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峻巖
改前語
作文課上,同學們不要一看到老師出的作文題提筆就寫,而應該仔細玩味題目中每個字詞,全面深刻地理解題意,進而認真思考:自己到底要寫什么?哪些材料最切題意也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哪些材料是偏離中心的、會使文章“誤入歧途”?作文要靠料支撐,尤其是寫記敘文,貴在有典型生動的事例。如果材料匱乏,靠胡拼亂湊、隨意造,或是搬用陳年舊貨,那樣硬寫出來的文章肯定不合格。選材是作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們千萬不可馬虎大意。下面這篇習作在選材上出了問題——應該寫的內容沒有寫來。請看:
原文
因為有了期待
父母的期待,使我們考上理想的高中;老師的期待,使我們擁有優(yōu)異的成績;社會的期待,使我們成為社會的人才;而我對自己的期待呢……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正逢暑假,爸爸說要帶我去天津玩兒,我興奮得一晚都沒睡。第二天,迷迷糊糊的我和爸爸坐上了開往天津的大巴。到了天津的時候已經(jīng)是深夜,下車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不遠的地方掛著一塊十分顯眼的牌匾,上面寫著“南開大學”。我很好奇地問爸爸那是什么地方,爸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是全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了,爸爸希望你長大后能來這兒上學?!蹦菚r的我就給予自己一份期待,我期待自己能像爸爸說的那樣,去南開大學讀書。
時光荏苒,與自己的第一次期待隔了近乎十年。或許,那一份自我期待已經(jīng)煙消云散了,代替努力學習的是抄作業(yè)、逃課、夜不歸宿,對于自己一年級的許諾,或許早已忘懷,早已麻木。如今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一天過得渾渾噩噩的,或許正如老師說的那樣:“你們都是在混日子,混到中考,你們也算混到頭了?!笔前?,如今的頹廢生活不是自己在和自己開玩笑嗎?
有一天,無意中聽到爸媽在吵架,吵得很厲害,我知道又是在為我而吵,于是我在想: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掩藏了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卻又要埋藏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期待。于是,我開始努力變得懂事,因為我的活著并不單單是為自己一個人活,也是為了爸媽、親人而活,而且要活得有意義。
因為有了期待,誤入歧途的我又回到了正道,身上背負著兩份期待的我會以此為動力,勇敢地走下去。
(趙?。?/p>
文章首段總說爸爸媽媽、老師、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以及“我對自己的期待”?!吧鐣娜瞬拧备臑椤皟?yōu)秀的人才”。把句末的省略號改為問號。第二段寫“我”去天津游玩兒,到了南開大學,爸爸希望“我”將來能進南開大學學習,這就成了“我”的“一份期待”。這段文字比較長,約占了全文的1/3。交代自己期待的內容是必要的,但行文啰嗦,可刪去。文章的標題是“因為有了期待”,作者應該明白與“因為”相關聯(lián)的是“所以”,而“所以”后面的內容乃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因為“我”兒時就有了想進南開大學深造的這個“期待”,所以應該把自己怎樣為進入南開大學的奮斗過程寫出來,其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喜悅也有悲傷,特別應該突出的是“期待”是一種內驅力,是不斷鞭策自己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捌诖辈皇且怀刹蛔兊模W一年級的學生還不那么懂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期待”的內涵會變得豐富和深刻。趙健同學,如果你能把“期待”的變化發(fā)展寫出來,不是更有真實性和親切感?
在說明“期待”的是什么之后,第三段竟寫了“與自己的第一次期待隔了近乎十年”,“那一份自我期待已經(jīng)煙消云散了”。這突如其來的“大轉彎”,不僅中斷了上下文內在的邏輯關系,而且使文章旁逸斜出。寫自己“抄作業(yè)、逃課、夜不歸宿”的各種錯誤和“如今的頹廢生活”。出現(xiàn)這些嚴重的問題,不能歸咎于“因為有了期待”吧?!坝辛似诖睉撌悄悴粩噙M步、健康成長的正能量,文中寫“如今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一天過得渾渾噩噩的”,這些負能量的表現(xiàn),不是跟“因為有了期待”背道而馳嗎?不應該寫的消極面寫了不少,應該有的積極面卻沒有加以表現(xiàn),其原因是對題目的含義和要求不甚明了,沒有做到選材必須符合題意,必須為表現(xiàn)中心思想服務。第三段屬主體部分,不能只修改個別詞句,而是需要重寫,著重表現(xiàn)“因為有了期待”,你是如何為實現(xiàn)“期待”而努力的。
第四段提到“爸媽在吵架”“是在為我而吵”,用意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心理活動,來說明思想的轉變??上н@樣的轉變太突然,其原因和過程也沒有寫清楚。此段文字由第三段衍生而來,隨著上文的重寫,此段自然也要改寫。
末段說:“因為有了期待,誤入歧途的我又回到了正道?!边@個因果句缺少事實依據(jù),因為文章沒有用事例具體表現(xiàn)“期待”使“我”從“歧途”回到“正道”。最后一句“身上背負著兩份期待的我會以此為動力,勇敢地走下去”顯得蒼白無力,因為讀者看不到“兩份期待”所包含的內外因力量。
“因為有了期待”可以是一篇很新穎別致的作品,下面的兩種構思供修改和重寫時參考:
其一,“期待”不限于一點,可寫“我”的多種期待。例如,健全人格、學業(yè)進步、升學深造、師生情誼、興趣愛好、發(fā)展特長、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善生活等。無論哪種期待,都應重點寫出期待對“我”的促進作用,以及“我”為實現(xiàn)期待所付出的努力。讓事實說話,表達真情實感。
其二,“期待”不囿于“我”,還可寫其他人對“我(們)”的期待,例如:爸媽的期待、老師的期待、朋友的期待、黨和國家對青少年的期待……無論是誰的期待,都應寫明期待的內容,以及“我(們)”接納這種期待后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