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榮
【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經發(fā)生的事情,問:“為什么會這樣?”
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這樣?”
——蕭伯納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考題解讀】
今年安徽省高考題目屬于思辨性的作文題目,考察考生的思維水平,與往年作文題相比形式較為新穎。此類題目是近些年來高考作文改革和探索的一個結果。一直以來,泛化的作文題都因為沒有區(qū)分度而飽受詬病,而像今年這種題目就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可以拉開考生間作文得分的差距。2011年上海卷,2012年江西卷和福建卷都曾出現類似的題目,考生也不會感到陌生,難度也并不十分大。
安徽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比較出彩:
1.既回避了社會熱點,又淡淡地交代了時代背景——“中國夢”的含義,出題巧妙。
2.該題目兼顧了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夢”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為什么”是在考察考生的思辯能力,相比以前或偏重感性或偏重理性的出題,今年的出題比較平衡。
3.相比去年作文題目,難度比較小。正常情況下,老師都會提到“中國夢”這個時代背景,相信很多考生拿到這個題目會覺得“似曾相識”。今年會涌現一大批很出彩的作文。
雖然題目淡淡地暗示了“中國夢”的時代主題,但是如果完全寫“夢想”不會得高分,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區(qū),社會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精神,想得作文高分也一樣,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要不落窠臼,打破陳規(guī),獨特立意。
這個作文題審題立意關鍵在于選好角度。這段材料可以理解為人們對現實的世界存在探索精神,但年輕人更應該要有夢想和希望,生活的意義實際在于為目標而奮斗、為夢想全力以赴的過程。在當下社會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年輕人比較容易迷茫和困惑,這個作文題的現實意義非常好。”
材料中的兩個“為什么”是關鍵點,考生應抓住其中的“這樣”和“不這樣”進行審題立意:可以寫夢想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也可以對思維定勢加以分析。比如“夢想是現實的翅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質疑是進步的階梯”、“無限可能催生絢爛”。這道題目,寫作水平和人文思想上有差異的考生很能拉開分差,真正體現出語文考試的選拔性功能。
【素材運用】
1. 莫言首獲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80年代30幾歲就已志得意滿,他的作品《紅高粱》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獲得包括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在內的無數獎項。然而他卻沒有因此而飄飄然——心永遠向著未來,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邊的人物,去記錄身邊的故事。一年年的積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長篇小說,并在2012年一舉問鼎諾貝爾文學獎。
運用點撥:中國為什么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只要執(zhí)著,只要心永遠向著未來,莫言以他的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
2. 航母入列
從收購被廢棄的“瓦良格”號航母到拖航母回歸,這其中克服了太多太多的困難。從拖回大連港到十次出海試驗,這其中又攻克著許許多多的技術難關。如今“遼寧號”航母的入列,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成功滑躍起飛,我們可以看到航母團隊的這個藍色夢還在逐漸壯大,向海洋一樣深邃,這正是因為他們的心永遠向著未來。
運用點撥:“遼寧號”航母的入列、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成功滑躍起飛,無不向我們闡明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的心永遠向著未來,為目標而奮斗、為夢想全力以赴,沒有“為什么不能這樣”的。
【優(yōu)秀作文】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 安徽一考生
面對半杯水,悲觀者抱怨只有半杯,樂觀者慶幸還有半杯。相同的半杯水,迥然不同的是心態(tài)。人生就是這樣,是怨天尤人,抱怨“為什么會這樣”;還是暢想未來,思考“為什么不能這樣”,明智的你一定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學習、工作、家庭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事”。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對待,就會陷入失落、沮喪、痛苦、憤懣、抑郁、迷惘等消極情緒中不能自拔,喪失對未來的信心,怎一個“悲”字了得!古人曾告誡我們:“凡事只看一二,不問八九?!币馑际钦f,我們要多關注現實人生中美好的一面,汲取正能量,樹立對未來的信心。
俄國詩人普希金也曾諄諄告誡:“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我們堅信未來的生活會更美好。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政治民主,經濟繁榮,少有所教,老有所養(yǎng),困有所濟,病有所醫(yī),全民共享改革開放、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安居樂業(yè),其樂融融。到那時,怎一個“樂”字了得!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我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富強。蛟龍潛海,航母入列,神十飛天……我們的科技日新月異;博鰲論壇,金磚四國,中非合作……我們的經濟飛速發(fā)展;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莫言首獲諾貝爾文學獎,奧運會團體總分第一,我們的文體實力蒸蒸日上。有成績,當然也有不足,和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堅信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一定會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祖國的明天會更富強。到那時,怎一個“豪”字了得!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我們堅信世界的明天會更和平。今天的世界依然充斥著血腥的暴力,人們深受其害。忘不了,波斯頓爆炸案中人們的撕心裂肺的尖叫;忘不了,敘利亞沖突時衣衫襤褸的兒童那無助的眼神;忘不了,廈門公交車爆炸案中那白衣女孩的滿身血污……暴力的罪惡充斥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隨時都可能降臨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堅信仇恨可以化解,暴力可以消弭。未來的世界會給每一個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未來的人們會尊重、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世界不再有仇恨,不再有暴力,人人都如兄弟姐妹,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到那時,怎一個“美”字了得!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點評】
這是一篇構思嚴密、章法謹嚴的文章。全文層次清晰、脈絡分明:開篇通過悲觀者與樂觀者面對“半杯水”的不同心態(tài)引出如何看待“人生不如意事”,作者指出“要多關注現實人生中美好的一面,汲取正能量,樹立對未來的信心”,緊接著引用普希金的詩句旗幟鮮明地亮出全文的觀點——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正文三層論證,每層以一句領起一個例證。結尾面上歸納總結全文并呼應開頭,結構嚴謹。而本文最有特色的是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這個標題句均勻地分布在各部分的表述之前,自然地引出各部分內容要點,同時以此構架文章的主體結構,把各部分內容予以清晰、直觀、有層次和富有條理地展現出來,既不斷地點題,又美化了文章結構,增強了行文的氣勢,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復沓、反復吟誦的美感。不僅使作者能夠盡情抒寫自己獨特的感悟,為盡展才情提供一個絕佳的舞臺,更讓閱卷老師瞬間就抓住了文章的思路,了解了全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