裔后代。隨著中國大陸電視制作水平的提升,海外華語電視轉播或購買中國內地的電視節(jié)目明顯提升。
20世紀90年代,大陸歐洲移民潮適逢網絡興起,歐洲發(fā)達的網絡技術被歐華媒體迅即應用,開始了網絡信息時代。
網絡發(fā)展初期是電子版的崛起。初期較有影響力的電子版或網站有:成立于1994年10月的柏林《華德通訊電子月刊》;1995年5月的奧地利《奧中資訊網》;1995年1月的丹麥《美人魚》雙月刊電子版;1999年2月的法國《歐中網》;此外法國《歐洲商報》的電子版設在歐華綜覽,一個內容豐富詳盡且提供讀者網友互動機會的大型信息性和服務性網站;等等。
新世紀以來,許多歐華印刷媒體開始張貼網頁,甚至獨立興建網站。諸如:德國《歐洲商旅報》、匈牙利《世界華人名人錄》、德國《歐覽》、希臘《歐洲聯(lián)合周報》、意大利《歐聯(lián)時報》、奧地利歐維網等?!队⒅袝r報》在全歐華文媒體中,率先實現在線閱讀,也曾在報紙版內容之外轉發(fā)其他媒體新聞。歐洲時報傳媒集團旗下的歐洲時報網,于2000年開通,是歐洲最早起步的中文網站之一,致力于打造歐洲權威中文信息服務網站。2006年3月開放的俄新網,是俄羅斯第一家中文俄羅斯電子媒體。而《歐洲聯(lián)合周報》網站,以圖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展現,簡潔大方,并有法國、奧地利、匈牙利、葡萄牙、希臘、塞維利亞、羅馬尼亞、西班牙、波蘭等不同版本。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漸融合化,21世紀10年代末,媒介融合成為明顯趨勢?!度A聞周刊》(2010年)網站不僅提供受眾全部電子版內容,而且還設置留言評論、投票的空間,并提供在Facebook、Twitter或微博等社交媒體或自媒體上轉發(fā)評論的可能。2009年4月歐洲時報網全新改版,添加了“巴黎演播室”等視頻、論壇節(jié)目,著力打造動感網絡媒體新形象。2011年該網又正式登陸蘋果手機,開通了手機版。
目前,社交類網站和專業(yè)媒介類網站紛紛出現,視頻網站也趨熱。諸如歐洲金融網(2010年)自稱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中文財經金融網站。還有各類論壇、門戶、社區(qū)等社交網站與新聞傳播同時出現,諸如俄羅斯的華人論壇(2009年6月,富有俄羅斯地域特色的華人便民平臺)、奧地利“朋友網”、2008年注冊的“傾力打造歐洲華人自己的門戶網站的”歐維網。2010年10月,具有15年發(fā)展歷程的意大利《歐華聯(lián)合時報》決定將發(fā)展的重點轉向網絡和網絡電視,并宣布歐華網絡電視開通。報社在繼續(xù)出版紙質報紙的同時,將發(fā)展重點轉向與中國溫州市和青田縣廣播電視中心合作精心打造歐華傳媒網——歐華網絡電視。
截至目前,全歐44個國家大多都已建立了華人華文網站,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應該超過300家。其中一部分已經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全球華文網站排名居前的有蘋果論壇(英)、留園網(英)、新歐洲(法)、開元網(德)、歐洲時報(法)、英華園(英)、人在德國(德)、家中國(德)、網濟濟(俄)、Kina(歐)、意國藍天(意)、德國天空(德)、萊比錫中文網(德)等。
歐洲的網絡華文媒體起步雖早,但總的來說,發(fā)展較為遲緩,遠遠不及北美澳日等華人眾多的地區(qū),即便歐洲范圍內也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英法德實力最強,并且主要聚集于少數最發(fā)達城市。盡管現有的華文平面媒體大都開辦了自己的網站,但內容大多是平面版的在線化。由于財力人力不足,很多網站都存在內容更新慢、影響力弱的問題,難以與“BBC中文網”以及“《金融時報》中文網”等全球主流媒體的華文版抗衡。
網絡的出現和普及,推動歐華傳媒迅速進入全球華文融合協(xié)作階段。不僅在媒介技術方面實現著融合,而且無論媒介傳播者、受傳者、工具、渠道還是內容形式,都全方位地跨越空間界限實現全球合作聯(lián)動。
全球信息一體化,母國華文網絡本身就已經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影響范圍,歐洲華文網絡必須尋找更適合自身的存在空間。各類社區(qū)論壇紛紛建立,主要目的是讓留學生、第一代移民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關于大陸港臺等主流華文信息往往直接拼貼或托管在外。歐華傳媒重新分工,分擔的是本地異域信息的傳播與溝通功能。不僅服務于本地華人,更服務于全球商旅流動。旅游者提前上網查詢翻譯酒店和當地注意事項和著名景觀,找到華人旅店食物。商業(yè)人士無需出門,直接就可以借助網站尋找信息和溝通交流。自媒體和社交媒體的發(fā)達,翻譯工具的進步,也使得現今的歐華媒介的受眾范圍遠遠超越歐洲本土,分布世界各地。
為適應全球變平的趨勢,歐華傳媒選擇了最有前途的協(xié)作化模式。地域越來越廣,規(guī)模越來越大,而且組織和論壇方面的成績非常顯著。歐洲華文傳媒協(xié)會會員由1997年的歐洲8個國家16家華文報刊,發(fā)展到今天超過25個國家60多家傳媒,包括報紙、電視臺、網站、雜志、廣播電臺和出版社等新聞機構?!暗谑畬脷W洲華文傳媒研討會”2012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出席者包括歐洲25個國家以及中國大陸、香港的近百家華文媒體負責人、新聞學研究學者。媒體與會代表就歐洲華文媒體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現狀以及生存和發(fā)展,歐洲華文媒體如何促進此間華人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更好地發(fā)揮促進中歐友好的橋梁紐帶作用,歐洲華文媒體之間如何加強合作和交流,歐洲華文媒體如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中國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中,推動和促進中歐文化關系的深入發(fā)展發(fā)揮獨特作用等議題展開研討活動。
由于全球華文媒介的重要影響力,大陸港臺等主流華文圈對其日益重視,交互日益密切。歐華媒體時常被邀請參加各類集體采訪交流活動。諸如,“文化中國——2011年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活動,包括歐洲華文媒體在內的記者團采訪參觀了新疆、黑龍江、福建等地。2011年6月“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則是由杭州市辦了第9屆的活動。2010年10月26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在荷蘭古城代爾夫特舉行第六屆香港文匯報國際合作研討會。會議一致認為,華文媒體應多嘗試“中國故事國際表達”,根據所在地的國情和受眾接受習慣進行資訊整合,讓海外讀者更及時、客觀、全面地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更有兩年一度的世界華文傳媒大會,由中新社組織,歐洲華媒會員逐年增加。
世界華文傳媒協(xié)作化形式,在21世紀10年代更進一步演繹為具體合辦專刊和創(chuàng)辦報刊的務實之路。他們紛紛與實力雄厚的媒體或組織展開多種多樣的合作,創(chuàng)造出“海外版”“報中報”等新形式,還與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展開多樣合作關系。歐華報紙與內地各省份地區(qū)展開合作,開辟有“廣東專版”“廣東省僑辦專版”(德國《歐洲聯(lián)合周報》與廣東省僑辦合作2005年)、《魅力安徽》專版(法國《歐洲時報》與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合辦2005年);“中國南京”(巴黎《歐洲時報》、南京市政府新聞辦與中國新聞社江蘇分社合作2006年)等。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的主流媒體在歐洲華文報紙上開設版面。而且,不少地、市及縣(市、區(qū))也相繼開設地方專版,如著名僑鄉(xiāng)溫州市、青田縣等等。此外,歐華傳媒接受大陸供版越發(fā)豐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新社奧運版、新民晚報海外版、浙江日報海外版、今晚報海外版、知音海外版等等的合作對象和提供版面越發(fā)多樣廣泛。2010年,天津《今晚報》就與《歐洲聯(lián)合周報》達成了第18個合作板塊的《今晚報·奧地利版》的建設。而《歐洲時報》則從2005年2月開始,在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多個國家與當地華媒協(xié)作,同期出版國別版,同時與《新民晚報》等主流傳媒合作,每期幾十個版面。發(fā)展迅猛,現已在歐洲各國建立23家,2011年又進一步拓展到英國和德國,分別在倫敦和法蘭克福建立新的分支機構。
從歷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出,歐華報刊最初由外國人創(chuàng)辦面向大陸商埠,最終由華人自理服務華人移民自身;華語廣電也最初由移居國主辦目的為宣傳引導,逐漸轉向華人民間自辦圖謀事業(yè)發(fā)展;網絡媒介時代則從單一弱小的電子版逐漸豐富多樣,視頻化、社區(qū)化、多媒體化,無論傳播者與受傳者都由歐洲當地逐漸擴展為全球華人,并創(chuàng)造性地征服環(huán)境,將自身從邊緣化存在奮力提升為全球融合協(xié)作聯(lián)動的新型主流化媒介生態(tài)的一部分。由此,自19世紀中葉濫觴,由印刷媒介階段、電子媒介階段、再到全球協(xié)作時代,歐華傳媒漸漸成為全球新一個華文信息傳播中心。
蕭良:《歐洲華文傳媒的現狀》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2003年6月2日。
趙玉明:《海外華語廣播電視的現狀與未來》,《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年第3期。
2011年《世界華文傳媒年鑒》,中國新聞社2011年版。
顧玉龍:《歐洲華語電視頻道競爭激烈》,《電視研究》2000年第4期。
①邱建章:《論清代海外華文報刊的社會功能及特點》,《河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②黃瑚、范書杰:《新發(fā)現的歐洲第一份華文報刊〈飛龍報篇〉考》,《新聞大學》2004年第1期。
③孫興盛:《歐洲華文報刊世紀談》,《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4期。
④黃煜:《當代歐洲地區(qū)華文報刊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1995年4期。
⑤李宇:《海外華語電視發(fā)展特點及展望》,《傳媒》2011年9月。
⑥比如:“戰(zhàn)斗在法國”、“人在意大利”、“愛爾蘭華人網”、“西班牙華人網”、“瑞士華人網”、“葡萄牙華人網”、“荷蘭和比利時華人網”、“冰島華人網”、“丹麥華人網”、“挪威華人網”、“瑞典華人網”、“芬蘭華人網”、“波蘭華人資訊”、“白俄羅斯華人網”、“烏克蘭華人網”、“斯洛伐克華人網(新站)”、“捷克華人網(捷華)”、“羅馬尼亞華人網”、“匈牙利華人網”、“奧地利華人網(朋友)”、“希臘華人網”、“俄羅斯華人網”,等等。
⑦中國新聞網2012年08月24日《第10屆歐洲華文傳媒協(xié)會研討會在維也納舉行》http://www.chinanews.com/hr/2012/08-24/41313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