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部分圖書館學情報學譯作中的瑕疵

2013-09-05 06:58:04胡立耘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情報學圖書館學術(shù)語

□胡立耘

部分圖書館學情報學譯作中的瑕疵

□胡立耘

在某些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譯作中,存在沿用原著錯誤、語義模糊、術(shù)語歧義等瑕疵,可細讀原著加以糾正。對讀譯作與原著,有益于充分理解原著的內(nèi)涵,并更好地體會譯者的匠心。

翻譯 原著 圖書館學與情報學

譯作與原著可以說是互為鏡子。譯作是在忠實反映原作的前提下,呈現(xiàn)譯者個人知性、才情和見地的舞臺,以原著為鏡子,可照出譯著的特點。尤其是當有兩個以上的譯本時,更可在譯本中尋覓譯者的個人特色。如梁實秋版與朱生豪版的《莎士比亞全集》,金隄版與蕭乾、文潔若版的《尤利西斯》。反過來,以譯作為鏡子,可指引讀者把握原著的精妙意味或細微內(nèi)容。正如詩人里爾克所言,“翻譯是詩的技巧能夠被肯定的最純粹的程序”,翻譯也是理解原文精髓的一條捷徑。

當然,除了校譯者和外語翻譯的學習者,也許很少有讀者將譯作與原著一一對讀,但是,當在閱讀譯作時,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句段,對照原文應(yīng)該是最先考慮的途徑。近年來,Google books及圖書館便捷的文獻傳遞服務(wù)大大提高了原著的可獲取性,因而這種對讀也變得相對容易實現(xiàn)。

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專業(yè)文獻翻譯,盡管不同于文學翻譯那么強調(diào)遣詞造句及個人風格,但是,術(shù)語的運用、細節(jié)的考證同樣也是費人思量的。以下是我在閱讀幾本圖書館學情報學譯作時的體會。

1 一個公式引發(fā)的求證

在拜讀《現(xiàn)代信息檢索》時,第93頁的公式(5-11)[1]讓我感到十分迷惑:

圖1 《現(xiàn)代信息檢索》第93頁的公式(5-11)

這是基于相似性敘詞表的查詢擴展中,計算“索引-文獻”二元組的[ki,dj]對應(yīng)的權(quán)值的公式,但顯然,itfj在上式中可約去。查對原版中對應(yīng)的公式(5.11)[2],仍是如此。查檢《信息組織與檢索》中的公式(6.24)[3]、《信息檢索技術(shù)》中的(9-31)[4],也有相同或類似的錯誤。事實上,正確的公式應(yīng)該是將分母的改為[5]。

在原著中產(chǎn)生的錯誤被沿用到譯作中的另一個例子來自謝拉的《圖書館學引論》。該譯作中的一句:“中世紀第一個著名的宮廷藏書家、查理曼大帝的孫子禿頂查理,召鄧斯·司各脫到他的皇宮學院監(jiān)督檢查學術(shù)工作?!保?]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信息,因為禿頭查理的生卒年是公元823-877年,而鄧斯·司各脫的生卒年是約公元1265-1308年。查看原 著,原 著 上 亦 為:Charlemagne's grandson,Charles the Bald,known as the first princely bibliophile of the Middle Ages,brought Duns Scotus to his palace school to supervise the scholarly work being done there[7].經(jīng)考證,是謝拉誤將約翰·司各脫·厄里根納(Johannes Scotus Eringena)(810-約877)當作了約翰·鄧斯·司各脫(John Duns Scotus),盡管兩人都是哲學家,但是被張冠李戴了。約翰·司各脫應(yīng)禿頭查理的邀請擔任宮廷學校的校長的事實可參看梯利或羅素的《西方哲學史》[8]。

在翻譯中,除了保證信、達、雅,尊重知識本身的真實性也是重要的。若用注釋加以糾正其錯誤,可避免以訛傳訛。

2 為卡內(nèi)基伸冤

原諒我采用了這個駭人聽聞的標題。不過,如果您仔細看了下面兩句話,就會覺得卡內(nèi)基可真是冤枉。

在《圖書館學引論》第一章,有這樣一句:“如同美國一樣,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主要歸功于安德魯·卡內(nèi)基的捐款?!苊黠@,安德魯·卡內(nèi)基這個英格蘭人并不象約翰博士同情蘇格蘭人那樣同情英國。[9]”這句話前后顯然矛盾,查看原文,后半句 是:“Quite obviously Andrew Carnegie,the Scot,did not feel about England as Dr.Johnson did about the Scots.[10]”Dr.Johnson 即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1709—1784),他于1755年出版了著名的《英語詞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而在詞典中,“Scots”有一個含義是小氣的、節(jié)儉的。這就可以理解,后半句話是一句十分風趣的俏皮話,即:“安德魯·卡內(nèi)基這個蘇格蘭人對待英國可并不像約翰遜博士對蘇格蘭人的看法?!?/p>

該書同一章中,還有一段話:“盡管有了卡內(nèi)基財產(chǎn)的資助,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似乎在蒸蒸日上,但人們不禁想到,如果這位善良的蘇格蘭人不投資數(shù)百萬于鋼鐵工業(yè),而記得他年輕時在蘇格蘭高地對書籍如饑似渴的情況的話,那么公共圖書館將發(fā)展到什么程度[11]!查看原文為:Though public libraries seemed to be well in the ascendant when Carnegie made his fortune available,one cannot but wonder how rapidly the movement would have developed had this benevolent Scotsman not made millions in the steel industry and remembered the book starvation of his youth in the highlands of his native country[12].看來,原文的意思是:“盡管在卡內(nèi)基開始資助圖書館之時,公共圖書館似已步入上升期,但是,如果這位慈善的蘇格蘭人沒有在鋼鐵領(lǐng)域獲得巨額財富并且仍然記得他年輕時在蘇格蘭高地對書籍如饑似渴的情形的話,人們僅僅只能設(shè)想公共圖書館應(yīng)該如何迅猛發(fā)展。”

在該章中,還有一句譯文值得質(zhì)疑。即:“據(jù)說克麗奧佩脫拉為了取悅于奧古斯都·凱撒,曾以亞歷山大的藏書為代價以換取波爾加馬的圖書館。”[13]原文為:Cleopatra,in an effort to curry fa-vor with Augustus Caesar,is supposed to have given books from the Alexandriana for the library at Pergamum[14].此處的意思應(yīng)該是:“據(jù)說克婁巴特拉為了取悅奧古斯都·凱撒,曾把亞歷山大的部分藏書給予波爾加馬的圖書館。”這一點可參考哈里斯的《西方圖書館史》,書中指出:“公元前133年,帕加馬落入羅馬人手中?!睋?jù)說安東尼在“公元前43年把帕加馬圖書館20萬卷圖書送給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后來奧古斯都大帝又把這批圖書部分或全部運回了帕加馬”[15]。

此外,在《現(xiàn)代信息檢索》第五章中寫道:“參數(shù)MIDF定義了逆文獻頻率的最大值……[16]”查對原文:“The parameter MIDF defines the minimum value of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for any term……”[17],故文中的最大值應(yīng)為最小值。應(yīng)是筆誤,但若不核對原文,令人頗感困惑。

這種原文與譯作的對照有時是十分有趣的,尤其是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譯本與原文對照的時候。例如,大主教伊薩多(Isadore)對塞維利亞(Seville)圖書館的館藏賦詩一首,其中一個片段,在哈里斯譯本中被譯成自由詩體,而在謝拉譯本中被譯成押韻詩,兩相對照,令人莞爾[18]。

3 術(shù)語翻譯的筆墨官司

不同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使得術(shù)語翻譯很難一致,強加對應(yīng)的術(shù)語難免隔靴搔癢,乃至無法傳達原文的真實意義。如在《21世紀美國大學圖書館運作的理論與實踐》第十四章中,對“Community outreach”一詞,作者老老實實地承認在漢語中難以找到相應(yīng)譯義的詞語,分別將兩個單詞加以辨析,并姑且用“社會服務(wù)”代之[19]。因采用不同術(shù)語翻譯一個外文詞匯,可能導(dǎo)致有趣的筆墨官司。如皮高品曾就Bibliography的譯法與畢呂貴論戰(zhàn),皮先生在文中指出翻譯若“名不正,則言不順”[20]。在有些情況下,術(shù)語翻譯不僅可正名,有時甚至關(guān)系到內(nèi)涵的確立,進而作為基本觀念的闡發(fā)與論證的邏輯起點。所以才會有學界對“圖書館權(quán)利”的術(shù)語分歧[21]、對“治理”與“管理”的辨析[22]。

蔣永福在《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制度研究》中強調(diào)該書中使用“Institution”時去掉了其中的“組織機構(gòu)”的含義[23],并引證說明在巴特勒、馬丁、劉國鈞的研究中,早已明確提出圖書館是一種制度。在謝拉的“社會認識論”中,也是把制度與機構(gòu)分別看待的,并指出圖書館是社會制度下的一種機構(gòu)。如果不在翻譯中辨析Institution的詞義,就不能反映出謝拉關(guān)于社會制度與圖書館之關(guān)系的觀點。在《圖書館學引論》第二章,謝拉闡述了其文化三角中的底邊——社會組織包括制度、機構(gòu)、風俗、習慣等,尤其指出了圖書館是教育制度下的特定機構(gòu)。而在《國外圖書館學重要著作選譯》中,將“Institution”翻譯為“公共機構(gòu)”,削弱了原文所具有的從制度的視角理解圖書館的含義[24]。原文對制度的解釋是:These social institutions are a cluster of social phenomena,conventions,or formalized structures whereby a society fixes the limits of,exercises control over,and imposes form up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25].《國外圖書館學重要著作選譯》中的翻譯是:“社會公共機構(gòu)是社會現(xiàn)象、風俗或形式化的架構(gòu),社會在其中限制和控制其成員的活動?!薄秷D書館學引論》中的翻譯則為“社會體制是一組社會現(xiàn)象、慣例或具有一定形式的結(jié)構(gòu)。通過這種結(jié)構(gòu)社會對其成員的各種活動進行控制,限制活動范圍,規(guī)定活動形式。[26]”顯然后者相對要妥帖些。

術(shù)語的翻譯不僅應(yīng)考慮詞源、文化背景、語境等各方面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應(yīng)考慮與實際使用的通行術(shù)語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果在現(xiàn)實研究和實際工作中已經(jīng)有了通行術(shù)語,則盡量用此術(shù)語翻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可利用一些權(quán)威的專業(yè)工具書,如百科全書、專業(yè)詞典、雙語或多語專業(yè)詞典,作為翻譯術(shù)語選擇的基本依據(jù)。例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27]及1999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世界圖書館與情報服務(wù)百科全書》[28]、《圖書館學與情報科學詞典》[29]、《英漢圖書館學詞典》[30]、《英漢圖書館情報學詞匯》[31]、《新編圖書館學情報學辭典》[32]等。此外,還應(yīng)參考行業(yè)標準、技術(shù)規(guī)范等方面的權(quán)威譯本。例如,有關(guān)信息組織方面的術(shù)語翻譯應(yīng)參照ISBD、AACR2r已有的翻譯文本及國內(nèi)通行的術(shù)語表達?!缎畔⒔M織》在翻譯過程中,有些術(shù)語的翻譯具有隨意性,因而使讀者較難理解。例如,在該書中,術(shù)語“超文本標志語言”與“超文本標記語言”交替使用;把“MARC commu-nication format”翻譯為“MARC交流格式”,而不用“機讀目錄通訊格式”;把MARC21格式中的五種格式之一“Community information format”翻譯成“區(qū)域共同信息格式”,而不用國內(nèi)通用的譯法 “團體信息格式”[33]。再看以下兩段話:

第一段:“利用ISBD制作替代記錄有兩件事情需要牢牢記住。第一,ISBD符號是預(yù)先設(shè)定好的,它規(guī)定并預(yù)示著緊跟其后的數(shù)據(jù)要素。比如,項目1的‘/’說明下面是責任說明。第二,數(shù)據(jù)的順序也事先規(guī)定好的。比如,項目1中,內(nèi)容和符號是這樣預(yù)置的:題名[GMD]:副題名/第一責任者說明;第二責任者說明。我們可以看出,標點符號的預(yù)置是通過前后的空格協(xié)助完成的。[34]”此段原文為:“There are two things to remember about ISBD.First,ISBD punctuation is prescribed,and it precedes and predicts the data element that comes next.For example a space-slash-space in Area 1 says that the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y is coming next.Second,the order of data is prescribed.For example,In Area 1prescribed content and punctuation is:title[GMD]subtitle/1st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y;2nd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y.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rescribed punctuation is both preceded and followed by a space.[35]”參看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0.2定義中對相關(guān)術(shù)語的翻譯及定義,“element”翻譯為“單元”,“Prescribed punctuation”翻譯為“規(guī)定的標識符號”[36],此段或可翻譯為:“關(guān)于ISBD,有兩件事需特別指出:其一,ISBD的標識符號是被預(yù)先規(guī)定好的,置于數(shù)據(jù)單元之前,用來表示其后相應(yīng)的數(shù)據(jù)單元。例如,在第一大項中,‘/’表明跟隨其后的是責任說明;其二,數(shù)據(jù)的順序也是被預(yù)先規(guī)定好的。例如,在第一大項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標識符號依次為:題名[GMD]:副題名/第一責任者說明;第二責任者說明。從此例看出,規(guī)定的標識符號前后各有一空格?!?/p>

第二段:“在AACR2R中,項目3[材料(出版類型)細節(jié)]只被用于地圖、印刷樂譜、計算機文檔和連續(xù)出版物,下面舉的一些例子就是在項目3的四種信息載體類型中使用的詞:

● 地圖:比例尺1:24 000;多圓錐投影圖

● 印刷型樂譜:核心和部分集

● 電子資源:電子程序

● 期刊:Vol,1.no.1(1997年1月)- ”[37]

此段原文為:“In AACR2rArea 3[material(or type of publication)specific details]is used only for maps,Printed music,computer files,and serials.Some examples of the wording that may be used in Area 3for each of the four types of information packages are:

● Map:Scale 1:24,000;Polyconic proj.

● Printed music:Score and parts

● Electronic resource:Computer program

● Serial:Vol.1,no.1(Jan1997)- ”[38]

參看ISBD,“material(or type of publication)specific details”譯為“資料(或出版物類型)特殊細節(jié)項”,參看國際標準書目著錄(樂譜)中的3.1印刷樂譜特定說明,其中“Score and set of parts”譯為“總譜和分譜集”[39]。因此,此段或可翻譯為:

“AACR2r的第三大項[資料(或出版物類型)特殊細節(jié)項],只適用于地圖、印刷樂譜、計算機文檔和連續(xù)出版物。以下幾例即為在該項中描述四種類型的信息資源所用的常用詞。

● 地圖:Scale(比例尺)1∶24 000;Polyconic proj.(多圓錐投影)

● 印刷樂譜:Score and parts(總譜和分譜)

● 電子資源:Computer program(計算機程序)

● 期刊:Vol.1,no.1(Jan.1997)- ”

《信息組織》在其出版目的中指明可用作雙語教材,但在其翻譯過程中術(shù)語翻譯若不準確,會導(dǎo)致學生在理解時的偏差。

4 進入后翻譯時代的圖書館學情報學

系統(tǒng)地梳理、統(tǒng)計、研究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譯著、譯文乃至外文文獻引用情況,是研究學術(shù)生態(tài)的一個好選題,可為學科史研究、中外學術(shù)交流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目前,除了景海燕的數(shù)篇論文,尚未見其他相關(guān)研究,尤其是以油印本形式出版的譯著,港臺版的譯著、譯文,以及與圖書館學情報學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譯著,如讀書類、管理類的相關(guān)圖書等,還有待納入研究視野中。

中國的圖書館學在發(fā)軔之初即受到西方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一批有關(guān)圖書館學的譯著、譯文被翻譯發(fā)表。1920年代到30年代,在以武昌文華專科學校為主導(dǎo)的圖書館學教育中,在公共圖書館理念的倡導(dǎo)與實踐中,大量英美圖書館學相關(guān)成果被引入中國,是西方文獻的全面譯介時期。以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的會刊《圖書館學季刊》為例,該刊從1926年3月開始發(fā)行第1卷第1期,至1937年6月停刊,共11卷,“其中刊載翻譯或編譯作品44篇,在整個非文摘報道性文章中(427篇)占10.30%”[40]。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在大量翻譯、編譯蘇聯(lián)文獻的同時,西方圖書館事業(yè)、科技情報工作及信息處理技術(shù)等方面的文獻也相繼被翻譯或編譯,形成了專業(yè)翻譯的第二個高峰,1980年代,圖書館學情報學事業(yè)全面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外文文獻翻譯的又一個黃金時期。據(jù)景海燕統(tǒng)計,1901至1998年,我國出版圖書館學譯著259種,發(fā)表譯文3346篇[41]。1990年代后期,中西方圖書館界互動越加頻繁,96'IFLA大會在中國召開,接著,中文成為IFLA的工作語言之一。目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尤其是借助于覆蓋面越來越廣泛的圖書館聯(lián)盟、便捷的信息檢索及文獻傳遞服務(wù),國外資源得以在與世界同步的時間內(nèi)及時呈現(xiàn)在國人面前。同時,中國學人逐漸走出接受和模仿西方技術(shù)和理念的描紅階段,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圖書館學情報學事業(yè)和專業(yè)思想,在國際學術(shù)舞臺上展現(xiàn)出高度的學術(shù)自信和專業(yè)水平。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外圖書館學情報學領(lǐng)域的交流呈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興旺。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以來,圖書館學情報學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外文引文多,原文翻譯少;動態(tài)翻譯多,原著翻譯少;邊緣專著翻譯多,核心專著翻譯少”的三多一少現(xiàn)象。各種論文和專著中引用外文文獻的比重不斷攀升,在各圖書館學情報學博客中,域外資訊更為快捷地被翻譯和傳播?!秷D書館學情報學工作動態(tài)》、《圖書館報》積極報道域外業(yè)界動態(tài)。《圖書館雜志》、《圖書館學情報學知識》、《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專設(shè)“新視野”、“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工作”、“海外鏈接”欄目?!癊線圖情”積極地整合報道海外業(yè)界動態(tài)。程煥文等帶來了海外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概貌,吳建中打開了世界圖書館的美麗畫卷[42]。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及海外華人學者紛紛以綜述、述評的方式推介國外的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進展[43]。然而,在報道、綜述增多的同時,譯著卻寥寥可數(shù),編譯、翻譯的研究論文則微乎其微。1994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工作》???、1998年《國外情報科學》被并入《情報科學》,正是一個明顯標志。相反,具有更為廣泛的學科特點的文獻,如閱讀學、圖書學、管理學的文獻的翻譯則更為活躍。如近年來,《閱讀史》、《夜晚的書齋》、《圖書館之戀》、《書店的燈光》、《別想擺脫書》等譯作暢銷且常銷。除了版權(quán)引進這一主要關(guān)卡外,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學者直接用英語或其他語種發(fā)表文獻、參加國際學術(shù)交流,不需要“二傳手”,也在某種程度上導(dǎo)致了翻譯的落寞。

但是,高品質(zhì)的專業(yè)翻譯仍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的從業(yè)人員、學人和學生需要新鮮的養(yǎng)料,期待有智識的同仁將海外優(yōu)秀的論文、重點圖書與教材、重要的人物、關(guān)鍵的文件以及值得借鑒的觀念與方法等及時、全面和真實地介紹到國內(nèi)。因此,應(yīng)加強專業(yè)協(xié)會、專業(yè)教學指導(dǎo)委員會的引導(dǎo)和組織作用,加強與海外圖書館學人及學術(shù)團體的聯(lián)系,成立專門機構(gòu),選擇、推薦海外文獻,開展版權(quán)引進,組織翻譯、譯校、審定、評價等活動,推動關(guān)鍵的圖書、重要的詞典、百科全書條目的翻譯以及重大主題相關(guān)文獻的編譯,以推介海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此外,還應(yīng)加強專業(yè)英語教育,開發(fā)系列雙語教學教材。在專業(yè)教育中,專業(yè)英語技能不僅是一種技藝的訓練,而且是深入了解學科的途徑之一。通過本科層次的專業(yè)英語,研究生層次的國外重點文獻選讀、雙語教學,博士生層次的專業(yè)文獻英語寫作與翻譯等,可讓學生提高英文閱讀能力、檢索能力,加深對專業(yè)術(shù)語、重點人物等的了解。目前,在雙語教學方面沒有太多可用的資源。美國目前使用的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研究生教材中,有一些已有中譯本。如上文提到的泰勒的《信息組織》,但原著版本已更新;哈里斯的《西方圖書館史》,只翻譯了第一、第二兩部分,第三部分“西方現(xiàn)代圖書館之發(fā)展”未被翻譯。卡茨的《參考工作》,只翻譯了原著第一卷,且版本已多次更新[44]。因此,海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成果的及時引進,還有待具有翻譯人才和學術(shù)實力的教學與科研機構(gòu)的積極行動。

翻譯需要腳踏中西的文化積累,精到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厚的學術(shù)功底,更重要的是無私奉獻的精神,筆者謹以此文向所有的圖書館學情報學領(lǐng)域的歷代譯者致敬,尤其是向文中所涉及圖書的譯者致謝!再挑剔的食客也做不了大廚,但是,食客的細細品味正是對大廚的最深切的尊重和最誠摯的感謝。

1 Baeza-Yates R,Ribeiro-Neto B.and et al;王知津等譯.現(xiàn)代信息檢索.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93

2 Baeza-Yates R,Ribeiro-Neto B.and et al.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132

3 李國輝等.信息組織與檢索.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63

4 孫建軍等.信息檢索技術(shù).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23;正確的公式。參見:Qiu Y.Frei H.P.Improving the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by a Similarity Thesaurus http://e-collection.library.ethz.ch/eserv/eth:4438/eth-4438-01.pdf:7

5 Zazo A F,and et al.Reformulation of queries using similarity thesauri.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5 (41):1163-1173

6 袁詠秋,李家喬.外國圖書館學名著選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185;謝拉著;張沙麗譯.圖書館學引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6:98

7 Shera J H.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Littleton,Colorado:Libraries unlimited,Inc.,1976:24

8 羅素.西方哲學史 上卷.何兆武 ,李約瑟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492;梯利著,伍德增補;葛力譯.西方哲學史 增補修訂版.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180

9 謝拉著;張沙麗譯.圖書館學引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6:31

10 同7:32

11 同9:42-43

12 同10:3

13 同9:1986:6

14 同10:16

15 哈里斯;吳晞,靳萍譯.西方圖書館史.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48;Harries M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fourth edition.Metuchen,N.J.;London:The Scarecrow Press,Inc.,1995:48

16 同1:95

17 同2:136

18 同9:18;Harries M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fourth edition.Metuchen,N.J.;London:The Scarecrow Press,Inc.,1995:97-98

19 金旭東等.21世紀美國大學圖書館運作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349-351

20 皮高品.Bibliography的字義與有關(guān)問題.四川圖書館學報,1990(3):58-63

21 程煥文等.圖書館權(quán)利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11:18-23

22 蔣永福.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制度研究.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0:151-153

23 同22:20

24 劉嘉等編譯.國外圖書館學重要著作選譯.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43-45

25 同7:45

26 同9:62

27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28 孫光成.世界圖書館與情報服務(wù)百科全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29 李蘅.圖書館學與情報科學詞典 (英漢漢英對照).Munchen;New York;London;Paris;Saur,1984.

30 張?zhí)N珊等.英漢圖書館學詞典.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4

31 孫平.英漢圖書館情報學詞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2 丘東江.新編圖書館學情報學辭典.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6

33 泰勒;張素芳等譯.信息組織.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50,51,55

34 同33:120

35 Taylor A G.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Englewood,Colorado:Libraries Unlimited,1999:82

36 吳龍濤等譯.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上.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58,63

37 同33:122

38 Taylor A G.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Englewood,Colorado:Libraries Unlimited,1999:83

39 同36:4,282

40 劉宇,宋歌.《圖書館學季刊》載文計量研究.圖書館,2008(3):49

41 景海燕.近百年來我國圖書館學譯作出版情況概析.圖書館,2000(5):19

42 潘燕桃,程煥文.世界圖書館學教育進展.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吳建中.世界經(jīng)典圖書館建筑.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6

43 孟廣均,徐引篪.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進展.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肖希明.圖書館學研究進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陳傳夫.圖書館學研究進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查先進.情報學研究進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李剛.情報學研究進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日)筑波大學圖書館情報學系,中日圖書情報學研究進展(中文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國內(nèi)外圖書館學理論研究與實踐進展:2009—2010.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儲荷婷,張茵.圖書館信息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4 卡茨;戴隆基譯.參考工作導(dǎo)論:基本參考工具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Katz W A.Introduction to Reference Work Vol.1:Basic Information Services.Boston:McGraw-Hill,2002;Katz W A.Introduction to Reference Work V ol.2:Reference services and reference processes.Boston:McGraw-Hill,2002

On Cross-check Reading between Translations and Original Works

Hu Liyun

Through case study,it is found that some errors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s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uch as following mistake which occurred in the original works,semantic ambiguity,and obscure terminology.It's necessary to do some cross-check reading between translations and original works,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ubtle meanings in original texts and appreciate translators'ingenuity.

Translation;Original Work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昆明,650091

2012年4月17日

猜你喜歡
情報學圖書館學術(shù)語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開放與融合:公安情報學進入情報學方式研究*
情報雜志(2022年10期)2022-10-20 03:25:42
構(gòu)建中國特色的情報學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shù)在情報學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6:48
知識管理視域下的圖書情報學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36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3年年會暨第31次科學討論會在貴港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6期)2013-03-11 18:50:45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在南寧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1期)2013-03-11 18:50:04
有感于幾個術(shù)語的定名與應(yīng)用
從術(shù)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shù)語學的發(fā)展趨勢
方正县| 宁陕县| 静海县| 萝北县| 朝阳市| 拉萨市| 松原市| 云南省| 莲花县| 论坛| 洞头县| 新晃| 辽宁省| 玛纳斯县| 定日县| 德清县| 宁津县| 怀化市| 贺兰县| 乐安县| 蓬安县| 大英县| 玉林市| 湘乡市| 灵宝市| 大冶市| 烟台市| 娱乐| 仁布县| 隆子县| 大埔县| 绥棱县| 海口市| 宜兰县| 新乡市| 石景山区| 渑池县| 桑日县| 宁河县| 泾源县|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