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炳禮
《白衣女人》堪稱是偵探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其作者威爾基·柯林斯也因這部作品一躍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舉足輕重的小說家,與狄更斯齊名?!栋滓屡恕分v敘了一個情節(jié)曲折離奇的故事,年輕的畫師哈特賴特與富家小姐勞娜相愛,但是勞娜早有婚約,二人被迫分手,勞娜嫁給了父親為她選定的未婚夫帕西瓦爾。但是帕西瓦爾覬覦的是勞娜巨額的財產(chǎn),后伙同福斯科迫害勞娜,所幸的是哈特賴特挺身而出,營救了勞娜也粉碎了帕西瓦爾的陰謀。
這部小說設定的背景是19世紀的英國,就法律和道德而言,女性沒有獨立的人格,她們必須做男人的附屬品,承擔傳統(tǒng)的社會角色,處于服從男人的地位。在這種“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中,女性的生活境遇可想而知,這就導致了多數(shù)女性的悲劇命運。在《白衣女人》中,無論是出身貴族的勞娜、堅強睿智的瑪麗安、體弱多病的安妮、麻木不仁的福斯科夫人還是冷酷無情的凱瑟里克太太,她們的命運無一不受到男權社會的制約和壓制,最終造就了她們的悲劇命運。
勞娜無疑是讓人羨慕的,她擁有財富、地位與美貌。她出身貴族,父親去世后留下了巨額的遺產(chǎn),她容貌秀麗,可愛迷人,是男人眼中的完美女人。但是勞娜也是不幸的,她一直缺少男性保護者。勞娜非常敬重自己的父親費爾利先生,但是費爾利先生卻總是縱情于玩樂,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甚至在臨終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把勞娜許配給了年長20歲的帕西瓦爾爵士,當時的勞娜不過17歲,并在此之前從未與帕西瓦爾見過面,更談不上相知相愛。懦弱的勞娜甚至沒有一絲掙扎就遵從了父親的遺愿,一方面是由于她十分敬愛父親,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男權社會的背景下,她早已習慣無條件地服從父權。后來,她與教授自己繪畫的畫師哈特賴特互相吸引,墜入了愛河。隨著和哈特賴特的愛與日俱增,她的面頰也越發(fā)蒼白,因為她的內(nèi)心越來越痛苦。她不愿與哈特賴特分離,但是不敢也不能悔婚。在維多利亞時代,資產(chǎn)階級的女性是沒有自主權的,處于一種“婚前從父、婚后從夫”的地位,受父親或者丈夫的支配,如果沒有父親的同意,女孩不能自己決定婚事。一旦父親為之定下婚約,只能等待出嫁,這一切都取決于處于家庭主導地位的男性。因此,勞娜所處的社會背景就決定了無法悔婚,追求自己的愛情。她只能屈從父親的遺愿,和哈特賴特含淚再見,嫁給衣冠楚楚的帕西瓦爾,走入了注定不幸的婚姻?;楹蟮膭谀戎饾u看清了帕西瓦爾的真面目,他不僅行為粗魯,性格殘暴、內(nèi)心冷漠,還欠下了大量的賭債。帕西瓦爾一次又一次地想要逼迫勞娜拿錢給他,但因為勞娜沒有屈從,他就伙同福斯科伯爵,利用勞娜與白衣女人安妮異常相似的外貌實行“掉包計”,把這兩位無辜的女性推向了命運的深淵。
勞娜不是沒有察覺帕西瓦爾婚后丑陋的真面目,她也深知自己永遠都無法擁有幸福,但她無法提出離婚來擺脫自己的悲劇命運。在工業(yè)革命前,離婚對于女性來說是禁忌,她們不僅受到法律的約束也受到宗教的制約,更受到習俗觀念的束縛。勞娜沒有離婚的力量,她只能服從于自己的婚姻,讓自己成為丈夫的附屬品,最終走向了自己的悲劇命運。
《白衣女人》這個書名就是來自書中的悲劇人物安妮。當安妮獨自一人出現(xiàn)在倫敦郊外深夜皎潔的月光下,她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姓名、來歷、遭遇以及為什么會深夜獨自出現(xiàn),這一切都是一個謎。而她穿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白色,這無疑又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雖然哈特賴特以及讀者對于她一點也不了解,但哈特賴特可以判定這位白衣女人是不幸的。首先,當她獨自出現(xiàn)在哈特賴特身后向他求助時,白衣女人神情緊張,還一直訴說自己曾受到巨大的傷害。當她在哈特賴特的幫助下離開之后,哈特賴特才得知白衣女人是從瘋人院逃脫的,她雖然神情緊張,卻神志清醒,不像是個瘋子。
后經(jīng)過勞娜同母異父的姐姐瑪麗安的調(diào)查得知這位不幸的女孩是安妮·凱瑟里克,因小時候得到過勞娜母親費爾利夫人的幫助和照顧,她發(fā)誓一生只穿白色來感謝費爾利夫人。安妮從小就要比其他小孩反應慢些,父親離家出走,母親對安妮不管不問。安妮一直很孤單,也沒有感受過被關懷的溫暖,所以她把費爾利夫人看成她的恩人,也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為了報答費爾利夫人,她不惜以身犯險來警告勞娜不要嫁給內(nèi)心邪惡的帕西瓦爾,因為正是帕西瓦爾為了掩藏自己是私生子的秘密,把安妮關入了瘋人院。而安妮的母親凱瑟里克太太竟然對他的這一行為表示支持,默許他把無辜的安妮送入了瘋人院。所以,安妮的第一個悲劇在于在男權社會的背景下,她卻缺少男性保護者。她沒有父親或者兄弟來保護自己免受迫害,而她自己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她只能放任世人把她當成瘋子,卻無法可施。而后是勞娜要與帕西瓦爾結婚的消息刺激了她,使她想要逃出瘋人院,去阻止這場充滿陰謀的婚姻。安妮盡其所能也未能阻止勞娜嫁給帕西瓦爾,最終因為她的容貌與勞娜酷似,而成為帕西瓦爾和福斯科的目標,讓他們得以實施“掉包計”。安妮成為了他們第一個要迫害的人,安妮本就身體虛弱,加之二人對其的迫害,使安妮丟掉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但這并不是陰謀的結束,帕西瓦爾和福斯科二人以勞娜的名字把安妮下葬,然后把受到驚嚇的勞娜以安妮的名字送入瘋人院。從此,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勞娜”,只有瘋人院里一直聲稱自己是“勞娜”的安妮。而勞娜名下的財產(chǎn)都被丈夫帕西瓦爾和姑姑福斯科夫人繼承,安妮一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她與勞娜長的相似是因為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一直想要保護的勞娜其實就是她的妹妹。安妮是私生女,這也是安妮的母親凱瑟里克太太厭惡安妮的原因,這是安妮悲劇命運的另一原因。安妮的出生是親生父親費爾利先生雜亂私生活的產(chǎn)物,是母親凱瑟里克太太被迫的結果。費爾利先生甚至不知道安妮的存在,更不要說作為父親來保護安妮;母親凱瑟里克太太把安妮當成自己受辱的象征,每次看到安妮就會想起不堪回首的記憶,她由此討厭安妮,更不要說作為母親來保護安妮;安妮的養(yǎng)父凱瑟里克先生得知安妮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后,因為憎恨凱瑟里克太太對于自己的背叛,憤而出走,他更不會保護安妮。安妮從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的出生不被祝福,她的存在不受歡迎,沒有人關心她、沒有人愛她。唯一給過她溫暖的人就是勞娜的母親費爾利夫人,但安妮不知道費爾利夫人喜歡她是因為她長的與自己的女兒勞娜相似。但最終導致安妮死亡的正是她們酷似的外貌以及帕西瓦爾的利欲熏心。在男性處于主導地位的社會中,可憐的安妮只能隨著命運浮沉,最終邁向命運的終點。
如果說勞娜是19世紀英國女性的代表,那么瑪麗安就是19世紀英國女性中的異類?,旣惏彩莿谀韧府惛傅慕憬?,她與勞娜是截然不同的女性。首先,瑪麗安并非出身貴族,瑪麗安的父親哈科爾姆現(xiàn)在并不富有,瑪麗安在勞娜的父親費爾利先生去世后搬到利默里奇莊園陪伴勞娜,同時也扮演了勞娜保護者的角色。其次,勞娜是美麗可愛的,是當時英國男性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但瑪麗安卻是皮膚黝黑、絨毛黑重,有著男性般的大手和前額,眼睛是突出的,如同公牛,這樣的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是不受歡迎的。再次,勞娜是柔弱的,是需要保護的。但是瑪麗安則堅強睿智,她不僅可以自我保護,還時時刻刻保護著勞娜。
瑪麗安勇敢冷靜,當她得知哈特賴特在路上遇到了奇怪的白衣女人,而白衣女人竟然對自己的母親很熟知,瑪麗安沒有像一般的女性那樣把這件事情放置一旁,她主動承擔了調(diào)查白衣女人身份的任務。當勞娜接到匿名信警告她不要和帕西瓦爾成婚時,勞娜六神無主,瑪麗安再次勇敢地站了出來,與哈特賴特一起去追蹤送信人。當哈特賴特無奈地離開利默里奇莊園后,瑪麗安再次獨自擔當了勞娜保護者的角色,要求帕西瓦爾對匿名信中的內(nèi)容作出合理的解釋。勞娜婚后,瑪麗安也搬到了帕西瓦爾的黑水莊園陪伴勞娜,繼續(xù)保護勞娜。后來勞娜被以安妮的名字送入瘋人院中,哈特賴特遠在異國,對此毫不知情。是瑪麗安單槍匹馬,將勞娜救出了瘋人院,后又協(xié)助哈特賴特設法恢復勞娜的身份,揭穿帕西瓦爾等人的陰謀,讓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瑪麗安的沉著冷靜、智慧勇敢不僅贏得了哈特賴特的友誼,也讓他們的對手福斯科心折?,旣惏策@樣的女性在當今社會一定是社會精英,會作為時代新女性取得矚目的成績。但在當時的英國,瑪麗安對于大多數(shù)男人來說毫無動人之處,不會娶她為妻,這就是男權社會中女性的又一悲劇。女性只能服從于男性設定的社會角色,一旦超越男性期望的社會角色就會被視為異類。當瑪麗安脫掉裙子、爬上房梁、偷聽帕西瓦爾和福斯科的陰謀時,她是一個自由的個體,擁有著完整的人格。裙子則象征著男權社會對于女性的束縛,脫掉裙子就是擺脫男性強加給女性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成為獨立的個體、自主的個體。然而,在19世紀男權社會的英國,女性若想獲得幸福,獲得男性的認同,必須回歸傳統(tǒng)的女性角色,正如同在故事的結局,瑪麗安穿上了象征女性傳統(tǒng)角色的裙子,讓勞娜的兒子稱她為“瑪麗安阿姨”,這說明堅強樂觀如瑪麗安最終也屈從了男權,成為了男權的又一附屬品,失去了獨立的人格。
在男權社會中,不是女人想失去自身的社會屬性,而是男性把她們變成了女性,男權社會禁閉了女性自由的靈魂,讓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思想意識,服從男性的價值體系,以此來維護男性的主體地位,由此造成了《白衣女人》中幾位女性的悲劇命運。勞娜的富有、安妮的善良、瑪麗安的智慧都無法使她們拯救自身,她們只能任由男性來主宰自己的命運,為男性的欲望埋單。
[1]W.C.布斯,華明,胡蘇曉譯.小說修辭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福斯特,馮濤譯.小說面面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3]柯林斯,葉冬心譯.白衣女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4]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朱虹.英國小說的黃金時代[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