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明
明朝成化戊戌年(1478)狀元曾雅彥,是江西泰和沙村南坑村人。曾雅彥因為家境貧寒,十三歲才開始讀書。在曾雅彥十六七歲時,一天,年老的父親對他說:“彥兒,你也不小了,應該掙錢謀生,持家立業(yè)了。窮人家的小孩能讀上三四年書就很好了。過了年,你就不要去學館了?!痹艔┞犃?,心里非常難過,久久沒有說話。老師說過,教了幾十年書,沒有遇到過像曾雅彥這樣聰明的學生,今后一定前途無量。可家里太窮,父親又年老體弱,供養(yǎng)不起自己讀書,自己是該自食其力了。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點頭同意。
家里只有幾畝薄田,收成不多,要多掙錢,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去富裕人家做幫工。于是,他在鄉(xiāng)里圩鎮(zhèn)上一家經(jīng)營土特產(chǎn)的店鋪做挑夫,幫店主去鄉(xiāng)下收購花生、黃麻、芝麻等土特產(chǎn),挑到縣城街上去賣,再從縣城挑回布匹、食鹽等交給店主經(jīng)營。有時生意忙,店主要雇用好多個挑夫。
一天,曾雅彥和其他挑夫把店主收購的土特產(chǎn)去縣城賣完后,挑著食鹽、布匹等回店家。走累了,他們便在一棟祠堂的廊下歇腳,談天說地。這時,曾雅彥突然聽見祠堂后廳傳來朗朗讀書聲,他連忙走進祠堂前廳,坐在天井的青石條上仔細地聽著。聽了一會兒,讀書聲停止了,又聽到先生抑揚頓挫地解經(jīng)講古,曾雅彥更加聚精會神地聆聽。歇了片刻,伙伴們叫他動身回店,他說:“你們先走,我等一會趕回來?!辈恢^了多久,天下起了大雨,曾雅彥只好離開天井,來到后廳板壁繼續(xù)聽老師講課。下課了,雨也停了,曾雅彥這才回到前廊去挑他的挑擔。低頭一看,不好了!斜飄的雨水把他籮筐里的貨物淋濕了,食鹽溶了不少,布匹也濕漉漉的。
曾雅彥只好硬著頭皮將貨物挑回店里。在店主的責問下,曾雅彥如實相告,同伴也為他作證。店主本來也是個讀書人,因為多次應試名落孫山,便做起了生意。聽說曾雅彥是因為聽講入迷而損了貨物,有了幾分理解和同情。他對曾雅彥說“既然你如此好學,那我們來對對句吧。對得出的話,不用賠償,工錢照付;對不上的話就要賠償損失。”曾雅彥說:“在下只讀了幾年書,恐難使先生滿意。請出句吧。”店主見食鹽淋濕,溶化了一些,便說:
鹽客之人檐下宿,檐滴鹽;
曾雅彥聽了,心里一驚,這店主好不厲害,把同音字巧妙地組合轉(zhuǎn)換,有景有形有情節(jié)。他思索片刻,對道:
漁翁之徒雨中立,魚求雨。
店主聽了,連連稱贊道:“好!好!有才學?!?/p>
從此以后,店主不再讓曾雅彥做挑夫,讓他留在店里打點生意。茶余飯后,兩人談古論今,成了忘年之交。店主飽讀詩書,對曾雅彥悉心指點,曾雅彥慶幸自己遇上了這位良師益友,在店里認真細心做好各項事情,勞作之余更加勤奮苦讀。
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好學,四十二歲那年曾雅彥參加鄉(xiāng)試,中了舉人。十二年后,五十四歲的曾雅彥高中狀元,朝野為之轟動,一時傳為美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