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徽
春夏秋冬四季,秋季感覺是一個特殊的季節(jié)。它不像春的和煦與絢麗,也不像夏的熱烈與繁盛,又不似冬的肅殺與嚴(yán)酷,與它們相比,秋似乎是低調(diào)的、內(nèi)斂的、敏感的?!扒镎哧帤馐枷?,故萬物收”,這是自然的節(jié)律;“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這是人生理的節(jié)律;“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兮雁南歸”,“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是人心理的節(jié)律。于是秋就成了人生之秋、心靈之秋的暗喻,成了古今詩人悲歌吟詠的永恒主題。以筆者觀之,古往今來吟詠秋的詩作,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悲秋之作,這是詠秋的旋律基調(diào);一類是容秋之作(容平?jīng)_淡,超然物外);一類是喜秋之作(反彈琵琶的頌秋之聲),后兩類都是沖破了悲秋詠嘆調(diào)的藩籬異軍突起的間奏或變奏。
悲秋的詩作不勝枚舉,但寫得好的要首推楚辭家宋玉了,他在《九辯》中嘆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弊x者剛一展卷,一股悲風(fēng)便從兩千多年前撲面而來,使人頓生秋蕭悲涼,草木凋零之感。宋玉在這篇作品里用層層渲染的手法,描繪出一幅“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悲秋圖。其中,那寂寥無聲的寒蟬,匆匆南翔的飛雁 哀哀宵征的蟋蟀,收潦清冽的秋水,廓落羈旅的行者,都是詩人傷心的種子,悲愁的意象。但其悲的主題,不過是借吟秋之名抒發(fā)自己“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牢騷與憤懣而已。這種憑人心寫秋悲,借秋悲寫人心的藝術(shù)手法,使一種惆悵無奈的愁緒超越了一個文士的個人體驗,成為千古以來的人間通感,并開啟了古代悲秋詩作的先河。
以容平淡然的心態(tài)來寫秋的也不乏其人?!饵S帝內(nèi)經(jīng)》有云:“秋三月,此謂容平”。容平是一種態(tài)度,不是“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暗示轉(zhuǎn)喻,亦不是“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敏感哀傷,而是“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的坦然,“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淡然,“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情”的超然。以超然物外來寫秋的,曹操的《觀滄?!肥且黄炎??!皷|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彪m然是寫秋,但通篇沒有秋的頹唐、秋的哀宛、秋的憂郁,充滿著通脫達(dá)觀,駿爽剛健,慷慨壯懷的陽剛之氣。
喜秋的詩可算作寫秋的別調(diào),是要有為秋天“翻案”的精神的。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亦是一位大藝術(shù)家。翻檢《毛澤東詩詞集》(1996年版),63首詩詞其中有6篇寫到了秋,但沒有一篇有悲凄之色或哀婉之音?!蔼毩⒑?,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此時的秋是那樣的生動活潑,意趣盎然,充滿著自然和生命的律動。登山臨水,詩人怎能不生發(fā)出“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yáng)文字。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情來?!耙荒暌欢惹镲L(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薄恫缮W印ぶ仃枴?。一掃文人騷客寫秋的悲調(diào),流動洋溢的是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薄稇浨囟稹渖疥P(guān)》?!疤旄咴频麛嗄巷w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清平樂·六盤山》。這兩首詞既道出了詩人“萬里長征,千折百回”的艱辛與困苦,又抒發(fā)出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與壯志。毛澤東的吟秋詩作是豪放與婉約的結(jié)合,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的結(jié)合,革命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jié)合,再加上其大豐的意境,干云的豪氣,雄健的筆力,故能夠超越古人,流韻詞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