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港
關(guān)于“鋪”的地名密碼
文/張 港
趙本山的家鄉(xiāng)—鐵嶺那兒的人,初次與人見面常問:“你是哪鋪子的?”賀敬之的《回延安》中有“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二十里鋪送過柳林鋪迎”的詩句……我國帶“鋪”字的地名隨處可見,如十八里鋪、二十里鋪。有的人誤以為這個“鋪”的意思就是店鋪的“鋪”,其實,這個“鋪”跟店鋪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而是古代郵遞制度留下的印跡。
我國的郵遞制度在周代就有了,但主要是傳遞國家、軍隊的消息。秦代實行“車同軌”,驛傳有所發(fā)展,驛道上大約每十里設(shè)一亭,亭有亭長。唐代以后,驛傳鼎盛,唐律規(guī)定了驛使的級別、驛傳憑證、乘傳速度。到了宋代,驛傳機構(gòu)稱為“急腳馬遞鋪”,簡稱“急遞鋪”或“鋪”。遞送文書分為步遞、馬遞、急腳遞、水遞四種。軍情急件交急腳遞,其余分緩急程度交步遞、馬遞或水遞。遞鋪距離不等,長的二十五里,短的十里。到了元朝,遞鋪兼管政府公文投遞,并成為常設(shè)部門。
明朝時,鋪遞已經(jīng)在全國確立了。明朝人葉子奇著的《草木子》卷三記:“傳命,陸有馬站,水有水站。州縣凡十里立一鋪。大事則遣使馳驛,起船馬有札子。小事文書以鋪兵傳送。”可見鋪的設(shè)立是十里一鋪。三十里鋪,并不是鋪與鋪之間有三十里的距離,而是從某州縣所在地算起的第三個鋪。也有的是在地名后加上“鋪”,如張家鋪、清河鋪。
到了19世紀(jì)末,隨著鐵路、公路的建設(shè),西方現(xiàn)代郵政制度傳入我國,鋪遞驛站被廢除,鋪遞制度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關(guān)于“鋪”的地名卻保留了下來。
關(guān)于“鋪”的地名多數(shù)是在北方,南方則不多。這是因為鋪遞屬于陸地傳郵方式,而南方水網(wǎng)密集,遞送多用船,所以鋪遞較少。后來,有的地方將“鋪”寫成了“堡”,但是讀音多數(shù)是“pù”,一般不讀“bǎo”。
(劉旺金摘自廣西人民出版社《172個被誤讀的史事真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