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馬麗梅
(寧夏第五人民醫(yī)院 753000)
梅毒(英文名稱:syphilis)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TP)引起的慢性、系統(tǒng)性性傳播疾病(VD,STD)。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性途徑傳播,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潛伏梅毒[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乙類防治管理的病種。TP隨血液循環(huán)播散,引發(fā)多部位損害和多樣病灶。侵犯皮膚、粘膜、骨骼、內(nèi)贓、心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TP可通過胎盤或臍靜脈傳給胎兒,形成以后所生嬰兒的先天梅毒。孕婦因發(fā)生小動脈炎導致胎盤組織壞死,造成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胎。為了掌握本地區(qū)高危人群的梅毒感染情況,協(xié)助臨床及疾控部門診斷、治療及預防,本文分析了近年來到本院就診的部分患者的梅毒感染(及既往感染)情況。
1.標本來源:2010年1月~2012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部分患者及健康體檢人員共計9256例。
2.試劑: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有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試劑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3.儀器:全自動酶標儀Labsystems,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chǎn)。RT-3000全自動洗板機,由深圳雷杜公司生產(chǎn)。
4.方法:試劑盒均在有效期內(nèi),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進行。ELISA結果用酶標儀測定光密度(OD值),以cut off值為界判斷結果。
1.在所有9256例被檢人員的血清學TP-ELISA檢測結果中,共檢出陽性標本168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71例,總的陽性率為1.81%,男性陽性率為2.41%,女性陽性率為1.35%。男女之間陽性率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在168例血清學TP-ELISA檢測陽性結果構成中,其中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2天。以18~65歲年齡段成年人為主,共計136例,占總數(shù)的80.92%,18歲以下6例,占3.57%,65歲以上的老年人26例,占15.47%,見表2。
表1 9256例抗-TP檢測結果
表2 168例抗-TP陽性患者年齡構成情況
梅毒是一種常見的性病,感染早期無明顯癥狀,也很難被察覺,后期梅毒就會慢慢擴散到全身,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其他器官發(fā)生病變,而且,TP可通過胎盤或臍靜脈傳給胎兒,形成以后所生嬰兒的先天梅毒,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幾率更高,從而大大增加了艾滋病傳播的風險[2]。近年來,娛樂場所到處可見,曾今在中國銷聲匿跡的梅毒悄悄卷土重來,成為嚴重危害公共衛(wèi)生問題,根據(jù)資料顯示,由于存在漏報的情況,實際發(fā)病率還會很高。血清TP-Ab陽性不一定就是梅毒患者,但可能是感染或者既往感染。作為一種可治愈的性病,梅毒通過敏感、特異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上對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有效的健康宣傳,控制梅毒感染還是可行的。針對流行特征,采取綜合措施,充分發(fā)揮全市性病防治網(wǎng)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監(jiān)管力度和防治水平,控制梅毒進一步流行,特別市疾控部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盡量減少梅毒的發(fā)生,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1 李秋梅,俞飛.婚檢對象32372例中梅毒感染情況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5):3376 -3377.
2 李偉,周迎,楚中華,等.梅毒患者抗體HIV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06,2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