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杰 申 陽 唐朝暉 江擁軍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湖南 永州 425000
直腸癌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其發(fā)病率逐年增加[1]。相關研究表明,約40%的直腸癌患者死于腫瘤轉移,其中肝臟是最主要的轉移部位。外科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術后的復發(fā)和轉移[2,3]。我院通過對50例術后發(fā)生肝轉移患者與50例未發(fā)生肝轉移患者進行分析,找出影響轉移的因素,為此類病例術后治療的制定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被選中的100例進行過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中,均滿足下列條件[4,5]:①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及病理資料,且術后隨訪率100%;②術前無腫瘤相關并發(fā)癥及肝臟轉移;③術前未接受放化療;④無家族性息肉病及炎癥性腸病惡變病例;⑤術后3個月內未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或死亡的情況。所有病例均通過病理診斷、術中探查、CT、B超、X線造影作為肝轉移診斷參考。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為25~83歲,平均年齡為 (45±2.4)歲。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27~78歲,平均年齡為(51±3.4)歲。
1.2 方法 分別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檢驗。單因素檢驗中,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將實驗組與對照組中的觀察指標進行組間分析,根據(jù)P值的大小,即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初步判定哪些指標對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有影響。然后,將選出的指標進行多因素檢驗,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再進行差異性分析,從而判斷出哪個指標對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影響顯著。
1.3 觀察指標 通過隨訪,建立病人資料庫,根據(jù)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情況,找到可能影響直腸癌術后發(fā)生肝臟轉移的11個因素,即觀察指標,分別是性別、年齡、腫瘤直徑(是否大于5cm)、病理分化程度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Dukes分期 (A期、B期、C期)、組織學類型 (腺癌、粘液腺癌、其他)、淋巴結轉移情況 (是否發(fā)生轉移)、術后化療 (是否化療)、TNM分期 (I期、II期、III期)、腸壁浸潤深度 (粘膜、肌層、漿膜、漿膜外)、腸梗阻 (是否發(fā)生)。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于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配對樣本T檢驗和Logistic回歸模型中,均以a=0.05為標準,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檢驗結果 根據(jù)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指標,即影響因素,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得出檢驗結果P值。其中,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而腫瘤直徑、病理分化程度、組織學類型、術后化療、TNM分期、腸壁浸潤深度、腸阻梗P>0.05,不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單因素檢驗結果
2.2 多因素分析檢驗結果 根據(jù)單因素分析的結果,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對直腸癌根治術后發(fā)生肝轉移有影響。接著,將二者進行多因素分析,得出檢驗結果同樣均是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表2 多因素檢驗結果
直腸癌指的是位于齒狀線至乙狀結腸交界處間的癌,極易出現(xiàn)在消化道[6]。在我國大腸癌中,直腸癌占60% ~70%。外科手術作為結直腸癌治療的主要手段[2],其術后病發(fā)率與死亡率卻依舊很高,但術后發(fā)生腫瘤轉移是影響術后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7]。而肝臟是結直腸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器官,肝轉移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轉移與性別、年齡、腫瘤直徑、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情況、術后化療、TNM分期、腸壁浸潤深度、腸梗阻密切相關;腫瘤病理組織學類型及分化程度在轉移中也有重要的關系,分化程度低的,腸壁侵犯深,在行直腸癌根治術的同時,應考慮擴大清掃淋巴結范圍[8],以達到減少術后復發(fā)的機會。因此,確定術后腫瘤轉移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直腸癌根治術后的輔助化療治療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進行術后早期輔助化療對改善直腸癌病人的治療情況以及提高總生存率十分重要。
本研究顯示,眾多影響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的因素中,Dukes分期和淋巴結轉移記錄的數(shù)據(jù)有顯著性差異 (P<0.05),性別、年齡、腫瘤直徑、病理分化程度、組織學類型、術后化療、TNM分期、腸壁浸潤深度、是否存在腸梗阻無顯著性差異 (P>0.05)。
綜上所述,Dukes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情況是影響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術后對這兩種因素的有效控制,對預防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1]郭志祥,王鋒,謝錫駒.結直腸癌伴肝轉移的治療[J].江蘇醫(yī)藥,2011,(24):3004-3005.
[2]畢新宇,李聰,閻濤,蔡建強.結直腸癌肝轉移手術治療123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2):133-135.
[3]傅傳剛,高顯華.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J].上海醫(yī)學,2011,(11):812-815.
[4]王科偉,范海銀,孔凡民,董明.結直腸癌肝轉移的預后因素[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29):3088-3093.
[5]王健余強.結直腸癌肝轉移的危險因素分析138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18):1690-1693.
[6]童宗培,周其林.直腸癌45例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0,8(1):11-13.
[7]高志慧.直腸癌前切除術的術后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10):1135-1136.
[8]崔華娟.Ⅰ期結直腸癌淋巴血管侵犯的免疫組化分析:與預后及淋巴結微轉移之間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6):64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