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
(河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 石家莊 050091)
廠拌熱再生是當前世界上使用最為普遍的瀝青再生方法,與其他再生技術相比,廠拌熱再生混合料變異性小,質(zhì)量有保證,除了無法解決軟弱路基或底層的問題外,適用于各類破壞路面,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瀝青混凝土路面廢料的作用,既可利用原路廢棄材料重新鋪筑路面,也可以將回收材料再生后用于其他工程[1]。
(1)減輕新瀝青以及RAP料中舊瀝青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二次老化,提高對舊瀝青的再生恢復效果。采用溫拌技術,可使其拌和與施工溫度降低30℃以上,從而減輕再生混合料在拌和過程中的短期老化,避免RAP料中的舊瀝青以及加入的新瀝青進一步老化。而再生的目的,就是通過添加新瀝青和再生劑,使舊路面中老化的瀝青得以恢復其性能,因此溫拌技術的應用,可以減輕舊瀝青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二次老化,使對舊瀝青的再生恢復效果更加顯著,從而進一步提高再生混合料的技術性能。
(2)現(xiàn)有工藝條件下提高舊料利用比例。溫拌再生出料溫度明顯下降,在現(xiàn)有工藝條件和能耗水平下,舊料利用比例可以提高到40%以上,節(jié)能、增產(chǎn)和原材料的節(jié)約獲取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將大大超過溫拌工藝的直接成本,在工藝上具備全面替代熱再生的可能性,應用潛力巨大,具有突出的社會和經(jīng)濟意義。
(3)改善廠拌熱再生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容許在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中施工,以及更長的運輸距離,拓展了再生混合料的應用范圍。
為了能更好地應用這種新技術,充分發(fā)揮再生技術和溫拌技術節(jié)能減排的優(yōu)勢,引入溫拌技術來突破廠拌熱再生技術發(fā)展瓶頸,提高RAP摻加量和再生路面工程質(zhì)量。
(1)新集料。分為10~20,5~10,3~5mm、機制砂和礦粉,產(chǎn)自邢臺,為石灰?guī)r。各集料的密度和吸水率見表1。
表1 集料的密度和吸水率
(2)回收路面材料(RAP)。取自冀州市交通局拌和站,抽提篩分及集料指標試驗結果見表2、表3。
表2 RAP抽提試驗結果
表3 不同粒徑RAP抽提集料的密度指標
(3)瀝青。70號道路石油瀝青,密度1.031 g/cm3,主要指標的檢測結果見表4。
表4 70號道路石油瀝青主要指標
(4)再生劑。Cyclogen進口再生劑。
(5)溫拌劑。sasobit溫拌劑,其各項性能指標見表5。
表5 Sasobit的性能指標
(6)溫拌熱再生混合料礦料級配。采用AC20型級配,其中40%和50%RAP的再生混合料采用不分檔RAP,而70%和100%RAP的再生混合料采用2檔RAP材料進行配比設計。圖1為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級配曲線。
圖1 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料級配曲線
(7)配合比設計結果。采用馬歇爾試驗法設計,雙面擊實75次/面,考慮熱量散失和外界影響因素,確定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為135℃,成型溫度為125℃,瀝青的加熱溫度為170℃,礦料的加熱溫度為170~180℃,銑刨料加熱溫度 為100 ℃[2-3]。sasobit改 性 劑 用 量 為2.5%(相對于瀝青質(zhì)量)。各方案的配合比設計結論見表6。
表6 各方案的配合比設計結論
通過與常規(guī)瀝青混合料對比,研究了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低溫性能及水穩(wěn)定性,探索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技術可行性,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結果
(1)溫拌、熱拌瀝青混合料性能比較。熱拌和溫拌混合料的成型溫度分別為145~150℃和133~139℃?;旌狭闲阅軝z測結果見圖2。
圖2 溫拌熱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對比
由圖2可見,溫拌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和彎曲應變均高于熱拌瀝青混合料,凍融劈裂強度比低于熱拌瀝青混合料,但相差不大,僅低0.4%。這說明溫拌瀝青混合料完全可以與熱拌瀝青混合料性能相媲美[4]。
(2)RAP摻配率對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分析。在摻配率大于70%時,由于粉料比例大,加入瀝青后會成坨成塊,不易攪拌均勻,通過延長拌和時間使混合料拌和均勻后出料,實際生產(chǎn)中必然降低生產(chǎn)效率。圖3為溫拌熱再生混合料性能-RAP摻量變化曲線。
圖3 溫拌熱再生混合料性能-RAP摻量變化曲線
由圖3a)可見,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隨著舊料摻配率的增加而增加。在RAP摻配率由30%增大到50%時動穩(wěn)定度提高幅度較大,而由50%增加到100%階段動穩(wěn)定度增大不多。
由圖3b)可見,隨著RAP摻配率的增大,最大彎拉應變接近線性減小,其中舊料摻配率為70%時,最大彎拉應變減小了17%,在RAP摻配率為60%時,最大彎曲應變已經(jīng)低于規(guī)范最低值要求,再生路面發(fā)生開裂的可能性明顯增大,表明再生瀝青路面最大潛在危害是低溫抗裂性能的大幅衰減。
由圖3c)可見,溫拌熱再生料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隨摻配率增加而下降的趨勢明顯。與新瀝青混合料相比,RAP摻配率為30%再生料的強度比變化了6%;摻配率為40%和50%RAP時,劈裂強度比變化幅度較大,分別為10%和11%,不過即使100%RAP時,其水穩(wěn)定性能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RAP摻配率大于50%后再生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衰減速度趨緩。
2012年8月在河北省106國道邢臺段鋪筑了1 000m溫拌熱再生路面(50%RAP)。并進行了系統(tǒng)的跟蹤檢測。
(1)均勻性檢驗,見圖4。
圖4 碾壓成形后試驗路路面
由圖4可知,試驗路壓實后表面材料均勻美觀,基本上不存在離析現(xiàn)象。
(2)壓實度及厚度。在攤鋪完畢后,第2d隨機鉆取心樣,見圖5,檢測結果列入表8。
圖5 溫拌熱再生路面心樣
表8 G106試驗路心樣檢測結果
由表8可見,厚度控制良好,與設計值的最大偏差為-0.3%,路面空隙率全部都在6%以內(nèi),路面壓實良好。
(3)瀝青煙污染狀況。分別對拌和站和瀝青施工現(xiàn)場進行調(diào)查,在熱拌混合料出料時,有陣陣濃煙,而溫拌瀝青混合料出料時基本沒有瀝青濃煙。在施工現(xiàn)場卸料和攤鋪中也沒有刺鼻煙霧,改善了筑路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
(1)溫拌熱再生技術可以大幅提高RAP摻配率至60%,甚至75%,為突破目前廠拌熱再生技術瓶頸提供了有效途徑。
(2)影響RAP摻量的關鍵指標是低溫抗裂性能。隨RAP摻配率增大,溫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不斷提高,其水穩(wěn)定性能有一定損失,但仍能滿足相關要求,RAP摻配率超過60%,再生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能將難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
(3)成功鋪筑了第一條50%RAP溫拌熱再生路面,壓實度均達到94%以上,溫拌再生技術突破了規(guī)范上RAP摻配率的局限性,且提高了再生路面壓實質(zhì)量。
[1]張清平,周志剛,李炎炎,等.海南省就地熱再生瀝青路面施工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研究[J].中外公路,2011(4):230-235.
[2]JTG F41-2008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JTJ 052-200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S].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2000.
[4]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