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廊坊師范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其學習狀況是高等教育成敗的關鍵,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活難免會出現種種問題,逃課就是其中之一。當今高校大學生逃課現象非常普遍,甚至出現了“高校逃課族”,更嚴重的是出現了雇傭別人替自己上課的現象。這種逃課風氣的擴散范圍之廣,持續(xù)時間之長,對校園文化的破壞性之大,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思考。如,關于大學生逃課現象的研究成果探討了大學生逃課現狀、逃課形式,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本文以河北地區(qū)某高校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的形式對其學習狀況及逃課現狀進行了分析。調查結果顯示:6.94%的學生從不逃課,31.94%的學生基本不逃課,59.72%的學生有時逃課,1.89%的學生經常逃課,并且逃課現象主要集中在公共課上。這一數據反映出逃課現象的嚴重性,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隱性逃課較嚴重。隱性逃課是指:學生按時來上課,好像也在認真聽講,而實際上沒聽老師講課。根據本調查,有13.89%的學生表示上課時能專心聽課,60.06%的學生表示視情況而定是否要聽課,13.89%的學生表示邊聽邊玩,4.17%的學生表示根本不聽。第二,男生的逃課率高于女生。通過對比分析男生和女生的逃課情況,男生中有50%的學生表示經常逃課,僅有5%的學生從不逃課;女生中沒有人經常逃課,而且7.69%的學生表示從不逃課。在隱性逃課方面,男生中5%的學生能專心聽課,20%的學生邊聽邊玩;女生中17.31%的學生能專心聽課,11.54%的學生邊聽邊玩。兩組數據充分顯示:男生的逃課率高于女生,并且在隱性逃課方面男生比女生嚴重。第三,來自城市和城鎮(zhèn)的學生的逃課率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自農村的學生中75.44%的學生基本不逃課,17.54%的學生從不逃課,而來自城鎮(zhèn)的學生中100%的學生表示有時逃課;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沒有人支持逃課,而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中僅有11.11%的學生反對逃課,更有甚者,16.67%的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支持逃課。而在隱性逃課方面,來自城鎮(zhèn)和城市的大學生中沒有專心聽講的,17.54%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表示認真聽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和城鎮(zhèn)的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在隱性逃課方面自城鎮(zhèn)和城市的大學生比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嚴重。
(1)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學擴招必然帶來就業(yè)的壓力,嚴峻的就業(yè)市場導致了教育的全方位競爭,除了將考研、考公務員作為進入社會的階梯,提高自身素質也是大學生回應市場需求的途徑。但大學所設置的一些課程不能滿足市場化的需求,如:專業(yè)課內容老化、滯后;教材內容簡單、落后等。此外,必修課多,選修課少,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課程,只是單純地為拿學分來上課。在本次調查中,45.83%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有問題,課程設置問題成為學生逃課一個重要原因。
(2)課程考核不科學。當前對大學生的課程考核呈現了簡單形式,缺少淘汰制,這就使在校大學生學習壓力不大,動力不足。課程考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性、題型呆板,同一課程歷年考試題重復率極高,有的老師甚至多年同一門課程一直沿用一份試卷。許多逃課學生能夠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突擊應付考試,有的突擊出來的成績甚至比上課認真記筆記的學生考得分數還要高,這就使逃課學生沒有了后顧之憂,這一現象在文史類考試中更為突出。
(1)課堂缺乏感染力。大學里不像中學那樣有升學壓力,教師的教學壓力也相對較小。因此,個別教師課前不認真?zhèn)湔n,不專注于研究專業(yè)知識及了解本學科前沿動態(tài),課堂上照本宣科,缺少感染力,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久而久之,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就越來越低,即使采取強硬的管理措施加強考勤,也是治標不治本,“隱性逃課”現象更加嚴重。
(2)授課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師授課內容有時信息量太大,重復較多;有時信息量太少,不能滿足學生聽課需要。特別是有些課程,相同內容學生要聽好幾遍,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覺得浪費時間。或者有些課程在前期課程并未做鋪墊的條件下就開始新課,這樣學生就會覺得太難聽不懂。課程難易程度不當是造成大學生逃課的重要因素。
(3)課堂考勤不嚴格。個別老師要求不嚴格,課上只顧講授專業(yè)知識,缺乏與聽課學生的溝通,對學生曠課行為視若無睹,再加上課上以記筆記為主,助長了學生逃課行為的滋生。
(1)自我約束力差。從中學走入大學,無論是來自于家庭還是學校的管束都放松了。在較為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中,有些學生就會顯得無所適從,不能合理分配時間,不能有序地安排學習和生活,慢慢地就養(yǎng)成一種自由、散漫的習慣,這就為逃課埋下了隱患。在本次調查中,30.56%的學生由于自身懶惰而逃課就證明了這一點。
(2)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進入大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部分學生會出現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的現象。雖然本調查中僅有5.56%的大學生表示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但實際上對專業(yè)的態(tài)度已經成為逃課原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3)學習目的存在功利性。絕大多數大學生上大學就是為了拿文憑就業(yè),在這一功利性目的的驅使下,他們就會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的發(fā)展,帶著功利思想對待課堂,認為哪門課程對將來就業(yè)有用就去上哪門課,否則就逃之夭夭去做自認為更重要的事,如:準備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研考證,公務員考試等。殊不知,這些行為也呈現出一定的盲目性。
(4)學生的從眾心理。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受周圍同學影響而逃課的學生占到了27.78%的比例,這可以看出從眾心理的巨大作用。另外,訪談時,有學生提到高校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逃過課的大學是不完美的大學”。顯然這是一種與主流校園文化相對的亞文化,但是處于這種亞文化群周圍的學生很少能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被這種非主流文化所同化而導致逃課現象愈演愈烈。
由于家長缺乏對大學生的持續(xù)關注,而高校大多實行一個輔導員管理幾百名學生的方式,教師的精力有限,大學教育經常伴隨著家庭教育的缺位。如果缺少家長的配合,便難以做到有效地管理。大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高校后就對其情況不聞不問,缺少與學校必要的溝通,這樣自我管理能力稍差的學生就會管不住自己,隨之而來的“逃課風”便成為高校常見的一種群體違紀現象。除此之外,一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只能靠做兼職來維持自己生活,于是當上課與兼職發(fā)生沖突時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逃課。
(1)納入班級管理日程。針對大學生對逃課現象的認識、觀點和行徑,必須采取一些強硬措施幫助他們遵守紀律。首先,把曠課納入班級日常管理日程。利用學生手冊和班規(guī)對學生的逃課行為進行約束,在近期目標中通過主題班會和班級考勤制度,嚴格控制大學生的逃課行為。從長遠目標來看,將大學生遠離逃課的過程作為學生評價的一部分,也可作為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其次,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入手,增強大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在最大程度上解決逃課問題,從“他律”到“自律”將是班級管理的一條規(guī)律。
(2)優(yōu)化課程設置。根據社會和學生的需要進行課程設置,一則提高課程的實用性,一則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增加選修課的范圍和數量,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3)完善考試制度。調查結果顯示,相當部分同學由于考試容易過關不擔心掛科而逃課。針對此,在考試內容、考試方式等方面需進行改革,考試可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或通過學生撰寫小論文并進行答辯的方式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推行和完善學分制,建立彈性學分制,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以修滿學分為標準提前或推遲畢業(yè)。完善考試制度,增強大學生考評的靈活性和嚴肅性,引導大學生逐漸遠離逃課現象。
在本次調查中,36.11%的學生不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所以教師在授課方面應盡量改變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感染力。
(1)改變教學方法。教師應在專業(yè)領域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最大限度發(fā)揮人格魅力作用來吸引學生,努力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采用對話式、討論式、質疑式等教學法,一方面增進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培養(yǎng)學生對學問和學術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此外,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來增強課堂感染力,激發(fā)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授課教師要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范圍和程度,突出重點和難點。同時還要運用一些授課技巧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和身心健康教育,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看一些勵志方面的書籍來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并為此而不懈努力。同時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參加學校的各項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增加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交能力。
(2)增強大學生自律意識。大學生要懂得自律,遵守規(guī)章制度,抵制不良誘惑。在現行的規(guī)章制度下,要嚴格遵守紀律,要有一種集體榮譽感,如果自由散漫成為一種習慣將來也會帶到工作中去。同時要抵制一些不良誘惑,如:網絡游戲、言情小說等。
(1)加強大學生就業(yè)教育。學校要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客觀的就業(yè)觀。在本次調查中,以就業(yè)為目的學習的學生占66.67%,因此在新生入學之初的學前教育階段老師就要幫助新生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引導學生獲取一些有用的證書,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避免學生因盲目考證而舍本逐末產生逃課現象。除此之外,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正面宣傳教育的同時要發(fā)揮校園文化的隱性教育作用,如:板報、廣播站、標語、報刊雜志等。
(2)建立學校與家庭聯系制度。家長要與老師多溝通,相對于老師,家長應該更能了解孩子的狀況,所以要針對孩子本身的特點,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對其正確引導。尤其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老師和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教育他們適當做兼職,不要因兼職而荒廢了學業(yè)。
(3)社會增加就業(yè)機會和資助力度。當今社會就業(yè)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一些學生利用上課的時間去找工作,出現逃課的現象;一些學生為減輕家庭負擔去做兼職,難免與上課時間發(fā)生沖突,造成逃課現象。這就需要社會盡量多為大學生提供就業(yè)機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社會還應加大對困難學生的資助,以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有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以學業(yè)為主。
[1] 么曉輝.大學生公共基礎課逃課行為分析[D].西南大學,2011.
[2] 郎佳.大學生隱性逃課研究[D].西南大學,2009.
[3]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