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洪,邱鴻旭,杜 磊
(南昌大學(xué)機電工程學(xué)院,南昌市輕合金材料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南昌330031)
鎂合金的密度小、比強度高,廣泛用于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yè)中,以達到輕量化的目的[1-2]。文獻[3-7]研究表明,向鎂合金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可細化合金的顯微組織、提高合金的力學(xué)性能,還可改善合金的耐腐蝕和抗蠕變性能。文獻[8]表明,當稀土鑭含量超過1%(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時,AZ61鎂合金中晶界上稀土相粗化、長大,合金的力學(xué)性能下降。然而在稀土鎂合金的澆鑄過程中,合金的澆鑄溫度、保溫時間等因素都會對合金組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9-10]。澆鑄溫度高,鎂合金熔體容易燒損,澆鑄溫度低,鎂合金熔體充型能力差,不利于澆鑄成型;保溫時間長可以使稀土元素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擴散,使其均勻地分布在熔體中;稀土含量的多少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有關(guān)AZ61稀土鎂合金冶煉工藝參數(shù)對其組織的影響缺少詳細的報道,為此,作者采用正交試驗方案冶煉制備出AZ61稀土鎂合金,主要研究了澆鑄溫度、保溫時間、稀土元素含量對合金組織的影響,為冶煉AZ61稀土鎂合金提供參考。
試驗所用材料為AZ61鎂合金(化學(xué)成分見表1),顆粒狀Mg-15La中間合金(鑭質(zhì)量分數(shù)15%)。為了研究澆鑄溫度、保溫時間、稀土含量等因素對合金組織的影響,制定了三水平三因素試驗方案,如表2所示。
將原料AZ61合金表面進行機械打磨以去除表面氧化皮及污垢,放入烘干爐中烘干水分待用。試驗前將Mg-15La中間合金切成小塊使其在熔煉過程中容易熔化,然后按預(yù)定的鑭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配料,充分考慮鎂合金的燒損率予以適當調(diào)整后,分別在物理天平上稱出原料所需量。
第1組試驗步驟:將AZ61合金切成小塊并預(yù)熱到300℃,爐子加熱至600℃后放入AZ61合金,當合金開始部分熔化時,加入自制的覆蓋劑,升溫至720℃使其完全融化,再加入預(yù)先稱好的小顆粒狀的Mg-15La中間合金(加入時中間合金用鋁箔紙包裹),機械攪拌,使其均勻分布在熔體中;靜置保溫90min后,降溫至700℃澆鑄至金屬型模具中。在澆鑄前預(yù)熱澆鑄模至200℃左右,避免金屬熔體激冷,提高合金的流動性。得到AZ61-0.5%La合金。其余10組試驗按類似方法進行。
表1 試驗用AZ61鎂合金的化學(xué)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est AZ61magnesium alloy(mass)%
表2 AZ61稀土鎂合金熔煉方案Tab.2 Experimental scheme of AZ61RE-magnesium alloy
為了觀察試樣的顯微組織,先把合金鑲嵌成試樣,鑲嵌機型號為XQ-1,然后依次使用不同型號的水磨金相砂紙打磨鑲嵌好的試樣,對試樣進行拋光,再用體積分數(shù)為4%硝酸酒精溶液進行腐蝕,最后在為XJL-02型的光學(xué)顯微鏡與Quanta 2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觀察顯微組織。
從圖1中可以看出,合金在熔化后,經(jīng)過不同保溫時間處理后,澆鑄成型的合金組織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其顯微組織基本類似。試驗合金中添加了稀土元素鑭,稀土元素鑭的熔點高,擴散慢,可以通過延長保溫時間來增加稀土鑭元素融入合金中的量,從而達到理想的合金化效果。
從圖2中可以看出,基體合金主要由α-Mg相和粗大的β-Mg17Al12相組成;當澆鑄溫度為700℃時,合金組織比較均勻,當澆鑄溫度升高到720℃時,合金的組織十分均勻,晶粒也比較圓整,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合金的組織開始長大、粗化。
因為試驗采用金屬液直接澆鑄到金屬模具然后成形的方式,而模具溫度比金屬液溫度低很多,金屬液澆入模具型腔后快速冷卻,因此合金的凝固過程是非平衡凝固。澆鑄溫度不同,金屬熔體所含的熱量也不同,所產(chǎn)生的過熱度也不同,使得合金組織的長大形式及機制發(fā)生變化。另外,金屬液溫度的不同使得合金熔體的黏度不同,這對合金熔體在模具型腔內(nèi)的流動性產(chǎn)生較大影響。金屬液流動性差將導(dǎo)致初生相在長大過程中出現(xiàn)成分偏差,影響合金成分的均勻性,最終改變合金初生相長大機制。
根據(jù)合金熔體熱量散失時間T公式[9]:
式中:t澆為澆鑄溫度;t型為模型溫度;tL為合金液相線溫度。
在冷卻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澆鑄溫度高,合金所需要的散熱時間也就長,相應(yīng)的凝固時間也長。當澆鑄溫度為700℃時,合金的澆鑄溫度相對來說比較低,熔體冷卻速率快,凝固時間短,溫度場比較均勻,有利于形成顆粒均勻的初生α-Mg相。當澆鑄溫度升高到720℃時,熔體中所含的熱量增加,合金形核和長大的時間延長,但是由于增加的熱量剛好達到合金凝固形核和長大的最佳點,故得到的合金組織也非常均勻,晶粒也十分圓整;隨著澆鑄溫度的進一步升高,合金中所攜帶的熱量也繼續(xù)增加,導(dǎo)致合金凝固時間延長,α-Mg相開始長大,甚至發(fā)展成為樹枝晶。另外,當澆鑄溫度升高時,鎂合金熔體的氧化傾向增多,熔體吸氣增多,合金凝固時易出現(xiàn)縮松、縮孔等鑄造缺陷。因此,澆鑄溫度選擇在720℃時效果最好。
由圖3,4可以看出,當合金中稀土鑭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時,初生相α-Mg呈樹枝狀,晶粒比較粗大,β-Mg17Al12相在晶界上呈不均勻網(wǎng)狀分布,并出現(xiàn)偏聚現(xiàn)象,由SEM形貌可知,此時稀土相的含量相對較少,零星地分布在組織中,其形貌主要是呈短棒狀;當合金中稀土元素鑭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時,晶粒細化較為明顯,樹枝狀初生相α-Mg得到明顯改善,網(wǎng)狀β-Mg17Al12相消失,均勻分布在晶界上,由其SEM形貌可知,合金中長條形、白色發(fā)亮的組織開始增多,在組織中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原來呈現(xiàn)短棒狀的稀土相開始變長,稀土相既有短棒狀,也有長棒狀;當稀土鑭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時,樹枝狀α-Mg重新出現(xiàn),并且晶粒粗大,β相在晶界上偏聚現(xiàn)象嚴重,由SEM形貌可知,合金中存在較多的稀土相,稀土相繼續(xù)變長,大部分稀土相都是呈長條狀分布于合金中,甚至少數(shù)地方出現(xiàn)了稀土相團聚的現(xiàn)象。
晶粒尺寸、β-Mg17Al12相及生成稀土相的形貌及分布直接影響合金的性能[11]。在常溫下,細化晶粒是一種有效提高合金強度和塑性的手段,β相的網(wǎng)狀化對合金的力學(xué)性能具有不利的影響,第二相稀土相本身為硬脆相,它的形成可以防止晶體塑性變形時晶界的滑移,從而提高合金的強度,同時稀土相的均勻分布對合金的強韌性也有一定的提高。由圖3可知,當稀土鑭含量為1.0%時,晶粒顯細化,網(wǎng)狀β相被打散,同時短桿狀的稀土相在合金中均勻分布,這都有利提高合金的強韌性;當稀土含量繼續(xù)升高至1.5%時,網(wǎng)狀β相重新聚集,同時細長稀土相的析出對合金具有割裂能力,嚴重影響合金的力學(xué)性能。因此,當合金中稀土鑭含量為1.0%時,所得合金的組織最佳。
(1)試驗條件下,隨澆鑄溫度升高,組織變得均勻、晶粒變得圓整,但也開始長大、粗化;當澆鑄溫度為720℃時,合金的組織最均勻,晶粒也最圓整。
(2)隨稀土鑭含量增加,合金中樹枝狀初生相α-Mg得到改善,同時稀土相也開始長大,當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時,β-Mg17Al12相均勻分布在晶界上,并且組織中所含的稀土相分布比較均勻,沒有出現(xiàn)團聚。
(3)合金熔體經(jīng)過不同保溫時間澆鑄的合金組織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基本類似。
[1]張景懷,唐定驤,張洪杰,等.稀土元素在鎂合金中的作用及其應(yīng)用[J].稀有金屬,2008,32(5):659-666.
[2]師昌緒,李恒德,王淀佐,等.加速我國金屬鎂工業(yè)發(fā)展的建議[J].材料導(dǎo)報,2001,15(4):5-6.
[3]王勇,廖治東,張恒飛,等.稀土在鎂合金中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dǎo)報,2011,25(增1):487-491.
[4]ZHOU H,WANG M X ,LI W,et al.Effect of Ce addition on ignition point of AM50alloy powders[J].Materials Letters,2006,60(27):3238-3240.
[5]LI Q A,LI X F,ZHANG Q,et al.Effect of rare-earth element Sm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Mg-6Al-1.2Y-0.9Nd alloy[J].Rare Metals,2010,29(6):557-560.
[6]段漢橋,王立世,蔡啟舟,等.稀土對AZ91鎂合金耐腐蝕性能的影響[J].中國機械工程,2003,14(20):1789-1793.
[7]張德平,田政,唐定驤,等.鈰鑭混合稀土對AZ91D壓鑄鎂合金顯微組織和蠕變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2010,34(2):202-209.
[8]杜磊,閆洪.La對AZ61鎂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xué)報,2012,33(增1):42-46.
[9]李克杰,李全安,井曉天,等.澆注溫度對 Mg-5Al-0.5Y-0.5Nd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J].鑄造技術(shù),2008,29(5):642-645.
[10]劉勝新,隋方飛,苗晉琦,等.熔煉工藝對 Mg-Al-Ce-Sb合金鑄態(tài)顯微組織和顯微硬度的影響[J].輕合金加工技術(shù),2009,37(7):6-9.
[11]周海濤,曾小勤,劉文法,等.稀土鈰對AZ61變形鎂合金組織和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xué)報,2004(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