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輝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局313地質隊 安徽六安 237010)
標準貫入試驗是用質量為63.5kg的重錘按照規(guī)定的落距(76cm)自由下落,將標準規(guī)格的貫入器打入地層,根據貫入器在貫入一定深度(一般為30cm)得到的錘擊數來判定土層力學性質強弱的一種原位勘察手段。這種測試方法應用普遍,適用于砂土、粉土。
2.1 設備組成及設備規(guī)格
標準貫入試驗設備由標準貫入器、觸探桿及穿心錘組成。
2.2 試驗要點
(1)與鉆探配合進行,先鉆進到需要進行試驗的土層標高以上約15m,清孔后換用標準貫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2)采用自動脫鉤的自由落錘法進行錘擊,并減少導向桿與錘間的摩阻力,避免錘擊時的偏心和側向晃動,保持貫入器、探桿、導向桿連接后的垂直度。
(3)以每分鐘15~30擊的貫入速度將貫入器打入試驗土層中,先打入15cm不計擊數,開始記錄每貫入土中30cm的錘擊數。需要注意的是,當N值已達50擊,而貫入深度未達30cm時,可以50擊時的實際貫入深度,按式N=30×50/⊿S(為50擊時的貫入度)換算成貫入深度30cm的錘擊數N。
2.3 影響因素及其校正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的規(guī)定,應用N值時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應根據建立統(tǒng)計關系時的具體情況確定。福建和南京地區(qū)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J13—07—91、DB32/112—95)對觸探桿長度校正系數按下表確定。
福建和南京規(guī)范標準貫入試驗觸探桿長度校正系數
3.1 確定砂土的密實度
現國內主要規(guī)范采用標準貫入試驗擊數N(未修正)判定砂土密實程度。
度標 準 地 層 密 實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實國家規(guī)范 砂土 ≤10 10-15 15–30 ≥30
3.2 確定黏性土的狀態(tài)和無側限抗壓強度
3.3 確定地基承載力
在國內應用最多的是對砂層承載力的確定,砂層中卵礫石的含量直接影響N值,所以在取值時應剔除異常值,結合當地經驗來確定地層承載力。
3.4 確定土的抗剪強度
3.5 確定土的變形參數
3.6 估算單樁承載力
3.7 計算剪切波速
3.8 評價砂土液化
以上3.2-3.7應用都有經驗公式,多數為地方經驗,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用的偏少,指導意義并不大。但在評價飽和砂土液化中的作用卻不可替代,下面將著重介紹和探討標準貫入擊數N值在評價飽和砂土液化中的應用。
3.8.1 砂土液化的概念
是指松散的沙土受到震動有變得更緊密的趨勢。但飽和狀態(tài)下,這種趨于緊密的作用將導致孔隙水壓力的驟然上升,而在地震過程的短暫時間內,該壓力來不及消散,有效壓力減小,當有效壓力完全消失時,沙土會完全喪失承載力和抗剪強度,變成像液體一樣的狀態(tài)。在勘察中要考慮地基是否會液化,以及液化強度。
3.8.2 影響沙土液化的因素
主要為:土顆粒粒徑、沙土密度、上覆土層厚度、地面震動強度和震動時間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一般情況下,細圓顆粒、不均勻系數大、上覆土層厚度小、地面震動強度高震動時間長和地下水排水不暢的地層容易液化。
3.8.3 液化趨勢的判別
當初步判別認為需進一步進行液化判別時,應判別地面下15m深度范圍內的液化;當采用樁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礎時,還應該判別15-20m范圍內的液化。當飽和土層標準貫入N值(未經桿長修正)小于液化判別N值臨界值時,應判為液化土。
在地面下15m深度范圍內,液化判別臨界值可按下式計算:
在地面下15-20m深度范圍內,液化判別臨界值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Ncr為臨界值,N0為基準值,ds為飽和土標準貫入點深度,dw為地下水深度,ps為黏粒含量百分率。Ncr為臨界值按下表采用:
設計地震分組 7度 8度 9度16第二、三組 8(10) 12(15)第一組 6(8) 10(13)18
3.8.4 液化指數與液化等級的劃分
液化等級的劃分的基本方法為:逐點判別液化土層的深度和厚度,按孔計算液化指數,綜合判定后劃分地基液化等級。根據等級提出地基土相應處理方法和建筑物抗震設計措施。
4.1 修正問題探討
國外對N值的修正包括:飽和粉細砂的修正、地下水的修正、土的上覆壓力的修正,而國內著重考慮桿長的修正。桿長修正是依據牛頓碰撞理論,桿件系統(tǒng)質量不超過錘重兩倍,限制了表貫使用深度小于21m,但實際使用深度已遠超過21m。通過實測桿件的錘擊應力波,發(fā)現錘擊傳輸給桿件的能量變化遠大于桿長變化時能量的衰減,故建議不作桿長修正的N值是基本的數值,但考慮到過去建立的N值與土性參數、承載力的經驗關系,所用N值均經桿長修正,而抗震規(guī)范判定砂土夜化時,N值又不作修正,故在實際應用N值時,應按具體巖土工程問題,參照有關規(guī)范考慮是否作桿長修正,勘察報告應提供不修正的N值,應用時再根據情況考慮修正問題,用何種方法修正。
4.2 N值取值探討
由于N值離散性大,故在利用N值解決工程問題時,應慎重,依據單孔標貫資料提供設計參數是不可信的,在分析整理時,應剔除個別異常值。依據N值提供定量的設計參數時,應有當地的經驗,否則只能提供定性的參考,供初步評價之用。
所以應注意的是在勘察中,標貫試驗應與其他勘察手段同時使用,相互驗證。在一個地區(qū)的可比較地層中應取得大量數據,建立一定的統(tǒng)計關系,才能在該地層的勘察中使用單一手段,以N值作定量的評價,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探討了標貫試驗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與注意事項,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介紹了標貫試驗的施工方法。(2)論述了標貫試驗的應用范圍、局限性和應用N值應注意的事項,初步探討了N值取值方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今后將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積累數據總結經驗,為提高工作實效而努力。由于本人學識有限,文中不免有錯漏之處,希望同行批評指正。
[1]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
[2]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