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云 夏 夢
(武漢工程大學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比起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當代大學生接觸的信息量越來越豐富,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便捷,然而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卻普遍下降[1]。電子產品的盛行使得大學生可以更加方便的查閱信息,處理論文,繪制圖形,正是電子產品強大的功能使其成為大學生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但同時,電子產品對大學生學習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通宵游戲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導致有些同學上課精神狀態(tài)不佳,甚至逃課補覺,智能手機的普及也使得學生上課幾乎都是一手手機一手課本,甚至少數(shù)同學不帶課本只帶手機上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自然不高。很多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能平衡電子產品在娛樂和學習中的應用,導致學習被動,甚至是學業(yè)上的荒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很少有大學生為物質生活擔憂,獎學金的設立遠不如從前對學生學習動力的影響大,獲得獎學金不再成為解決大學生生活費用的主要渠道,很少有同學以獲取各類獎學金為學習動力來獲取知識,以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面對獎學金,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有學生覺得爭取獎學金表明自己經濟狀況差,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爭取獎學金的競爭因此不再激烈,獎學金的設立沒有發(fā)揮出誘導學生學習知識,參加競技,鍛煉能力的作用。
電子產品和豐富的物質生活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干擾,大學生處在一個色彩斑斕的社會環(huán)境中,難免對枯燥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差,使得大學生普遍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較差的自主學習能力又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不到成就感,失去了學習動力,上課沒有學習效率,下課沒有鞏固拓展,而是將時間花在電腦、手機和娛樂活動上,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自主學習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他強調應該以學生的主動學習、思考為主,教師起引導、協(xié)助學生學習作用。而在我國也早有自主學習模式的出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就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也就是說一個人想明白道理,獲取知識,要通過自己主動學習得到[2]。
近20年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國外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相對比較成熟,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自主學習模型,如齊莫曼的自主學習模型、巴特勒和溫內的自主學習模型、麥考姆斯的自主學習模型等。針對大學生學習現(xiàn)狀,我國目前也有不少學者對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做出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比歷史教育模式提出概念,研究自主學習的特征、價值及實現(xiàn)的方法,很少有針對不同科目性質在自主學習上提出不同的引導方式。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一般是指由學習者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3]。綜合目前對自主學習研究的成果,自主學習至少有以下特征:
1)自主學習是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進行。自主學習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學。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和一定的教學條件下進行的。教師負責拓寬學生的專業(yè)視野,指導學習方向,并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的規(guī)劃和完成情況提出改善意見,引導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學校提供圖書館、實驗室、電子閱覽室、自習室等輔助同學們更好的自主學習的教學設備;
2)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應該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明白自己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及形式的權利,具有基本的知識基礎作為學習其他知識的先決條件和運用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生對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興趣。自我督促是建立在一定的動力之上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首先明白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大概是在哪些領域,有怎樣的應用,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習的過程中有解決問題的目標,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學習興趣,并能持之以恒;
4)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參與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主意識,把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進度的把握、教學內容的編排當作自己需要了解的事情而不單單是老師的教學任務;
5)學生對于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活動能自行監(jiān)控和調整。自我監(jiān)控是完成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學習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持之以恒,克服困難,想辦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最終獲取知識;
6)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進度會有所不同。大學生面對的專業(yè)知識像海洋一樣浩瀚,不同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所偏好,不同學生吸收新知識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樣,自我監(jiān)控的意志力和自我調整的方式有著差異,這就造成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和進度不同。
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學生主體作用上的,特別是“學導式”教學法能真正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能[4]。學生主體作用是指教學過程中處于認識客觀世界主體地位的學生,在外界多種因素(尤其是教師)的作用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自身發(fā)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作用。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能動性,首先表現(xiàn)在他能夠根據(jù)社會的要求積極參與教育活動,并以此作為自己學習的努力方向;其次,他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和情意結構去主動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響,對它們進行吸收、改造、加工,使新、舊知識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實現(xiàn)主體結構的改造與重建。要有效的實現(xiàn)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能建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識,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為了自己而學,是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渠道,也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獲取知識本身并有機會應用到實踐中。而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中不占主體卻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師要輔助學生拓寬視野,選定方向,解決疑難,增加動力,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引導。
從學習本身出發(fā)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是關鍵措施[5]。學生的學習就是自己獲得本領的過程,教學模式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啟蒙模式,也是必經模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劣極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好的教學模式是能讓學生掌握一門課的知識,形成學習動機,產生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去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齊莫曼認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應該是內在的或自我激發(fā)的,學習的方法應該是有計劃的或已經熟練達到自動化程度,自主學習者對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定時而有效的,他們能夠意識到學習的結果,并對學習的物質和社會環(huán)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隨機應變能力。學生投入自主學習中,明白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能力是大學生活的主要內容,就能產生一定的自控意識,電子產品可以很好的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而不再使其沉迷于游戲娛樂。
采取輔助措施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方式,輔助措施包括鼓勵法、組織競賽法、獎勵法等。鼓勵法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跟蹤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對值得肯定的地方予以鼓勵,這是對學生很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在這種正面情緒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到下一輪的學習中。組織競賽法能形成一定學習氛圍,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參加競賽,在學校參加競賽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主要渠道,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并做到學以致用。獎勵法可針對大學獎學金的設立而言,當今物價上漲幅度較大,可適當提高獎金額度以提高大學生對獎學金的向往,還可在提供金錢獎勵的同時提供學生學習深造或是實習就業(yè)的機會,這在目前就業(yè)形式緊迫,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大的情形下,可成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在優(yōu)秀生之間形成競爭,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獎勵,也可成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重要誘導因素。
每一門課程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盡管是同一專業(yè),不同課程的性質差異還是較大,例如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測量偏向實踐,CAD,PKPM注重操作,混凝土結構設計、砌體結構、鋼結構等則理論性較強。本課題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總結出如何根據(jù)不同科目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2.1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中的應用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是一門注重技能掌握的課程,實踐性較強,理論知識較容易理解,涉及到工程施工中施工設備,施工工藝,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解決方式等細節(jié)性內容較多。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要針對課程性質進行引導。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上,可制定如下一個引導自主學習教學計劃:
1)帶領學生現(xiàn)場進行認識學習,讓學生對工程實際情況有一個整體認識,并對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記錄下來;
2)有序的組織學習內容,如土方工程部分,將參觀工地的土方挖填情況,排降水情況,地基處理情況,邊坡支護方式等向大家講解,并提出問題,例如:地下水和軟弱土質對建筑物有怎樣的影響,如果遇到不同的地質情況,不同的地下水位時應該怎樣處理;
3)綜合同學們整理的知識進行補充,系統(tǒng)的將土方工程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梳理一遍;
4)根據(jù)所學內容留置作業(yè),讓學生自己根據(jù)不同的地質情況、地下水位情況、施工場地情況選用合理的排降水方式,基坑支護方式,計算土方挖填量及進行相關設備的選擇。
教師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條件,現(xiàn)在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工程施工現(xiàn)場是很好的學習基地,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同學有目的的參觀工程建設,例如正好附近有整片住宅在建,保證安全的條件下,有秩序的組織同學現(xiàn)場進行認識學習,一般施工現(xiàn)場按流水組織施工方式開展施工,各單項工程進度不一致,可以一次多參觀幾個施工工作項目。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應該有自己參與工程建設留有的施工記錄圖片或是在網絡上下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要讓學生在直觀上對施工現(xiàn)場情況有所了解。
4.2.2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中的應用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這門課程理論性較強,理解其中的原理建立在一定的力學知識基礎上,知識點理解較其他課程費力,分析過程也較為繁瑣,前后聯(lián)系緊密,貫穿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荷載計算、截面定義、荷載分析、梁柱配筋)的整個過程中,學習難度較大。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采取與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不同的方式,不過同樣旨在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自主性。一定要讓學生將知識點梳理清晰,串聯(lián)成一根主線,在頭腦中形成框架,例如在“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這一章里,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1)以多媒體或圖片形式向學生展示簡單的一棟框架結構建筑的框架部分,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學習的目的,在框架結構設計中,最終要得到的設計結果是對框架進行合理的梁柱配筋;
2)引導學生思考,要對梁柱進行配筋需要用到哪些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又怎樣得到,在這之前我們還要做哪些工作,怎樣處理建筑設計資料得到我們想要的信息;
3)學習思路列出來后,學生根據(jù)前面幾章學習的梁柱板配筋、內力分析、荷載處理等內容進行知識的整合,回憶已學知識加深印象,探索如何將知識點連成線用到實際工程設計中;
4)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整體思路后,選取一榀框架,根據(jù)設計資料講解由荷載和平面布置圖得出梁柱板截面尺寸,由荷載組合得出計算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及地震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繪制內力圖,根據(jù)荷載組合原則選擇最不利荷載組合作為框架所受內力,根據(jù)力平衡條件計算梁柱板配筋情況;
5)預留時間給學生吃透整個計算設計過程,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編寫設計步驟,其中包括先后順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用到的公式,并列舉出同講解例題不一樣的情況(例如大小偏心的判斷,單雙筋截面的計算)時處理方式,畫出知識結構圖;
6)教師幫助學生糾正和完善知識結構圖,對值得肯定的地方予以鼓勵,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成就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消極懈怠的情緒。4.2.3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PKPM軟件學習中的應用
計算機的學習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并熟練掌握的技能,幾乎每個專業(yè)都有自己的專業(yè)軟件,建筑行業(yè)相關軟件比較多,在PKPM軟件課程的教授中,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方面也總結出一些經驗,軟件類的課程注重動手能力,軟件應用的掌握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此類課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只需利用一部分時間進行軟件功能的基本介紹和演示,布置建模任務,讓學生在機房自己操作,教師觀察學生動手操作情況,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中遇上的疑問,肯定學生自主學習成果,對建成模型、計算荷載、圖形的轉換情況進行點評,給學生留足動手操作的時間,自主學習能力高的學生還能發(fā)現(xiàn)軟件中課本上沒有介紹的功能。在整個軟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充當教學工具的角色,對于學生的學習只起引導作用而不是知識的灌輸,知識灌輸?shù)谋粍邮綄W習只會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灌輸再多的知識也是聽了就忘了,甚至會出現(xiàn)抵觸的心理,失去了自主學習,將專業(yè)知識轉化成自己本能的能力。
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自己學習,對教師也有更高的要求,要全程把握好教學進度,兼顧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排除影響自主學習的障礙,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度成果。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狀況的反饋都很重要,沒有反饋的學習是無效的學習,學生從中得不到認可,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和掌握知識的信心。教師應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有區(qū)別的教育,同時應該根據(jù)科目本身的不同特點選擇恰當?shù)姆绞秸_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樊幫林.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J].科技信息,2012(4):215-216.
[2]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1,20(2):78-83.
[3]肖羽士.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備條件[J].中國教育學刊,2001(5):20-21.
[4]劉桂俠.淺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10):150-159.
[5]韓 瑞.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及主體作用發(fā)揮的研究[J].北方經貿,2011(1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