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迎春
(河池學院 中文系,廣西 宜州 546300)
老實說,我讀廣西作家的散文并不多,很多時候只是遇到了就不經意地瀏覽,認真讀過的,記憶較深刻的只有那么幾個人的那么一些作品,如東西的《故鄉(xiāng),你終于代替了我的母親》、張艷玲的《此岸彼岸》、何述強的“青磚古墻”系列和《千秋眉眼龍江河》、潘琦的《黃昏散步》等。他們或許也可以說是代表了廣西較高的散文寫作水平,因此引起關注和閱讀的興趣。這次有幸應邀參加“南丹文學研討會”,讀了蒙衛(wèi)東、羅傳鋒、宋先周三位同志的散文。讀完還是頗有感觸的。對他們把寫作當成樂事不斷在文學天地間辛勤地耕耘,表示欽佩。
總體來看,他們三人的多數作品可以大致分為這么兩類:一是回憶往昔,如蒙衛(wèi)東的《知青歲月二題》、《我從礦山來》,羅傳鋒的《我的“馬幫”弟兄》、《轉動的歲月》、《溫暖之城》,宋先周《紀念父親》、《生命的硬度》等;二是寫在當下,如蒙衛(wèi)東的《布衣英雄》、《向往中的城市》,羅傳鋒的《梅子紅時》、《那梨樹》、《那人 那城 那貓》、《夢里蝸居》,宋先周《哭砂》、《你是美的》、《解讀深閨里的風景》等。也可以說是在記憶中撿拾那些難忘的或即將被人遺忘的往事,在視野中搜尋那些豐富的生活中的看似平凡的點點滴滴。
中肯地說,他們的作品風格不一,良莠不齊。但其中也不乏好的篇章,有的很生活,很真實,很感人,很美。如蒙衛(wèi)東的《知青歲月二題》寫的是當年在環(huán)江插隊的知青生活往事?!爸唷笔侵袊粋€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的的一個特定的名詞,它承載了一個時代青年的不尋常的生活經歷,以至于后來出現的“知青文學”成為了中國文學獨有的一個現象。作者以平實的敘述敘述了知青生活的一些往事,發(fā)出了“在人的一生中,讓你牽腸掛肚難以忘懷的,不僅是成功和失敗,不僅是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更重要的還有青春的經歷!哪怕你的青春再苦澀,再悲涼,得到很少而失去的更多,但用青春經歷過的歲月,用青春托付過的土地,你就是要刻意忘懷,實際上也不可能忘懷,永遠也不會忘懷?!钡母锌?。雖然以前讀過很多關于知青的作品,但讀完蒙衛(wèi)東的還是被觸動了,被那個時代青年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將如火的青春投入現實之后的種種境遇感到心酸、悲涼抑或其他,總之五味雜成。羅傳鋒的《梅子紅時》、《那梨樹》、《轉動的歲月》等,文筆自然而優(yōu)美,淳樸中有真情、自然中有意韻,直白中有情趣,讀起來像一首首流動的歌,又像一首首動人的詩篇,如《轉動的歲月》中寫到的“常有夢,夢里回故鄉(xiāng),就在山腳的小河邊,那老水車,還在咿咿呀呀的,將歲月轉動。”“心有歌,就應唱,不管低沉,或是高亢;心有夢,情亦暖,又何須分故鄉(xiāng)他鄉(xiāng)?!彼纳⑽挠涗涬m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物、小人物,樸實無華,但很耐讀,沒有一絲空洞矯情造景虛無,經得起品味。宋先周的作品,從數量上來說最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充滿了深情,不論是寫人,還是記事,如《紀念父親》、《剪輯母愛》、《生命的硬度》等。寫人多是用白描的手法,如寫父親離世“面對你的漆黑棺木,我心里有著太多說不出的悲傷,只能和你相濡以沫三十余年的老伴我的母親相擁而坐?!睂懩赣H獨居“母親一直呆在老家,和所有農村老婦人一樣,用自己不再年輕的身體,一遍遍重復梳理那幾塊單薄的土地,仿佛在細數兒女們的脊背?!睂懨と藠^斗“每每得到患者滿意的夸耀時,婷婷感覺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所在,那種快樂從心底深處激發(fā),慢慢寫到臉上。”寫事多是記事和抒情相結合,有的是通過游覽大山名川,記錄祖國山河之美好,抒發(fā)自己的喜悅之情或是在游玩之時,突然的情景觸動引發(fā)對生活的思考;或是回憶親人友人時對往事的敘述以及引發(fā)的思緒飛揚。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有的也可以看出弘揚主旋律需要的一些痕跡。如蒙衛(wèi)東的《布衣英雄》、《獨戀丹泉》,宋先周的《你是美的》、《解讀深閨里的風景》。
從題材的選擇看,他們的題材多是寫農村,寫工作,寫世情,寫親情。這也許和他們本身共有的幾個特征有關:一是都有機關工作的經歷;二是都有農村生活的經歷;三是都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四是都有很強的寫作能力。在他們三人的作品中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對往昔的回憶,在這些回憶的作品當中,又多是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回憶?!班l(xiāng)村題材應該是一個更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礦藏,特別是有過鄉(xiāng)村體驗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恐怕對鄉(xiāng)村的那分念結會愈久彌濃,鄉(xiāng)村的平靜與淳樸,帶給人的是親近和思索,它沒有城市的嘈雜與造作,一條小溪,一縷炊煙,一聲吆喝,便讓你的心和那片泥土融在了一起,在鄉(xiāng)村你沒有距離感,由此,親情與回歸自然便成了鄉(xiāng)村題材的主流?!彼麄儗戉l(xiāng)村時都已經身處城市,驀然回首那些歲月的過往,用城里人的目光看待或審視鄉(xiāng)村的生活?;蛘咚麄儚膩砭蜎]有和鄉(xiāng)村脫節(jié),親情一直是維系他們都市生活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紐帶。他們描寫鄉(xiāng)村,不僅僅是生活的實錄,更多的是對青春悲涼遭遇的輕聲嘆息、對親情的一種深深眷戀和對純凈美好的人性的迷戀。如蒙衛(wèi)東的作品《布衣英雄》、《知青歲月二題》、《向往中的城市》、《妹妹的花棉襖》;羅傳鋒的《梅子紅時》、《那梨樹》、《轉動的歲月》、《夢里蝸居》;宋先周的《紀念父親》、《記憶的畫面》、《永恒的脊梁》等等。
古往今來,散文的題材最為豐富,但是細細歸結起來無外乎就是個體生活境遇以及生命的體驗。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呈現,或抒情、或記敘、或議論,或將三者靈活運用。有評論家認為“底層生活經驗、非凡的想象力和細致到位的細節(jié)”應當是一個比較好的散文寫作之路。“經驗”使我們獲取了第一手的新鮮資源,他人無可掌控;“想象”構成了我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品質;而“細節(jié)”是使文本區(qū)別于他人的具體標志。對于他們三人來說,底層生活的經驗應該是不缺乏的,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愈加豐富。對于一個寫作者而言,好的觀察力至關重要,從他們的作品來看這一點也不缺乏。想象與表述細節(jié)的能力也正是他們作品不一樣的主導因素。
蒙衛(wèi)東的作品在表述上往往是不避俗陋,雅中帶俗,有點兒類似郁達夫的風格,看似隨意,其實隱含深意。如《我從礦山來》寫的是當年在礦上工作的經歷。在略帶調侃,甚至有些俗氣的講述中,通過幾個人和事展現了礦工特殊的生活狀況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文章真實得如同照相。從某種角度看,用這種略帶調侃的,俗氣的語言描寫這個階層可能是更為合適的,因為他們文化程度偏低,沒有崇高的理想,生活忙碌也沒有多余的時間思考,活著也只是完成“活著”的使命。工人階級生活的韌度往往是在不暇思索的無意識的狀況下鍛造出來的,面對高風險的工作、枯燥的生活,甚至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依然平靜甚至快樂的生活。我是水電工人的女兒,在工地長大,我看到、聽到一線工人的生活和文中寫的很多事情十分的相似。《向往中的城市》是對城市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深刻反思。文章從夢想的城市寫到真實的城市,從自己少年時對城市的無盡向往寫到中年后對城市的厭倦。期間文字的雅俗相伴,寫想象的用雅,寫現實的用俗。讓人讀后忍俊不禁,“城市是我和鄉(xiāng)村少年躺在稻草堆上企盼的一道靚麗風景。我們在田野寂寞星光下向往著城市里熱鬧的霓虹燈光?!薄霸谶@條路上,我們看不見的那邊,拴著許許多多我們想象中的城市,就像我們想象中金碧輝煌的宮殿。”“在那些現代化的都市里,沒有鳥叫,沒有蔚藍的天空,沒有清新的空氣。一個沒有藍天、鳥叫和新鮮空氣的城市,就不再迷人?!薄芭紶杹砹顺抢锶?,我們殺雞宰鴨,待如貴賓。吃飯時就把雞頭鴨尾和苞谷酒一起敬給城里人。城里人很開心,感嘆山鄉(xiāng)的青山綠水,贊美鄉(xiāng)間的純樸人情。說我們山鄉(xiāng)的風光及苞谷酒和雞鴨屬于原生態(tài),很迷人,很好吃,城里很難看到,很難吃到。他們會永遠記得我們的盛情款待。而我們卻搞不懂,城里人既然高度評價山鄉(xiāng)風景及原生態(tài)雞鴨,為什么還不習慣農家土雞土鴨的原生態(tài)屁股。”
羅傳鋒的語言清新優(yōu)美,行文也有章法。喜歡用短句,短的段落組合,在視覺上給人詩的感覺,讀起來也有詩歌的韻味和意境。作者很善于吸引讀者,總是先用優(yōu)美的文字開始講述,在平靜中慢慢流露真情,在思考后漸漸蔓延悵然。從賞到思到感慨,牽著讀者隨作者一路走去。如《梅子紅時》寫的是故鄉(xiāng)的楊梅,文中記敘了自己年少時摘楊梅吃楊梅的趣事,看似很平淡的小事,但是歲月流轉,韶華易逝,有關楊梅的記憶像一根無形的繩子牽動著鄉(xiāng)情,“歲月,讓老家那寨子依舊恬靜安詳,讓梅子依舊在插秧的時節(jié)里一片紫紅;也讓在這個時候回到那的我,邀來兒時的同伴,把酒言歡,說的不再是梅子,而是兩鬢的華發(fā)?!睔q月早已將“我”—楊梅—故鄉(xiāng)融為一體不可分離,楊梅是生命中別樣的情愫?!赌抢鏄洹芬栽娨话愕恼Z言描述故鄉(xiāng)梨樹的風姿、梨花的素美、梨子的清脆,讓人產生對梨樹及梨子的向往,但作者筆鋒一轉寫梨樹的遭遇——梨子買不出好價錢——梨樹漸漸老去,甚至枯死,“老梨樹,慢慢地老去,歲月在他的身軀上,裹著道道痕跡。那不知名的藤蔓,無聲而又殘酷的將樹纏得越來越嚴實,遠遠看去,一如披著綠蓑的老人?!弊屓俗x后不免有些心酸,最后想到自己,不免生出一絲蒼涼——“為老梨樹感到有些哀傷,不過也羨慕它,一直到老去、枯干,哪怕是倒下,依舊能在那生斯養(yǎng)斯和它眷戀的土地。而離開了故土,在外漂泊的我呢?”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聲。我讀著這些文字,心被牽扯了,有絲絲酸楚與悲涼。記不清在哪里看到這樣的話,“文章和人是有緣分的”。也許從某種程度上說,文章無所謂好壞,只要觸動了你的心靈,對于你她就是好的。這些文字打動了我,不是因為我是女性讀者,偏愛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而是它透露的那么一絲蒼涼,因為直面蒼涼的人生也是人類情感的不可回避的部分。
宋先周的作品相對比較豐富。對于寫作者來說生活有多豐富,作品也就會有多豐富。按照作者自己的分類就有如下四類:第一類:旅痕足跡;第二類:親情愛情;第三類:生命感悟;第四類:專欄約稿。作者寫文章抒情性很強,不論是哪一類,在寫人、記事、繪景之后都會來一番抒情。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先周我是認識的,大概是他上函授時認識的,但沒什么接觸,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高個的文質彬彬的小伙子,有南丹人特有的白凈的膚色和熱情的笑臉。讀了他的文章之后,又多了一種感覺,他是一個深情的容易動容的“旅行者”和寫作者。“旅行者”之所以加上引號,是因為這個旅行不是僅指旅游,同時也是指漫步人生。我個人認為《哭砂》、《剪輯母愛》是先周寫得較好的篇什?!都糨嬆笎邸吠ㄟ^一些具體感人的生活片段寫母愛,很真實,凸現了一個平凡而堅強的母親的形象,“雨天,母親的風濕腿會很疼痛。我立即致電母親,母親卻在寬慰著我,她說自己身體很硬朗,我送回去的風濕藥很管用,現在不怎么疼了。我的淚在幸福的微笑里滑出眼眶,我在淚光里,仿佛看見母親正矯健的穿梭在下灣的那塊苞米地里?!爆F實生活中很多母親為了兒女都自覺地選擇了堅強,正因為母親們特有的品質,所以在文學作品中“母親”是永遠也寫不完的主角。讀到這里,我想到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寫道他讀父親的信時不禁淚濕眼眶的情形。“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逼鋵嵁敃r朱父身體狀況已經十分糟糕,心中很想兒子又不想直說,說重了怕兒子擔心,說平安又害怕兒子不回來,矛盾中感慨“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這是多少父母親真實的寫照,在善意的謊言背后他們默默撐起了一片天?!犊奚啊肥且黄袆e于他的其他幾篇的游記的好文章,在布局謀篇上也可以看出獨具匠心,初次面對沙漠,開始是新鮮好奇觀賞,這是人之常情,接下來是想面對挑戰(zhàn),但在荒蕪和沙響的震撼下,感受到了沙化的可怕,又由自然的沙化聯想到心靈的沙化,“這次哭泣仿佛是為這個沙化不斷擴大的家園,又仿佛是為沙化枯干的母親。但是,我知道,我的哭泣更是為自己,為自己逐漸沙化的心靈。”這種合情理的聯想和懺悔也使得整個文章立意更高?!冻踝R廬山》、《野性金灘》、《鳳凰不只是一種鳥》等游記,感情有些過于濃烈,情緒放得過開,且有些程式化,似乎自己內心很多泥淖需要洗滌,在自然面前需要一種純凈來洗禮?!皝辛⑦@畫中,我似乎什么都不去想,任靈魂接受古城的清洗,原先內心積淀下來的所有哀怨、浮躁、輕狂、頹廢……都蕩然無存,我想,鳳凰也許是一個可以讓人發(fā)呆的地方,在靜靜的發(fā)呆中,我那顆狂野不安的心漸漸安靜下來,仿佛又回到嬰幼兒時代,還給了心靈又一片凈土?!?《鳳凰不只是一種鳥》)“那淡淡的縷縷海風,吹散了我心中的陰霾與憂愁;那澄凈的一片湛藍,洗掉了我心底的塵埃與污垢……”(《野性金灘》)“今后我會再來,我要用我的執(zhí)著,驅散你糾纏不清繚繞在我心間的霧靄,撫摸你壯麗險峻的絕壁,接受你瀑布群的蕩滌洗禮。”(《初識廬山》)而這些山水真的能洗滌靈魂嗎?其實有過旅游經歷的人,對中國現在的旅游多少都有微詞,最美好的景色是那些不曾開發(fā)或人煙罕至的。人去得多著名的景點什么都變味了。它們可能再也成不了使人心靈寧靜的凈土了。祖國的大山名川、名勝古跡我去了不少,留在心底的多是一聲嘆息,那些詩意的美大多只能在古典詩詞中找尋?!都o念父親》、《剪輯母愛》、《永恒的脊梁》、《與愛情有關或者無關》等記事抒情散文也有程式化的痕跡,幾乎都有傷心、流淚、不住的懺悔……郁達夫曾說抒情散文應做到“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傷,動中法度”,有節(jié)制的收起自己的情緒,其實更容易打動人。東西的《故鄉(xiāng),你終于代替了我的母親》,也是寫母親的,可以作為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