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神魔小說《西游記》中的冥界考略

2013-11-08 03:11:34王映予
圖書與情報 2013年5期
關(guān)鍵詞:冥界目連太宗

王映予

(蘭州大學(xué)敦煌學(xué)研究所 甘肅蘭州 730000)

眾所周知,明代神魔小說《西游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zhèn)鬼·唐太宗地府還魂》故事源于敦煌寫卷S.2630《唐太宗入冥記》,以往的研究多著眼于此故事情節(jié)之演變,而對《西游記》中冥界之淵源較少關(guān)注。本文以敦煌文獻為中心,并鉤沉相關(guān)傳世文獻,對《西游記》中的冥界進行剖析,分析其淵源和演進,以期對《西游記》成書過程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 從《唐太宗入冥記》到《西游記》

唐太宗入冥故事梗概見于張鷟《朝野僉載》,涉及冥界僅有“太宗入見,冥官問六月四日事,即令還”兩句。敦煌所出S.2630《唐太宗入冥記》寫本殘,惟冥界審判一節(jié)較完整,故得見其冥間大致面貌。

此故事講述太宗由通事舍人唱名,遂被使人領(lǐng)至閻羅王處設(shè)拜,因太宗拒拜閻羅王,閻羅王 “羞見地獄”,便安排判官崔子玉推勘。使人領(lǐng)太宗至判官院,太宗拿出李乾(淳)風(fēng)書信遞與崔子玉,崔子玉對太宗說明入冥緣由,是因為建成與元吉在冥間 “頻通款狀,苦請追取陛下□□(對直)”,故追太宗到冥間對質(zhì),期間六曹官入見太宗。善童子查得“太宗并無善事,亦不書寫經(jīng)像”,又查得太宗曾“天下大赦,三度曲恩”,判放了36553人,并就此事詢問了功德使。崔子玉命六曹官送上太宗文簿,上有太宗命祿,言“皇帝命祿歸盡”,崔子玉遂再為添加十年命祿,以“殺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宮”為問頭,替自己在陽世求得一高官,以“大圣滅族興國”作答,替太宗終結(jié)了這樁冥訴,蕭登福、卞孝萱、程毅中均認為此文的年代大概在武周時期。

從《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到元末明初楊景賢《西游記》雜劇,尚無太宗入冥的故事,直到世德堂本《西游記》的出現(xiàn),太宗入冥才作為重要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世德堂本《西游記》刻于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是現(xiàn)存最完整的,也是最早的百回本。作為《西游記》中天上、人間、地下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冥界在取經(jīng)故事的發(fā)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zhèn)鬼·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法門》、第十八回《觀音院唐僧脫難·高老莊大圣除魔》、第二十一回《護法設(shè)莊留大圣·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蜇·圣顯幽魂救本原》等均涉及冥界,其中孫悟空大鬧冥界、真假猴王闖冥府、寇員外冥界還魂等故事均為《西游記》中精彩之筆。

《西游記》對冥界的描述以第十回最為詳盡、完整,講涇河龍王在冥間告太宗“許救反誅”,冥間秦廣王遂遣鬼使勾太宗入冥對質(zhì)。唐太宗初到冥間便有酆都判官崔玨來迎接,太宗遂將故人魏征書信遞與崔玨,這時一對青衣童子來請?zhí)?,進入一城,是為“幽冥地府鬼門關(guān)”,途中遇見李淵、李建成、李元吉,建成、元吉前來索命,被鬼使喝退。在森羅寶殿,見到十代閻君,分別是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太宗與秦廣王說明緣由之后,秦廣王命崔判官取生死簿,欲查看太宗陽壽天祿,崔玨私改文簿,加注了二十年陽壽,后十閻王遂差朱太尉、崔判官二人送太宗還魂。朱太尉、崔判官二人帶太宗巡游地府,過背陰山,看十八層地獄,至奈河,橋梁使者來迎,太宗過金橋,旁邊還有銀橋、奈河橋,過了血盆苦界,來到枉死城,見到“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鬼魂”來攔太宗,太宗借相良十三庫金銀散與這些餓鬼,許以“水陸法會”,方才得過,遂到“六道輪回”之所,返回陽世。

在具體細節(jié)上,二者之間相似點頗多。在《入冥記》殘卷開頭,唐太宗說“憶德(得)武德三年至伍年,收六十四□□(目之)日,朕自親征,無陣不經(jīng),無陣不歷,殺人數(shù)廣。昔日□□,今受罪由(猶)自未了,朕即如何歸得生路?”而在《西游記》中唐太宗到了枉死城之后,有“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鬼魂”前來攔阻,在情節(jié)上頗為相似;《入冥記》中判官崔子玉在《西游記》中變異為“鄷都掌案判官崔玨”;《入冥記》中是李乾風(fēng)寫書信給崔子玉,《西游記》中變異為魏征寫書信給崔玨;《入冥記》中崔子玉在冥間太宗文簿命祿上添注十年,《西游記》中崔玨在生死簿上添注二十年,可知冥間判官、生死簿、冥判等要素在幾百年的傳播中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

二 《目連變文》、《閻羅王授記經(jīng)》等文獻與《西游記》

《西游記》中冥界 “十王”、地獄、奈河(橋)等,《入冥記》中均無,應(yīng)是唐太宗入冥故事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又有所吸收、融合演變的結(jié)果。

敦煌所出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并圖一卷并序》(以下簡稱《目連變文》)和《閻羅王授記經(jīng)》、宋《玉歷寶鈔》、明代《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以下簡稱《目連戲文》)等作品中的冥界書寫,對考察《西游記》冥界來源具有重要文獻價值。

敦煌寫本S.2614等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并圖一卷并序》(原題)敘述了目連冥間救母之歷程,對冥間之神靈、冥判、地獄描寫甚為全面,其中有明確抄寫年代的為貞明七年(921年)S.2614寫卷。唐孟棨《本事詩》中載:“詩人張祜,未嘗識白公,白公刺蘇州,祜始來謁。才見白,白曰:‘久欽籍,嘗記得君款頭詩?!镢等辉唬骸崛撕嗡^?’白曰:‘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非款頭何耶?’張頓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嘗記得舍人 《目連變》?!自唬骸我??’祜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非《目連變》何也?’遂與歡宴竟日?!北眻D盈字七十六號《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卷末有“寫盡此《目連變》一卷”之語,可知《本事詩》中“《目連變》”顯系《目連變文》簡稱,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在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則敦煌寫本《目連變文》至遲應(yīng)形成于825年前。《目連變文》中對冥間地獄的描寫濃墨重彩,意在宣揚地獄之果報,與《西游記》中對地獄的敘述有異曲同工之妙。

敦煌寫本《閻羅王授記經(jīng)》系偽經(jīng),又名《佛說十王經(jīng)》,抄本甚多,抄寫年代最早的為開平二年(908年)S.4530 寫卷。 此經(jīng)敘述“亡人”從一七到七七、百天、一周年、三周年依次經(jīng)過冥間十王的審判,對冥界敘述頗為完整。 此經(jīng)的年代,蕭登福和太史文認為出現(xiàn)于初盛唐時期,而塚本善隆、杜斗城、張總等則認出現(xiàn)于晚唐或唐末,后說當(dāng)是?!堕惲_王授記經(jīng)》是最早記載“十王”的文獻,是《西游記》中冥界十王的源頭。

善書《玉歷至寶鈔》系承《閻羅王授記經(jīng)》而來,《藏外道書》中收光緒十六年刻本(1890年)《玉歷至寶鈔》,書中所附《李宗敏考核玉歷志》言:“《玉歷》一書,受自道人淡癡,而勿迷弟子傳之者也。乾隆辛巳,敏客居江右見之,系宋版舊本二十三張”,文末有“大宋紹圣五年(1098年)勿迷抄錄勸世”之題記,則《玉立至寶鈔》至遲當(dāng)成書于紹圣五年。此書在宋代撰寫核心部分共計二十三張后,在流傳過程中當(dāng)又有所損益,故不是成于一人一時之手,此書的冥界組織更加接近《西游記》,對冥界十王地獄敘述完整、清晰,在十王之外,又加入了玉皇大帝和觀音菩薩,冥界體系更加完整。

《目連戲》自北宋時就已搬演,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載“構(gòu)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朱恒夫認為,宋雜劇《目連救母》的情節(jié)內(nèi)容基本上等同于變文的內(nèi)容,知此戲與變文甚有淵源。明鄭之珍將明中葉以來廣為流傳的目連戲匯集整理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刊行于萬歷壬午年(1582年),在當(dāng)時發(fā)生了很大影響,戲文對劉氏在冥界遭遇描寫得十分詳盡、完整,可視為明代中葉以來的冥界面貌,是說唱藝術(shù)的杰作,對以十王地獄為核心的冥界觀念及其信仰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述文獻,對冥間王者、冥判、地獄均有十分詳盡的敘述,除《目連變文》外,其他文獻中都對冥間十王及其名號有所交代,其名稱、次序基本一致,表明了這一信仰傳播的穩(wěn)定性,是明清以來地獄類善書的雛形。從《唐太宗入冥記》到《目連變文》、《閻羅王授記經(jīng)》、《玉歷至寶鈔》,再到《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西游記》,冥界的發(fā)展演變脈絡(luò)清晰可見。

為了分析論述的方便,現(xiàn)將上述文獻中的冥界列表整理為表 1、表 2:

表1 文獻中的冥界

表2 文獻中的冥王名稱及其排序

從表1、2看,從《唐太宗入冥記》到《西游記》,冥界演進之軌跡還是較為清晰:

其一,從時空觀念和人物形象來看,神魔小說《西游記》中的宇宙觀是天界、人間、地府,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頗為相似。孫悟空上至天宮,下至冥界的行動又和目連救母故事中目連上天入地的形象極為相似,二者之間顯然具有明顯的傳承關(guān)系。

其二,從文獻中的記載和石窟遺跡來看,地藏十王信仰一直延續(xù)到宋代。《佛祖統(tǒng)紀(jì)》卷四十五云:“永叔初登政府,苦于多病。嘗夢至一所,見十人冠冕列坐。一人曰:‘參政安得至此?’永叔問曰:‘公等非釋氏所謂冥府十王乎? ’曰:‘然’。 ”其事未必實有,但也說明十王之說在北宋時已廣為流傳。大足石刻中的253、117窟(五代)、泗州普照王寺(1072年)、石篆山 9窟(1096年)、寶頂山 20龕(1159年)等,均有創(chuàng)作于五代至南宋的地藏十王圖像,其依據(jù)即為敦煌本《佛說十王經(jīng)》。如此看來,《西游記》中的冥界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中對地獄的稱呼盡管受到了道教“九幽地獄”的影響,但其中對冥間的描寫顯系來自佛教十王之說。《西游記》中寫及冥界“十王”的情節(jié)較多,如一節(jié)寫孫悟空酒醉之后入冥:

只見那美猴王睡里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幽冥界”。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羅王所居,何為到此?”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lǐng)批,勾你來也?!薄诺媚鞘ね跫闭聛砜?;見他相貌兇惡,即排下班次,應(yīng)聲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認不得我,怎么差人來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焙锿醯溃骸拔冶臼腔ü剿煻刺焐ト藢O悟空,你等是甚么官位?”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陰間天子十代冥王?!蔽蚩盏溃骸翱靾竺麃?,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薄醯溃骸吧舷上⑴?,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錯走了也? ”

在這段故事中,除去十王之外,冥吏勾人情節(jié)與《黃仕強傳》、《懺悔滅罪金光明經(jīng)冥報傳》非常相似,知此類信仰早在唐五代時期在民間廣為流傳。

另一節(jié)是《西游記》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唐僧對烏雞國國王說:“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變作你的模樣,侵占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識,后妃不能曉,只有你死得明白;你何不在陰司閻王處具告,把你的屈情申訴,申訴?!眹趸卮鸬溃骸八纳裢◤V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也提及了十王。

從表2看,在《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中已初具規(guī)模,而在敦煌本《佛說十王經(jīng)》中定型的冥間十王依次是:秦廣王、宋帝王、初江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轉(zhuǎn)輪王。《西游記》中秦廣王、閻羅王、轉(zhuǎn)輪王的次序與《佛說十王經(jīng)》中諸王的次序相同,只不過在《西游記》中,把“五官王”寫作“仵官王”,把“五道轉(zhuǎn)輪王”寫作“轉(zhuǎn)輪王”,可以說是十王信仰在宋以后影響的遺存?!段饔斡洝饭适率墙?jīng)過長期的流傳和許多人的創(chuàng)作,最后由吳承恩再創(chuàng)作之后寫定的,在流傳的過程中受到“十王”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

《西游記》里,還出現(xiàn)了“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的形象。第九十七回《金酬外護遭魔蜇,圣顯幽魂救本原》中說他住在“翠云宮”,統(tǒng)領(lǐng)著冥間十王,這種結(jié)構(gòu)在《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至敦煌本《佛說十王經(jīng)》時即已定型。

其三,《西游記》中冥間“奈河”及奈河橋的來源。表1說明,自從“奈河”出現(xiàn)在《目連變文》中后,在《閻羅王授記經(jīng)》、《玉歷至寶鈔》和《目連戲文》中均有對奈河及奈河橋的記載,并且奈河上的橋梁不止一所,還有金橋、銀橋等,而對“罪人”過奈河的情景描述,在《目連變文》、《閻羅王授記經(jīng)》、《目連戲文》、《西游記》中非常相似,均描繪為“罪人”在過奈河前脫衣掛于樹上,“罪人”在牛頭馬面的驅(qū)趕之下渡過奈河。

三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西游記》冥界是以敦煌寫卷《唐太宗入冥記》為核心,又受到了變文、偽經(jīng)以及善書、戲文等的影響,特別是《目連變文》、《目連戲文》等講唱文學(xué)對《西游記》冥界的影響值得關(guān)注。《西游記》中冥界諸元素在《目連變文》中均已出現(xiàn),而《目連戲文》中的“橋梁刺史“、“鬼門關(guān)”、“金橋”、“銀橋”、“奈河橋” 以及一十八重地獄之說,均見于《西游記》,顯示了二者之間的某種關(guān)聯(lián),故《西游記》的成書受到敦煌所見文獻和十王地獄信仰的影響是可以肯定的。朱恒夫早就指出了目連變文、目連戲?qū)Α段饔斡洝返挠绊懀疚膶Α段饔斡洝汾そ缭戳鞯奶骄恳矎牧硪唤嵌茸C實了這一點。

[1]張鷟.朝野僉載[M].北京:中華書局,1979:148—149.

[2]蕭登福.敦煌寫卷《唐太宗入冥記》之撰寫年代及其影響[A].鄭阿財,顏廷亮,伏俊連.中國敦煌學(xué)百年文庫·文學(xué)卷[Z].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0:273—301.

[3]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記》與“玄武門”之變[J].敦煌學(xué)輯刊,2000,(2).

[4]程毅中.唐代小說史[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3:99.

[5]程毅中,程有慶.《西游記》版本探索[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7,(3).

[6]孟棨.本事詩[A].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52.

[7]張總.《閻羅王授記經(jīng)》綴補研考[A].敦煌吐魯番研究(第 5 卷)[C].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81—116.

[8]蕭登福.道佛十王地獄說[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595.

[9]Stephen F.Teiser.The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urt in Me dieval Chinese Buddhism[M].Honolulu Hawaii:Univer sity of Hawaii Press,1994:49.

[10]塚本善隆.引路菩薩信仰と地藏十王信仰[A].塚本善隆著作集[C].東京:大東出版社,1975.

[11]杜斗城.敦煌本《佛說十王經(jīng)》校錄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146.

[12]張總.地藏菩薩信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4.

[13]藏外道書:12 冊[Z].成都:巴蜀書社,1994:803.

[14]段玉明.《玉歷至寶鈔》,究系誰家之善書? [J].宗教學(xué)研究,2004,(2):36-43.

[15]孟元老.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212.

[16][18][23]朱恒夫.目連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3:36,72—89,246—249.

[17]鄭之珍.朱萬曙校點.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M].合肥:黃山書社,2005.

[19]大正藏:49 冊[Z].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414.

[20]羅世平.地藏十王圖像的遺存及其信仰[A].唐研究(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396.

[21][22]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39,473.

猜你喜歡
冥界目連太宗
歲月有大愛
心聲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38
試論御伽草子《目連草子》對漢文學(xué)的接受
一只羊
都市(2021年1期)2021-11-11 11:23:59
從理據(jù)出發(fā)展開高品質(zhì)評價——以《諫太宗十思疏》為例走進文言文深處
肱骨良臣魏玄成
中國目連戲展演
——弋陽腔藝術(shù)保護中心演出
影劇新作(2018年3期)2018-10-30 07:11:54
佛教傳入后中土冥界觀演變研究
太宗納諫
文化遺產(chǎn) 紹興目連戲
浙江檔案(2016年6期)2016-05-16 11:53:56
唐代冥界題材文學(xué)研究之開拓——讀邵穎濤《冥界與唐代敘事文學(xué)研究》
曲靖市| 固始县| 永寿县| 崇文区| 察哈| 蒙自县| 弋阳县| 肥乡县| 遂平县| 定襄县| 民县| 镇雄县| 青田县| 翁源县| 清新县| 长宁县| 西宁市| 西乌| 色达县| 翁源县| 桐乡市| 涿州市| 云龙县| 绥化市| 哈巴河县| 孝义市| 澄城县| 长丰县| 桐梓县| 安达市| 阳西县| 镶黄旗| 漳浦县| 安仁县| 南郑县| 正定县| 修水县| 平顶山市| 枣庄市| 宜都市|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