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循豪,張尚晏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體育系,長沙 410205)
青年毛澤東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多災多難之時,煉志救國體育思想是青年毛澤東體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它引導著青少年鍛煉身體、磨煉意志,激勵著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奮起,為全中國的解放作出了偉大貢獻。近百年過去了,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及國際地位、綜合國力的提升,中華民族逐漸強大,面臨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煉志救國體育思想?yún)s逐漸被淡忘。如何在新時代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挖掘煉志救國體育思想的時代新義,教育當代青少年,提升其健康水平,促進其身心健康,展示其當代價值,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重大課題。
毛澤東煉志救國體育思想,即通過體育鍛煉來磨煉意志品質,樹立遠大志向,拯救中華民族于危亡之中。它是體育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崇高革命精神的凝聚與結合,是舊中國國恨家仇、民族解放強烈愿望的融合與鑄煉,也是中華民族自強自救的途徑。它既凝聚著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強國必先強種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也包含了拋頭顱、灑熱血,趕跑帝國主義侵略者,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中國的強烈愿望。
首先,毛澤東非常重視體育救國救民的基礎作用,他指出:“體力充實,內部之事,原因之事也。體不堅實,則見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遠?!保?]猶如一支強心劑,注入中華民族血液之中。其次,毛澤東同志認為:“一人動,則一身強;一國動,則一國強,體育是救國救民的一種手段?!痹诿珴蓶|看來,體育乃強國之基礎。要推翻科技落后、喪權辱國、經(jīng)濟疲弱、政治腐敗、綜合國力衰弱的舊中國,首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結合必勝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在青少年時代,毛澤東就顯示出偉人的眼光與遠見,確認了體育是強國強種的良好途徑,是救國救亡的基礎條件。
毛澤東充分地吸收了泡爾生 《倫理學原理》中 “意志主義”“野蠻其體魄”的思想,他在 《體育之研究》中多次強調身體與意志的互動性,把它融合在煉志救國思想當中。在他看來,“勤體育則強筋骨,強筋骨則體質可變,弱可轉強,身心可以并完?!斌w育不僅能夠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更足以強意志。毛澤東強調說:“體育之大效,蓋尤在此矣。夫體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彼砸獜娨庵荆且驗椤耙庵疽舱?,實乃人生事業(yè)之先驅也?!薄段餍新洝分杏涊d了毛澤東對自己在學生時代進行體育鍛煉磨煉意志的情況的回憶:“我們也熱心于體育鍛煉,在寒假當中,我們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繞城,渡江過河,遇見下雨,我們就脫掉襯衣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也脫掉襯衣,說是日光浴。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高聲叫嚷,說這是叫做 ‘風浴'的體育新項目。在已經(jīng)下霜的日子,我們就露天睡覺,甚至到十一月份,我們還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這一切都是在體格鍛煉的名義下進行的?!痹诿珴蓶|看來,體育于國家乃強國之基礎,于個人則意志之象征。他的體育鍛煉意志的思想,在傳統(tǒng)的較為被動的個人與國家關系中,增添了新的意志能動要素,即不僅僅要求鍛煉好身體,而且要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磨礪個人與民族的意志力[2]。
在毛澤東看來,體育不僅鍛煉身體素質,而且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良好手段。毛澤東指出:“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毛澤東認為,體育為德智體之首,乃德智厚實之基礎,是培養(yǎng)堅強意志、果敢品質的良好手段,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重要手段。毛澤東認為強健的身體和強大意志力量,是強大的精神力量的必要條件。體育中的競爭精神、果敢精神、不怕困難、永不服輸精神與崇高革命理想結合,盛開出絢爛多彩的花朵,那就是為了全中國的解放排除萬難,不怕犧牲,一往無前,最終取得革命勝利的精神。
五千年來,中華兒女一直以炎黃子孫自居,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榮耀,強調家國同構的政治結構、奮發(fā)圖強的崇高理想,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名言警句宣揚這一思想,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毛澤東深受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在被動挨打的落后年代,這種思想轉化為奮發(fā)圖強、強國強種、反抗侵略的強烈愿望。毛澤東體育思想同樣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 《體育之研究》開篇中指出:“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xiàn)象也?!泵珴蓶|認為體育能 “動以營生也”,這個層次是 “淺言之也”,體育能 “動以衛(wèi)國也”,這個層次才是 “大言之也”,毛澤東不只是把體育放在個體的人的意義來研究,而是將它置于中華民族大的社會背景下加以論述。體育是激發(fā)民族尊嚴,激發(fā)昂揚斗志的有力武器,煉志救國理想與體育結合是承載革命理想的最佳工具?!扒嗄昝珴蓶|討論體育問題的思想邏輯是基于拯救國民體質之上。”“毛澤東把個人鍛煉與整個國家的民族存亡結合在一起?!保?]
中華傳統(tǒng)精神包涵愛國主義、憂國憂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崇德重義、和諧統(tǒng)一、勤勞節(jié)儉等等[4]。張澤洪認為 “毛澤東體育思想是在中國特有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上,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精深的內涵,表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風格和氣派。”它的養(yǎng)分正是來自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懊珴蓶|的體育思想是根植在中國民族文化沃土之上的,是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的體現(xiàn)。”
毛澤東閱讀了大量中外名著,其煉志救國體育思想來源于 “意志論”,他在閱讀 《講堂錄》的筆記中就寫下:“拿得定,見得透,事無不成。”“不為浮譽所惑,則所以養(yǎng)其力者厚;不與流俗相競,則所以制其氣者重。”“陸象山曰:激勵奮進,沖決羅網(wǎng),焚燒荊棘,蕩夷污澤 (無非使心地光明)。”他在閱讀泡爾生 《倫理學體系》時寫了一萬多字的讀書筆記,并寫作了一篇獲得一百分的文章 《心之力》,來強調意志對人生的作用。他從楊昌濟和陳獨秀中學到許多西洋理論,著力宣傳體育,書寫出 “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意志也者,固人生事業(yè)之先驅也”等著名論句。毛澤東認為,體育鍛煉除了能 “增知識”“強筋骨”“調感情”以外,而且還能 “強意志”。他說:“體育之大效蓋尤在此矣。夫體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如冷水浴足以練習猛烈與不畏,又足以練習敢為。凡各種之運動持續(xù)不改,皆有練習耐久之益,若長距離之賽跑,于耐久之練習者尤著。”毛澤東此段精辟的論述,不僅僅說明體育有 “強意志”之功效,同時也指明體育鍛煉能夠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果斷性、自控性、自覺性和堅定性[5]。他參與日光浴、冷水浴、風浴、游泳、雨浴、登山、露宿、長途跋涉以及體操和拳術等體育鍛煉項目,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品質。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就是靠著這種堅忍不拔、無畏困阻、一往無前的意志和驚人毅力,帶領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近一百年前,毛澤東在 《體育之研究》開篇就寫道 “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xiàn)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無效。長是不改,弱且加甚?!憋@露出毛澤東對我們民族體質的深深擔憂。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的青少年體質狀況如何呢?調查顯示:“青少年體質近二十年來持續(xù)下降,我們的國民體質,尤其是青少年的國民體質10年間不斷下降。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監(jiān)測中,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爆發(fā)力素質、力量素質均全面下降。”[6]由于我國青少年體質整體下降,造成征兵選擇余地過窄,已明顯地危及到國家的兵源質量問題了。廣東省某武裝部2004年征兵送檢760人,體檢合格289人,體檢合格率為38%;2005年送檢625人,體檢合格263人,體檢合格率為42%;2006年送檢750人,體檢合格226人,體檢合格率為30%[7]。
抬眼望,煉志救國仿佛成為一個過去時代的音符,陳列在國家博物館里供人瞻仰,煉志救國仿佛成為一個遙遠的童話,只在革命戰(zhàn)爭片中閃現(xiàn),煉志救國仿佛與青少年絕緣,成為現(xiàn)代社會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態(tài)的犧牲品。煉志已為煉智取代,救國也似成唱詞。某些地方,體育鍛煉時間已被高考指揮棒擠壓殆盡了,每天鍛煉1小時也成了文件中的標識而已,青少年體質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毛澤東煉志救國體育思想可以號召青少年樹立崇高的理想,錘煉意志,是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守護者。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體育的作用時指出:“我們力求使學生深信,經(jīng)常的體育鍛煉,不僅能發(fā)展身體的美和動作的和諧,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鍛煉意志力?!比欢F(xiàn)有的研究表明,在過去一二十年里,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心理和溝通障礙、行為問題、消極心理、性健康問題、網(wǎng)癮和自殺問題逐年增多。從1992年到2005年,我國青少年的焦慮得分增加了約8%,抑郁得分增加了約7%,敵對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而部分積極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從1997年到2007年下降了11%。在中小學生中,精神障礙患病率高達13.47%;在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的占16%—25.4%;青少年犯罪亦呈上升趨勢。面對新時代獨生子女的養(yǎng)育問題,包辦、溺愛、縱容等問題屢見不鮮,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差、有部分青少年人格發(fā)育出現(xiàn)偏差已是不爭事實[8]。青少年問題專家孫云曉的 《中日夏令營中的較量》震驚了中國教育界,這篇文章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這代青少年不是日本青少年的對手。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呼喚毛澤東煉志救國體育思想。
鴉片戰(zhàn)爭的屈辱還沒忘卻,帝國主義的鐵蹄印跡還未消褪,日本侵略者的槍聲尚在回蕩,我們的很多青少年體質已如毛澤東同志筆下的 “白面纖腰,嫵媚若處子,柔弱若病夫。”崇高理想的樹立,意志品質的磨煉,需要從革命先烈精神中汲取營養(yǎng),自覺肩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然而,青少年的成長、使命的擔當,并不是來自天生的、遺傳的,需要良好的教育、艱苦的磨煉來幫助其成長。在一師求學期間,毛澤東的體育實踐就聞名全校,原因在于他 “是全校最頑強的鍛煉者”?!盁o論天寒地凍還是酷暑,他始終以一種近乎嚴酷的方式來鍛煉身體。比如冬天在井邊沖涼水,夏天睡在滾燙的地上曬太陽,而無論春夏秋冬,他都特別喜歡游泳,到中流去擊水,去磨煉革命意志?!边@種精神正是現(xiàn)代青少年需要努力學習的。
煉志救國體育思想號召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通過體育鍛煉,培育剛毅的性格,磨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樹立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救國救民而奮斗終身。它對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具有促進作用,時代意義非常重大。
與西方文化追求自由、民主、個性不同,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更強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老一輩無產階級思想包含著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勇猛剛強、果敢有為的精神;融匯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侮,變法圖強,推翻帝制,進行反壓迫、反奴役、反侵略斗爭的英勇精神。毛澤東煉志救國體育思想是老一輩革命家思想精華的凝聚,是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對中華民族復興意義重大。隨著毛澤東同志的成長,其體育思想也逐漸成熟,青年毛澤東煉志救國體育思想是與當時的時代緊密結合的,是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理想與體育功能相結合的絢爛成果。當前,青年一代應該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繼續(xù)在煉志強國的康莊大道上前行。
體育具有磨礪意志、增強體力、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功能,體育有助于青少年愛國主義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用老一輩革命家的風范來激勵和鼓舞青少年從小樹立崇高理想、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是一件意義重大而緊迫的大事。1915年5月7日袁世凱無恥地接受日本帝國主義意欲獨占中國的二十一條,毛澤東讀了范石潤先生作的 《明恥篇》一書后,義憤填膺地在書的封面揮筆疾書寫下了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十六個大字,立志挽救民族危機,并號召青年學生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袁世凱[9]。這種精神正是當代青年必須學習與牢記的,自覺肩負國家命運與前途,承擔社會責任,樹立崇高理想,奮發(fā)圖強,為國家的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1年,胡錦濤同志在 “七一”重要講話中用專門篇幅深刻地論述了青年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重大作用和建設祖國美好未來所肩負的歷史重任。他指出: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號召青少年為中華民族強大而努力。祖國的希望在于青少年努力,祖國的強大在于青少年開拓進取,青少年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實力量。
煉志救國思想對培養(yǎng)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識、有文化、有健康人格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卓越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青少年應自覺肩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和責任。尤其在當前我國面臨經(jīng)濟建設穩(wěn)步推進的重大關口,青少年更應該認清國際形勢,勇于承擔祖國復興的歷史使命,爭做有為青年。
青年毛澤東曾寫下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自勉詩句[10],樹立起奮斗的決心和勇氣。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許多青少年習慣于 “動動鼠標、周游世界”的生活方式,他們頭腦聰明,體能狀況卻令人擔憂,意志品質薄弱[11]。毛澤東曾表述 “至若承平之代,則殊厭惡之,非好禮也,安逸寧靜之境不能長處,非人生之所堪?!保?2]意志品質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保證和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不是生來就有的,特別是良好的意志品質,更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實踐活動中有目的地加以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實踐活動中磨礪出來的,體育是磨煉意志的良好手段。毛澤東推崇蔡元培的 “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體”“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fā)達”等觀點,其煉志救國體育思想的邏輯是,人人身強,志強,自強;進而民族強,國家強。
煉志救國是青年毛澤東體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質的凝聚,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寶貴遺產。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煉志救國體育思想是體育與愛國主義結合的產物,是 “救國救民”的手段;在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煉志救國是一種“歷史的提醒”,是 “對現(xiàn)實的擔憂和負責”,恰似一股強力呼喚著我們民族復興。青少年成長成才需要煉志救國精神,民族復興需要煉志救國精神,煉志救國體育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新時代它將具有新的意義。
[1]二十八畫生.體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1-11.
[2]龍偉.五四前夕的“體育”觀念史——基于毛澤東《體育之研究》之觀察[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7):70-74.
[3]張澤洪,陳肖沫.毛澤東與體育研究綜述[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4):4-7.
[4]馮霞.人學視野中的人文體育觀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4.
[5]郭風蓮.湖湘文化與毛澤東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6]南方周末.中國國民體質連降10年 青少年運動能力輸日 本[EB/OL].(2011-02-01)[2012-12-14].http://www.infzm.com/content/52935.
[7]李軍華,劉德佩.我國青少年體質現(xiàn)狀對軍隊兵源質量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1(4):61-64.
[8]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人格關乎民族復興[EB/OL].(2010-03-10)[2012-11-12].http://epaper.rmzxb.com.cn/2010/20100310/t20100310_308098.htm.
[9]周元超.論楊昌濟先生對毛澤東早期體育思想的影響[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3-4.
[10]陳金生.青年毛澤東的體育實踐及其體育觀[J].蘭州大學學報,1998(4):20.
[11]許文鑫.價值取向視角下我國近代學校體育思想變遷的階段性特征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2(6):33-36.
[12]李力研.毛澤東與他的“豪杰”體育(二)[J].體育科學研究,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