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東
(重慶郵電大學 移通學院,重慶401520)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罪指的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從立法對交通肇事罪的定義和本罪在刑罰分則中所歸屬的類罪來看,交通肇事罪與相關的行政管理法規(gu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由此產(chǎn)生的問題是,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來看,對于本罪的認定不同于其他的犯罪,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行政行為的前置評價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逃逸”情節(jié)本身又是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jīng)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基礎上的情節(jié)加重犯,這就導致了交通肇事逃逸本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對此,理論上雖有諸多探討,但要么是拘泥于刑事法律本身的理論研究,要么是基于實際案例的司法實踐的分析,筆者認為,對交通肇事逃逸的研究應當根據(jù)其本身的特殊性,在理論上重點是從刑事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guī)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揭示交通肇事罪的特點。在實踐上,從司法機關在法律層面對實體的認定結合有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對具體的案例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才能全面、準確、客觀地把握與交通肇事逃逸有關的諸多理論問題。
某甲無證駕駛無牌照摩托車(后面載著某丙)與同樣駕駛摩托車的某乙相撞,事故發(fā)生當時正巧有現(xiàn)場交警在場,交警一起將乙抬上警車送往醫(yī)院救治,并詢問現(xiàn)場群眾問誰是肇事摩托車駕駛人員,沒有人回答。同時,交警叫路邊群眾過來幫忙,一個身份未明的年青小伙子將傷者抬上車,后交警和那小伙子將傷者往醫(yī)院去,事后查明該小伙子是肇事人甲,交警撥打110,將事故情況作了介紹,隨后,交警隊事故中隊趕到現(xiàn)場。甲與交警一道幫忙將傷者送往醫(yī)院后又返回了事故現(xiàn)場,看到有警察在現(xiàn)場,因無駕駛證,怕被拘留不敢到交警隊去,就此離開,經(jīng)交警隊多次傳喚均未到案,后經(jīng)抓捕歸案。經(jīng)司法鑒定,受害人乙構成重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甲負事故主要責任,法院判決認定被告人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并造成被害人乙重傷,應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據(jù)此以交通肇事罪判處甲刑罰。
本案涉及到交通肇事逃逸中許多具有普遍爭議的問題,例如:對行為人責任的認定,對逃逸的認定以及是否存在事后逃逸的情況等等,筆者結合案例,就有關的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問題對這一論題展開討論,并與筆者所崇敬的張明楷教授商榷。
關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主要所依據(jù)的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①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②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③造成公共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②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③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④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⑤嚴重超載駕駛的;⑥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和第二款第①至⑤項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交通肇事逃逸”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是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和第二款第①至⑤項的規(guī)定情形之一;二是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在上述兩個要件當中,前一個法律已經(jīng)做出了列舉式的規(guī)定,很明確。問題的關鍵在對于第二個要件“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理解,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偏差和混亂主要在于對其認識上的不同所導致的。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逃避法律追究”指的是逃避何種法律追究?是僅指逃避刑事追究,還是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責任。很多學者主張僅指逃避刑事法律追究。交通肇事案件作為典型的過失犯,案件的發(fā)生都是在一瞬間,肇事人缺乏故意犯罪中的目的、動機等主觀要素,不可能要求其對行為本身所造成的后果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有清楚的認識,試想如果肇事人能夠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只是承擔行政或是民事責任,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不會逃跑,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才導致了肇事人心理上的恐懼產(chǎn)生逃跑行為。不管肇事人是出于何種原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實際上也不可能意識到),逃跑行為都有可能造成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治,事故責任難以查清等等一系列的后果,這正是立法者力圖要避免的。再有,如果僅僅把逃避法律追究理解為逃避刑事追究,在對肇事人的評價上也會產(chǎn)生矛盾,比如:肇事人在事故發(fā)生后逃跑,后又被抓捕,在評價肇事人是否構成逃逸時,就要先解決肇事人的行為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即使在其他所有情形都具備的情況下,肇事人的行為也不構成逃逸。而事實上,肇事人在逃跑時主觀上對此卻是一無所知的,以事后的假想主觀心理認知去評價事故發(fā)生當時行為人的行為性質(zhì),顯然是不合適的。筆者認為,所謂“逃避法律追究”并非特指逃避刑事、民事、行政責任,或是其中某一類法律責任,而是在交通肇事這一類特定的案件中,指的是肇事人主觀上積極等待、接受交警部門的依法處理,為后續(xù)的救助傷者,查清事故責任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的義務,如果肇事人逃避了這一義務,就應當認定為逃避法律追究。這一義務對于肇事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如前所述,相對于具體的法律責任來說,以此為標準來認定逃逸,更加符合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
二是,對“逃避法律追究”這一事實如何認定?在這一點上,張明楷教授提出質(zhì)疑,認為將逃逸的動機限定為逃避法律追究明顯不當,對逃逸的認定會產(chǎn)生不合理的現(xiàn)象,并舉例:甲駕車追殺騎摩托的乙,過失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丙重傷,根據(jù)司法解釋,甲不屬于逃逸,這顯然是不合適的[1]645。不可否認的是立法上所規(guī)定的這一標準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但是,筆者認為,上述情況下,根據(jù)我國的司法解釋是可以認定甲的行為為逃逸的,因為行為人處于何種意圖逃離,屬于主觀心理的內(nèi)容,外人是無法知曉的,司法實踐中對行為人是否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采取的是客觀的“排除法”,即在無法了解行為人是處于何種主觀認知離開事故現(xiàn)場的情況下,從行為人客觀行為的表現(xiàn)出發(fā),只要排除了行為人具備諸如:本人也受傷需去醫(yī)院救治、害怕被害人家屬報復或因不可抗力等合情、合理、合法的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未經(jīng)公安機關允許擅自離開并且經(jīng)傳喚拒不到案,就認為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離開。在這種情況下,甲的行為被認定為逃逸是沒有問題的。
三是,對“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定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上述交通肇事逃逸必須具備兩個要件的要件一中并不包括第二條第二款中的第(六)項“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也就是說此項只是在其他情形具備的情況下,認定交通肇事罪的六種情形之一,而對于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肇事人是否離開事故現(xiàn)場并不是必備的要件。立法以“逃跑”取代了“逃離事故現(xiàn)場”而成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之一,很顯然,說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與“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事故現(xiàn)場”并不等同。二者的前提都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是“逃跑”比“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內(nèi)涵和外延都要廣,前者既包括當時逃離事故現(xiàn)場,也包括當時雖然沒有逃離事故現(xiàn)場,但事故發(fā)生后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藏匿、拒不到案接受處理的“事后逃跑”的情形。因此交通肇事的逃逸不僅僅限于逃離事故現(xiàn)場,還包括“事后逃跑”的行為,這樣才符合立法的本意。根據(jù)這一司法解釋,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其次,對肇事逃逸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制,不應僅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xiàn)場”,對于肇事后,當時并未逃離現(xiàn)場,而是事后逃跑,拒不接受交警部門處理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反過來,雖然離開了事故現(xiàn)場,但是因為害怕被害人親屬的毆打,或者肇事方本人受傷急需救治等原因而暫時離開事故現(xiàn)場,事后又主動到交警部門積極接受處理的,也不應當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這樣才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立法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這樣的司法解釋,摒棄了過去簡單的把肇事者是否離開事故現(xiàn)場作為認定是否構成逃逸的標準,目的是為了打擊和嚴懲肇事逃逸的主觀惡意。本案中肇事人甲雖跟隨傷者去了醫(yī)院,但是在事故發(fā)生后沒有主動報警,在未經(jīng)現(xiàn)場交警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離開事故現(xiàn)場,并且從事故現(xiàn)場離開后,一直藏匿不出,經(jīng)交警部門多次傳訊,拒不到案接受處理,后由公安機關抓捕歸案,換句話說甲是因為“逃跑”才被實施了“抓捕”,其“逃跑”行為是很明確的。那么再看其逃跑的主觀意圖是什么呢?首先,甲并不存在情況緊急必須暫時離開現(xiàn)場的情形。其次,根據(jù)甲本人的供述,他是害怕被采取強制措施而離開并藏匿不出的,其為了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意圖顯而易見。甲在客觀上實施了逃跑的行為,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其行為完全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全部構成要件。
首先要明確的是,是否存在事后逃避的情形的關鍵在于對于“逃逸”的認定標準。如前所述,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逃逸指的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對此張明楷教授認為不具有合理性,理由是:犯罪后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對于犯罪人而言是“人之常情”。犯罪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行為。如果將“逃逸”解釋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那么,刑法為什么不將逃逸規(guī)定為其他犯罪的法定刑升格的情形呢?是因為在交通肇事的場合,有需要救助的被害人,是為了促使行為人救助被害人,所以,應當以不救助被害人(不作為)為核心理解和認定逃逸[1]634。或許張明楷教授的上述觀點源自于其在犯罪論上一貫堅持的客觀主義立場,筆者不敢妄自揣測,但是,筆者認為上述觀點有失偏頗。首先,既然規(guī)定逃逸的加重情節(jié)是因為在交通肇事的場合為了促使行為人積極救助被害人,也就是說,法律對不實施救助的行為給予了否定性的評價,反過來說,法律肯定了行為人具有救助被害人的義務,那么又認為犯罪后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對犯罪人而言是“人之常情”,這是自相矛盾的。再者,所謂“人之常情”只是基于一般人通常所具有的情感,從犯罪人的角度去衡量,所得出的結果,基于對等原則,將人撞成重傷之后應該予以救治,至少不應該一走了之,這又是不是“人之常情”呢?;其次,從交通肇事罪在我國刑法分則中所處的位置來看,它是被規(guī)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的,也就是說,交通肇事罪,所侵犯的主要客體并不是公民個人的人身權利,而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基于犯罪后果的不可逆性,法律只能要求行為人在損害發(fā)生后實施一定的“補救”,但是,交通肇事罪的性質(zhì)決定了這種“補救”,主要不是針對被害人實施救助(也許是量刑的情節(jié)),而是基于犯罪行為的危害公共安全性,主動地接受法律的評價,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按照張明楷教授的觀點,行為人肇事后,讓自己的家屬、朋友救助傷者,自己離開現(xiàn)場,就不應認定為逃逸,那是不是意味著交通肇事所侵犯的僅僅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呢?另外,如果行為人在肇事后沒有離開現(xiàn)場,但也沒有積極的救助被害人,能認定行為人逃逸嗎?顯然不能,即使主張以積極履行救助義務為核心來認定逃逸,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在用語上也不符合一般國民的習慣心理認知。當然,我們這里討論的是逃逸的問題,在上述情況下,也許有人會說,不認定為逃逸并不表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問題是,在某些情況下,比如造成二人重傷,在其他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逃逸的情節(jié)就成為定罪的關鍵,如果僅僅因為客觀上有救助行為,而即使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對被害人不聞不問也可以認定行為人不構成犯罪,會產(chǎn)生諸多問題。從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角度出發(fā),一般人很難接受;從司法機關的角度出發(fā),導致了交通肇事案件無法查明事實,難以確定責任;從受害人及其家屬的角度出發(fā),得不到任何經(jīng)濟上賠償和法律上的救濟;從交通肇事人的角度出發(fā),肇事人都會選擇“打電話讓別人救助,自己離開”,這種既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又不用負擔經(jīng)濟賠償?shù)淖睢皠澦恪钡姆绞剑艘徊街v,即使今后被司法機關發(fā)現(xiàn),也只承擔經(jīng)濟上的賠償責任而已;從社會效果出發(fā),這類交通肇事案件的處理方式越來越多將嚴重影響司法機關的公信力,引起一般人對法律規(guī)范正當期盼的失落,會導致對法律失去信心,進而摧毀法的社會機能。任何一種理論的選擇都是基于一定的價值判斷,交通肇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頒布的這一司法解釋,改變了過去只有肇事者駕車或是棄車逃離事故現(xiàn)場才能認定為肇事逃逸的只重視客觀行為而忽視行為人主觀意圖的做法,是與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性質(zhì)和所侵犯的客體相匹配的。
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行為人責任的認定,司法實踐中,這也歷來是控辯雙方辯論的焦點,在有可能存在“逃逸”情形的情況下,這一點又顯得尤其重要,因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92條的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1)責任認定的基準。我國對交通肇事責任的認定事實上是由交警部門依據(jù)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予以認定的,是一種行政性的確認。張明楷教授認為應當區(qū)別這種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責任與刑法上的責任,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行為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直接采納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而應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進行實質(zhì)的分析判斷[1]634。從法律的層面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1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由此可見,在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中已經(jīng)考慮了行為過錯、危險分配等因素[2]。誠然,正如張明楷教授的觀點所認為的那樣,從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整體來考察,這種責任的認定只是犯罪客觀方面的一個事實條件,具體到刑法上刑事責任的承擔,還要綜合考慮諸如過失程度、損害結果等犯罪構成的其他要件,這是從刑法理論的角度分析的結果。但是,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不能就此否認交通管理部門認定的事故責任在確定行為人刑事責任中的意義。在我國刑法體系中交通肇事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類罪,刑法將其界定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肇事行為,由此可見,交通肇事與行政管理法規(gu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實踐的層面上看,事故發(fā)生后交警部門是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xiàn)場的執(zhí)法部門,擁有嚴密的法律處理規(guī)程以及專業(yè)的調(diào)查取證的工具和手段,在全面分析、鑒別第一手有關事故資料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雙方的事實責任。不可否認的是,在對行為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認定上,當然應以刑法上的責任為基準進行綜合評價,但是責任認定書作為全面、客觀的反映事故當時事實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在對犯罪客觀的事實方面的價值無疑是巨大的,至于行為人的故意、過失、損害結果等犯罪構成的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則應由法官進行判斷。但是,理論是為了解決實踐問題,事實上,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最難以查明的,對定罪最關鍵的正是客觀事實部分。司法實踐中,在法官最終認定被告人承擔主要責任而構成交通肇事罪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對肇事人的主要責任的認定一致時,我們不能認為法官就是完全依據(jù)事故責任認定書而沒有綜合考慮被告人刑法上的責任,也不能作出就此否定交通部門的責任認定在行為人責任認定中重大意義的因噎廢食之舉。
(2)責任認定的方法。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認定交通肇事人的責任因素類型包括無駕駛資格駕車,違章駕車、酒后、吸食毒品后駕車、無牌證或報廢而駕車、超載駕駛、明知車輛有瑕疵以及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事故現(xiàn)場等情形[3],法院在認定交通肇事犯罪時,應當根據(jù)上述各種因素在犯罪構成要件中所起的作用有選擇的將其納入到對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評價中。但是,由于我國刑法對交通事故責任是定性而非定量分析,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交警部門依據(jù)上述諸多因素所作出的全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的劃分,已經(jīng)足以說明雙方的事故責任,將其結論作為定性的整體納入到刑法責任的評價范圍并無不當,至于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諸如:行為人白天將貨車停在馬路邊后下車小便,后面的小客車飛速駛來,撞到貨車尾部,司機當場死亡。行為人酒后或無證駕車,沒有違反交通規(guī)則而肇事等情況,法院在認定交通肇事罪時,應當結合犯罪構成要件對上述因素進行取舍,將與認定行為人刑事責任有關的因素納入到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無關的內(nèi)容予以排除。換句話說,交通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不是應不應該采納的問題,而是一個基于犯罪構成要件的取舍和評價的問題,因此,交通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對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意義重大,實踐中,司法機關也是以此為認定責任的主要依據(jù)的,事實上對于上述完全采納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明顯與交通肇事罪刑法上的責任要求相沖突的案件,司法機關也不會就此認定交通肇事罪成立的,而且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已經(jīng)開始改變過去的做法,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已經(jīng)并非是認定交通肇事罪的當然責任基礎了,但是其在實踐中的意義仍然不可忽視和就此否認。
應該說,對于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在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責任明確的情況下是比較容易定罪量刑的,但是一旦加上逃逸的情節(jié),問題就變得復雜化了,在存在逃逸情節(jié)可能的情況下,逃逸的認定、責任的劃分、事后逃逸等都是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亟待厘清的問題,而逃逸情節(jié)本身在某些情況下是認定交通肇事罪成立與否的關鍵,正因為如此,有學者提出應當將“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作為獨立罪名予以規(guī)定[4]。需要說明的是,本文開頭所舉的案例,正是筆者親身經(jīng)歷的真實案例,在處理該案件的過程中,筆者對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作了一些不敢說深入,但較為全面的思考,最終法院也采納了筆者的意見。
[1] 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 陳興良.判例刑法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80.
[3] 陳波.論交通肇事罪的責任認定——以行政管理范疇責任與刑法范疇責任的區(qū)分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0(20):122-123.
[4] 朱建華,都龍元.“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應為獨立罪名[J].廣西社會科學,2003(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