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慕逸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莊子》和《離騷》作為先秦文化的代表,在文學史上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文學史的研究學習中,我們可以對其作如下比較。
屈原一生仕于楚國,莊子也是楚人之后,且生活在楚文化影響較大的宋國,因此《離騷》與《莊子》都受到楚文化的熏陶和影響。
《離騷》受楚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巫蠱文化與尚巫風俗,以及楚地自然風貌和對人民日常生活的描繪。巫蠱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尚巫風俗和原始的宗教祭祀也是楚地的文化傳統(tǒng),有學者論證,屈原可能便做過楚國的巫師。其實,無論屈原是否擔任過巫師之職,在楚地濃重的尚巫風俗中,其作品自然也脫不了巫蠱文化的色彩?!峨x騷》中有著眾多的巫師形象和巫蠱儀式,如巫師形象有靈氛、女媭等,巫蠱儀式有靈氛占斷、巫咸夕降等,這些都是楚地巫蠱文化的體現(xiàn)?!峨x騷》中對于楚國自然山川和風土人情的描寫也比比皆是,主要以描寫楚地山川草木為主,如各種香花香草、飛禽走獸等。此外,《離騷》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尤其能夠體現(xiàn)出楚文化對其的影響。[1]
宋國在幾個大國之間處于夾縫地位,《莊子》便是在各國文化的交流和沖擊中完成的,不過,其受楚國文化的影響最大。與《離騷》類似,《莊子》楚文化影響也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楚國的巫蠱文化和楚人的尚巫風俗,《莊子》中有不少對鬼神巫術的描寫,如《達生》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沈有履,灶有髻。戶內(nèi)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天運》中則有“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于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乎?意者其運轉(zhuǎn)而不能自止邪?云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仿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這一長串發(fā)問與屈原的《天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如果說這兩處均出自外篇,尚不夠充分的話,我們則可以再看內(nèi)七篇中,也存在著大量與巫蠱祝禱有關的物象和活動,如神龜、犧牛、尸祝、巫祝等。其次,是楚地自然風貌和生活情景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俺嫌汹れ`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是楚地的自然風貌,“楚狂接輿”“痀僂承蜩”“匠石運斤”是楚地的生活情境??梢哉f,以楚文化為代表的南方文化造就了《莊子》。對于莊子蒙地,有屬梁、屬宋、屬楚三種說法,近來又有學者提出屬齊。不過,無論如何,楚文化對《莊子》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2]
因此,作為南方楚文化的產(chǎn)物,《莊子》和《離騷》都體現(xiàn)出與《詩經(jīng)》等北方現(xiàn)實主義文學截然不同的風格,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浪漫主義精神。
《離騷》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作自然不必多說,《莊子》雖然屬于先秦諸子散文,卻也體現(xiàn)出與《離騷》相似的浪漫主義精神,這種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這樣三個方面:
汪洋恣肆的文風。曹丕于《典論·論文》中曾說:“文以氣為先。”的確,對于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浪漫主義文學,一股汪洋恣肆之“氣”常常貫穿始終。我認為,這種汪洋恣肆的文風除了內(nèi)容的一氣呵成,思想的承接自然外,主要體現(xiàn)在虛詞、語氣詞的運用上。《離騷》中,作為語氣詞的“兮”在每一句中都有出現(xiàn),起到了提頓語氣和讀之抑揚頓挫的作用。虛詞尤其是關聯(lián)詞語在《離騷》中也大量且精當?shù)剡\用,如“惟草木之零落兮”、“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豈余身之憚殃兮”、“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等等?!肚f子》中,以《逍遙游》為例,“也”“矣”作為句末語氣詞常常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也運用得很到位。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边@一段對于“而”和“則”的重復運用增加了文章之“氣”,使得文章如一氣呵成,汪洋恣肆。
瑰麗奇詭的想象。豐富的想象對于浪漫主義文學是十分重要的,在《離騷》和《莊子》中,我們都能見到豐富奇詭的想象?!峨x騷》中“求女”和“依卦象求西皇”兩個情節(jié)有著大量的神話傳說,如“揚云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肚f子》中,虛構出鯤鵬、冥靈、大椿、蝸角、混沌等事象,展現(xiàn)出莊子豐富的想象力,并憑借這樣的虛構將抽象的思想理論用形象化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
排比與夸張的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中,排比與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經(jīng)常運用的。《離騷》中,由于詩歌的形式,每句雖然字數(shù)長短不一,卻有著與排比類似的效果,感情強烈而有氣勢。夸張的手法在《離騷》中也時常被運用,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等。《莊子》中,更是動輒有夸張之語,仍以《逍遙游》為例,“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像這樣兼有夸張和并列、排比的句段還有很多??梢娕疟取⒖鋸埖仁址ǖ倪\用在《離騷》和《莊子》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一點在《離騷》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便是屈原對時局和個人際遇悲憤之情的寫照。劉安《離騷傳》中記載“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中也記載:“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笨梢哉f,《離騷》是屈原被放逐時悲憤心態(tài)的寄托,其中香草美人便是在無望中的理想所在,然而終被臭草濁物所惑,這種悲劇性的安排也是作者心中悲哀的緣故。另一方面,《離騷》中也不乏壯健語,如“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便是由屈原之“憤”而來。因此,可以說《離騷》將作者的哀怨和悲憤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莊子》中則似乎并沒有這樣的激憤,通篇都是逍遙、無為之類。然而,有人認為,這種逍遙無為正是一種憤世嫉俗的表現(xiàn),如清代的胡文英在《莊子獨見》中說:“人只知三閭之哀怨,而不知漆園之哀怨有甚于三閭也。蓋三閭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實際上,《莊子》作品中對達官貴族辛辣的諷刺,對功名利祿的不屑,多少也能看出些憤世嫉俗的影子,“無為”乃是為了“無不為”,而現(xiàn)實卻只能讓莊子為漆園之吏。因此,說《莊子》哀怨與憤世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如徐克謙教授所說的那樣,對社會和人生問題的關注,是莊子哲學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3]莊子并非逍遙世外、不問世事的隱士,而是有著憤世嫉俗與憂患意識的。他抨擊“竊國者為諸侯”,“舐痔之流”、“腐鼠之利”,無不辛辣凌厲、一針見血,充分表現(xiàn)了對時局的憂憤和對社會問題的反思;而“殊死者相枕”、“刑戮者相望”,則表明了他對人民百姓的同情、對刑罰制度的憂慮。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與《離騷》之于屈原相似,《莊子》也是莊周的哀怨和憤世嫉俗的寄托。
《莊子》主要表達了莊子主張的道家思想,在政治上體現(xiàn)為“無為而治”,在生活上體現(xiàn)為“清凈自然”。這種道家的思想是消極的,客觀上也是避世的,盡管“漆園之哀在天下”,但他所選擇的是“無為”、“自然”,對于政治則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多加評論而不愿涉足,如拒絕楚王的相位等。筆者認為,在莊子身上是存在著矛盾的。他有著對政治的厭惡、對人的社會性的逃避,但又無法真正脫離,因此躲避在他所虛構出的逍遙世界中。
《離騷》則表現(xiàn)了屈原入世的儒家思想,雖然在格調(diào)上它是悲哀的,描繪的情節(jié)是悲劇性的,環(huán)境描寫是凄清的,但正如詩人所說,“雖九死其猶未悔”。在《離騷》中我們?nèi)匀荒荏w會到作者的社會理想和政治抱負,即“美政”?!峨x騷》雖然情緒悲哀憤懣,但所傳達的詩人之志是積極向上的,有著與儒家相同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也是《離騷》與《莊子》最大的不同。[4][5]
《莊子》在體裁上屬于先秦諸子散文,《離騷》則為詩歌,二者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作為諸子散文,《莊子》以述理為主,眾多篇章均圍繞道家思想的闡述而展開。其表現(xiàn)也較為具體,對于某一事象可以用成段的文字描寫,如鯤鵬之大。其跳躍性的思維也只有散文這一種文學樣式能夠較好地承載,畢竟先秦的詩歌還是需要顧及上下承接的。散文則不同,可以用分段甚至分篇,再分內(nèi)外篇的形式來表達不同角度卻有內(nèi)在一致性的論述。
《離騷》則為“楚辭”這一文學樣式,屬于抒情詩歌,以抒情為主,全詩貫穿著詩人的理想和愛國之情。作為詩歌,《離騷》還需要顧及音韻和格式,但同時也具有《莊子》所沒有的音樂美,并且有利于口頭流傳。
綜上,《莊》《騷》同為楚文化影響下的浪漫主義著作,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然而在思想內(nèi)核和表現(xiàn)體裁上有著較大的差別,通過對《莊》《騷》的比較,我們能夠?qū)ο惹匚膶W有進一步的理解,而這樣的比較對于作品本身的解讀也有裨益。
[1]游國恩.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2]曹海東.楚文化視野中的《莊子》藝術變形[J].江漢論壇,2006(4).
[3]徐克謙.莊子憤世嫉俗及其人生憂患[EB/OL].超星網(wǎng).[2010-04-29].http://video.chaoxing.com/play-400001494-16625.shtml.
[4]鄧成林.莊子與屈原的思想情感比較[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0(7)。
[5]崔月華.《莊子》與《離騷》浪漫主義之異同[J].聊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