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良輝,趙風華,施維成
(常州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是在結構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房屋結構為對象,著眼于樓蓋、單層廠房和多層框架結構設計原理和方法進行教學。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學生而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運用理論知識正確進行房屋結構設計和綜合分析,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fā)能力。本課程內容與現行的設計規(guī)范和具體的工程實際密切相關,因此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一門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傳授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為主,這些知識都是以書本的形式呈現出來,對學生來說是間接的、抽象的,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在課程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在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識,積極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制作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多媒體課件,使計算圖形直觀生動,具有立體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講框架結構布置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入大量的工程實例并對其進行比較,同時插入一些施工現場的圖片及視頻資料,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與實際工程聯(lián)系起來,如,在講到混凝土樓蓋體系時,應結合教室內的梁、板、柱構件進行講解;在講到廠房結構和框架結構的組成時,為了讓學生對其有更清楚的認識,可以帶學生到現場實地參觀、講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結構模型講解,效果更為顯著,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結構模型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中各類結構構件的構造問題,是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尤其是鋼筋的構造和形式,以及各類鋼筋的位置和作用。雖然有施工實習,但是集中實習往往安排在本課程之后,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除了組織學生到施工現場參觀,還安排了課內實訓,讓學生利用模型材料,復制出課程中相關的構件模型,如圖2所示。學生通過參與模型的制作和相關資料的查閱,加深對各類結構構件的構造問題的理解。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重要內容是結構及構件設計。它所要解決的不僅是構件的承載力和變形計算問題,還包括結構方案、構件選型、材料選擇以及配筋構造等,學生不但要有較強的計算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
圖2 構件模型
在課程內容方面,應思路清楚、重點突出。本課程主要包括混凝土樓蓋、單層工業(yè)廠房、多層框架結構和砌體結構四大類結構體系的設計。不論哪種體系,都應讓學生清楚了解其“結構組成—結構布置—構件選型—材料選擇—計算簡圖—荷載計算—內力分析—內力組合—截面設計”的整個設計過程,抓住每一部分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如,單層廠房的難點在荷載計算和內力分析上;框架結構的難點在內力分析和內力組合上;砌體結構的難點在截面設計上,等等。對這些內容專門安排課堂練習與答疑時間,通過課堂練習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解決疑問,更好地與學生交流互動。同時,將課堂練習作為平時測驗和平時成績的考核指標,促進學生抓緊平時學習。通過課堂練習和答疑,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了較大的轉變。
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精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授單廠或框架結構體系時,讓學生在課外自行分組,觀察校內或周邊的各類建筑,了解其結構形式、結構布置,并進行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繪制出主要樓層的結構平面圖,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學生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考查,不僅發(fā)現了很多的細節(jié)構造,提出很多問題,激發(fā)了學生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訓練他們的計算機繪圖能力。圖3是學生繪制的某建筑的部分平面布置圖。
圖3 某建筑部分平面布置圖
此外,積極開辟第二課堂,聘請校外專家學者和設計院專家,舉辦建筑結構類的講座,讓學生更多了解結構專業(yè)的社會大環(huán)境以及學科前沿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些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知識進行結構設計,解決工程中所遇到的很多構造細節(jié)問題。
課程設計是學生將專業(yè)理論知識運用于工程實際的初始環(huán)節(jié),而學生對此是一片茫然,因此,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為此精心編制了一本《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指導書》,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每一步驟。設計的題目盡量做到一人一題,或者分小組進行。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指導應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工程設計與平時做習題解答不同,沒有唯一的解,即使是截面型式相同,設計結果的截面尺寸和截面布置、鋼筋配置也不是唯一的。設計過程一定要結合現行設計規(guī)范。規(guī)范是工程設計的依據,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規(guī)范公式和理論的講解,而在實際設計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規(guī)范、應用規(guī)范,為將來成為合格的工程師打下基礎。如,樓面活荷載取值,平時作業(yè)中都是直接提供給學生,而在課程設計中,只規(guī)定房屋的性質和用途,讓學生自己查閱《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確定荷載值,且每個學生的荷載取值都不同。通過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熟悉了規(guī)范,而且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掌握和運用規(guī)范。
畢業(yè)設計是在完成所有專業(yè)課程后進行的一項綜合訓練,一般是完成一棟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設計,這也是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綜合實際應用。因此在畢業(yè)設計中既要求保留傳統(tǒng)手算,同時也要求完成一定量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繪圖內容,進行兩種方法設計結果的比較。手算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綜合運用知識和培養(yǎng)基本技能,計算機設計可使學生達到與實際工程設計接軌,提高計算機及常用軟件的應用能力。實踐證明,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非常有益。
為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年舉辦建筑結構模型創(chuàng)新大賽,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比賽。比賽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6人,自由組合,并安排專業(yè)老師指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新型建筑結構模型,結構形式任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并將優(yōu)秀作品推薦參加江蘇省大學生結構創(chuàng)新大賽。圖4為選送參加“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綠城》。作品提出了基于生態(tài)與人文理念的南方城市高層綜合體的概念,采用“核心筒—空間組合桁架”的新型結構形式,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的高度集約化,創(chuàng)建了一種多層次的立體化開放空間,以解決城市的交通和土地資源緊張問題。
圖4 大學生結構創(chuàng)新作品《綠城》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實踐性的課程,必須采用課堂講授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程的理論知識。通過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激發(fā)學生專業(yè)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yè)規(guī)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2]邵永建,勞裕.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69 -71.
[3]周軍文,劉愛華,魯良輝.混凝土結構課程的教學實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5):94-96.
[4]李永梅,趙均.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課程的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85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