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激揚
(浙江師范大學(xué),浙江金華 321004)
伊塔洛·卡爾維諾曾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第一章中對人們尋書和看書作了相當(dāng)完整的概括和總結(jié)。他指出在讀書過程中,有些是大家都讀過因此你也似乎讀過的書。而另一些是你早已看過現(xiàn)在需要重看的書,或者是你一直謊稱讀過現(xiàn)在需要下決心一讀的書。事實上契訶夫的書對于我來說就正好對應(yīng)了卡爾維諾所說的情況。說來慚愧,我讀過契訶夫的書但始終沒有全部讀完。而有段時間,似乎契訶夫是那么的流行,以至于我也認為自己對他捻熟于胸??墒牵嫦嗍?,在沒有寫這篇文章前,安·巴·契訶夫?qū)τ谖襾碚f不過是文學(xué)史里面的一個詞條,那個被“高爾基化”和教條化了的抽象的俄國作家,是一個與莫泊桑、歐·亨利齊名的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家,劇作家?!短字腥恕?、《小公務(wù)員之死》、《第六病室》的作者,含淚帶笑的幽默和辛辣的諷刺是他的藝術(shù)手法。可除了這些,對我來說,他一點也不具體、不真實。只有在“重看”和“下決心一讀”之后,我才真正意識到,遠離了傳奇的契訶夫剝離了抽象概念以后,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這個普通人,在他25年的文學(xué)生涯里,用他的文字,表達了他創(chuàng)作的實質(zhì):“那就是不惜用任何方式去扼殺人類的希望。”[1]寫于1886年的《苦惱》正是以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告訴我們?nèi)祟惿陋毜臍埧崾聦崳羁探沂玖巳舜嬖诘目膳绿幘场?/p>
一
《苦惱》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甚至可以說有些簡單?!办`魂得病了;靈魂被治愈了;靈魂沒有被治愈,這就是他的短篇小說的著重點。”[2]243當(dāng)然《苦惱》也不例外,它所講述的就是一個靈魂沒有被治愈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俄國當(dāng)時的大都市——首善之都彼得堡的街頭。老馬車夫姚納·波達波夫鄉(xiāng)下的兒子剛剛?cè)ナ啦痪?。他想要找個人傾訴自己心中的苦惱。小說寫的無非就是姚納·波達波夫想要利用載客的機會,傾訴一下心中的苦悶和痛苦,但是四次的努力,都以被人敷衍和無人同情的碰壁而告終,最后在絕望中走向馬房,將自己的苦惱一股腦地傾訴給自己的小母馬聽的故事。
其實小說標題下的宗教詩“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在開篇就表達了文旨。而小說開頭那段略顯壓抑的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白描,更是生動地表現(xiàn)了老馬車夫孤獨的現(xiàn)實處境:被大雪覆蓋如幽靈般的老馬車夫和那匹瘦骨嶙峋的小母馬是和彼得堡“這個充滿古怪的亮光,不停的喧囂,熙攘的行人的漩渦”[3]252格格不入的。而老人傴著的身子更是明白無誤地傳達著他的悲苦心境。這是一個需要被關(guān)懷和治愈的靈魂。那么現(xiàn)實呢?對于他周圍的世界,他注定是個缺席者。
老馬車夫碰上的第一個乘客是一位要到維堡區(qū)去的軍人。在趕車的過程中,魂不守舍的姚納像有鬼附了體一樣,其實姚納是有自知之明的,雖然從鄉(xiāng)村來城市謀生,但是那么多年的生存經(jīng)歷,使他清楚地知道,那些上流社會的人對他從骨子里透露出來的是冷漠和不屑,他很清楚坐他馬車的那位軍人老爺也不會例外。但是強烈的傾訴欲望還是促使他抓住機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出:“老爺,那個,我兒子……這個星期死了?!保?]253哪知道,軍人隨口一句的敷衍,竟會讓趕車的他不顧危險,掉轉(zhuǎn)了整個身子??煞笱芸倸w是敷衍,溝通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接下去的路程中,老馬車夫好幾次回過頭去看他的乘客,他也再沒有機會傾吐自己心中的苦惱。
姚納拉上的第二批客人是三個游手好閑的年輕人。如果軍人對老人還是克制的敷衍和冷漠的回應(yīng)的話,那么這三個以駝子為代表的年輕人則是對老人一路的謾罵和侮辱,甚至還因為他車速過慢給了他一個脖兒拐。小說中,當(dāng)駝子輕松地呼口氣,聲明他們終于到了的時候,你分明感受到的是他們似乎是在忍受這段旅程?;蛟S在他們看來,老馬車夫不識趣的附和和喋喋不休令他們的旅程變成了一種煎熬,可事實上,老人除了謙卑討好地陪笑及回答了一個問題之外,只嘟噥了簡單的一句:“我的……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3]255憑著下層人的審慎和生存智慧,老人有著他自己的克制,但就是這悲傷情緒的偶爾表達,依然被其他人視為過分。讀到這里,你不禁會問,人是要多痛苦,才會覺得被他人謾罵和侮辱也可以排遣苦悶?你悲哀地發(fā)現(xiàn),老人卑微的愿望,其實已經(jīng)下降到只要有人在身邊,就可以撫慰孤寂了。這是一種多么荒涼和虛無的感覺。
送走了三個年輕人,不甘心的老人遇到了一個他似乎可以傾訴衷腸的人——掃院子的仆人。如果前面的傾訴是找錯對象的話,那么這次,總可以了卻心愿了吧。然而,這樣的努力,依然是徒勞。接連三次地欲言又止,讓老人陷入的是不安和痛苦。更可悲的是,絕望的情緒開始彌漫。當(dāng)你讀到風(fēng)雪夜,老人放棄了掙錢,為了殘存的希望,馬不停蹄地趕回大車店的時候,你多么希望老人可以找到人撫慰心傷。可是,縱然你有深摯的心聲,在現(xiàn)實面前,你依然無法婉轉(zhuǎn)歌唱。契訶夫在小說里用一種平靜的語氣,扼殺了老人最后的希望。那個同為馬車夫的青年人,連敷衍的話都懶得說,倒頭就睡?!熬腿缤莻€年輕人渴望喝水一樣,他渴望說話?!保?]257于是老人做了想象中的第五次努力——“要是能跟娘們兒談一談,那就更好,她們雖然都是蠢貨,可是聽不上兩句就會哭出來?!保?]257可試想一下,一個勞作至深夜都掙不到燕麥錢的鄉(xiāng)下老人,在彼得堡真能找到愿意傾聽他心聲的“娘們兒”?正如前面所說,老人是有他的生存智慧的,所以故事的最后,被絕望壓抑的老人只好將一切都說給自己的那匹小母馬聽。終于,那深摯的心聲可以婉轉(zhuǎn)歌唱了。“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保?]258
在老人身上,你看見了一種孩子般的脆弱和堅持,可是這脆弱和堅持,卻帶著那么點荒誕和無奈。
二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對于你周圍的世界,你注定是個缺席者。老馬車夫姚納就是這樣一位缺席者。其實我們何嘗又不是呢?契訶夫這位“人與人關(guān)系的最精巧微妙的分析者”[2]242用他的筆將我們引向了對人生悲哀更深層次的思考,“他所要體現(xiàn)的不僅是他個人的東西,而是他歸納出來的屬于我們每個現(xiàn)代人所共有的精神困惑與不滿足、抗爭與詩意?!保?]
契訶夫似乎并沒有將他的主要關(guān)注點放在社會不公和階級對立上面。對老馬車夫苦惱冷漠對待的固然有地位高于他的軍人和三位年輕人,但和他同樣是勞動階層的仆人和青年車夫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了姚納。我想,契訶夫是將他的視線關(guān)注在了人的孤獨和人的隔絕上面了,不然他也不會在小說中,一次又一次地扼殺老人的希望。不得不說,契訶夫的小說是悲傷的?!犊鄲馈肪褪窃谥v訴一個悲傷的故事,那是一場悲傷的談話,它意味著,不但所謂的上流社會和下層社會不能溝通,即使同為下層社會,溝通同樣是不可能的。老人,在進行的不過是一場沒有聽眾的自說自話。盡管你可以在他的小說的結(jié)尾,隱約感受到希望,但“一種平靜的幻滅感浸透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間?!保?]110這種幻滅感來自于事實的真相。真相是:我們所謂的傾訴,所謂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我們自己一廂情愿的話語的自我繁殖罷了。
你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讓契訶夫可以將孤獨和隔絕的人類體驗表現(xiàn)得那么透徹,又是什么,讓他能夠揭示出人的存在是如此的可怕和絕望?你也許會說,那是因為疾病,那從年少開始幾乎伴隨他大半生的“絕癥”——肺結(jié)核;因為他是醫(yī)生,他有醫(yī)治人類傷痛的欲望;因為他所處的時代是極端黑暗的,所以他絕望、失落和彷徨。但是這些似乎還不夠。所以我決心回到最初,找尋原因。一個人日常生活被了解,并不見得就是被貶損。當(dāng)你走進契訶夫的人生,你會發(fā)現(xiàn),是童年,那綿延一生的童年。你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杜拉斯,那個和童年糾纏一生的作家,她將她最初的愛和最初的恨都留在了童年。其實契訶夫又何嘗不是。
乖戾的如暴君般的父親,溫柔安靜的母親,苦難的童年。契訶夫的童年,是在他的出生地塔岡羅格度過的。在俄羅斯,這種外省城市被稱為“聾城”。這樣的小城,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想起奈保爾《米格爾街》中的那條米格爾街,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中的小城。塔岡羅格和米格爾街、溫士堡一樣,小小的地方里住著一群活得不怎么快樂但還是堅持活著的人,那里是弱勢邊緣群體互相安慰偶有摩擦的生活場所。那里的人“聽命于沙皇和上帝,靈魂空洞”“對一切都將就湊合”。[5]8面對這樣的生活,人是會生出一種誰都是在愛和孤獨中掙扎著活著的感慨。但契訶夫明白,這樣的感慨是絕望的。因為沒有人是真心想要過這樣的生活的。那是一種生存的無奈狀態(tài),不是他們選擇了這種生活,而是這種生活囚禁了他們。這就是深入靈魂的困窘。即使契訶夫依然“出于本能地愛著優(yōu)美、善良和禮貌,可環(huán)繞他的,卻總是粗俗和冷酷。”[5]14或許,年少時的契訶夫就已經(jīng)明白,太多的事情被看成了笑話,就像有太多的事情被看成了悲劇,但很多事情,對于生活,它既不是笑話也不是悲劇,而僅僅只是某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所以你會在他后來的作品里和人生中看到“某種水晶一樣經(jīng)久不變的冷漠?!保?]79
也許你不會想到,這個在我們文學(xué)史上如傳奇般的人物,終其一生,愛著的是墓園。契訶夫是清醒的,他清楚他無力幫助自己小說中那些絕望的主人公,一如他清楚,面對他的家庭,他的疾病,他深愛的俄羅斯,他一樣無能為力。同時他又是孤獨的,“他內(nèi)心深處的事,就連他最親近的人也從來不能完全知道?!保?]并非所有的人都有像他這樣精神放逐的勇氣的,作為一個聽得見自己內(nèi)心聲音的人,他選擇了日常生活,接受了可怕的命運。對著這樣孤獨的他,我忍不住想起了紀伯倫那句作為一個先知徹頭徹尾的孤獨的感慨:在寫詩的能力和不寫詩的快樂,我寧肯選擇不寫詩的快樂。可是契訶夫沒有選擇不寫詩的快樂,這個曾悲傷地斷言生活無意義的人,卻成功地給自己的人生賦予了無比美麗,無比深刻的意義。他向我們展現(xiàn)的,與其說是一個記者的體驗,不如說更多的是一個醫(yī)生的體驗:精細的診斷,不帶偏好之情,不懷惻隱之心,而是一份深沉的同情。
三
我所喜愛的作家,最后證明都是絕望的,都是殘忍的,從來不給你任何一種所謂圓滿的結(jié)局。小說也好,人生也好。契訶夫就是如此。他的人生和他的寫作一樣“開頭總是滿當(dāng)當(dāng)?shù)脑S諾,仿佛我要寫的是長篇小說,中段便變得皺巴巴怯生生,到結(jié)尾……煙花一場?!保?]105這也就難怪弗吉尼亞·伍爾夫在閱讀他的作品的時候會生出“我們總有一種跑在休止符前面的感覺?!保?]241
這個俄國最溫和的詩人,從來不說說教的話,他只是用他的人生,用他的小說,告訴你,你不能因為結(jié)果的相似就改變現(xiàn)在的過程,我因此愛上了契訶夫的悲觀。那種透視生活的能力是作家最本質(zhì)的天職:他們說出了我們心里想到卻無法說出口的東西,他們的文字把我們的問題明確地提出來了,而之前,我們甚至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的時候就急功近利地尋求解決的方法。即使絕望如契訶夫,他也依然給姚納留了一條慰藉之路,而不是給老馬車夫如卡夫卡那樣深淵般的孤寂。面對孤獨,人有一種本能,即使再不相信溝通再不相信傾訴的人,他也是不會去放棄那種縮小孤獨的本能努力的。即使他不相信齊心協(xié)力了,他還是會孤軍奮戰(zhàn)的。一如《苦惱》中的老人?!爱?dāng)我們把人們的本來面目展現(xiàn)在他們自己面前的時候,他們是會變好的?!保?]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加繆,想到了那塊不停被推上山又不停滾落下來的西西弗斯的石頭。消除人類的隔絕和孤獨也許是種荒謬,更是一種徒勞,但面對這種荒謬和徒勞,你是不會停止的,因為不甘心。你會如契訶夫一般,懷疑著,卻又宿命般地堅持著。
[1]方珊.絕望的歌唱家——舍斯托夫論契訶夫[J].俄羅斯文藝,2001,(1):7.
[2](英)弗吉尼亞·伍爾夫.論小說與小說家[M].瞿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3](俄)契訶夫 .契訶夫小說全集[M].第4卷.汝龍,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4]王海.百年前的知音——契訶夫[J].外國文學(xué),1995,(3):76.
[5](法)伊萊娜·內(nèi)米洛夫斯基.契訶夫的一生[M].陳劍,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
[6]巴金.簡潔與天才孿生——巴金談契訶夫[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194.
[7](法)亨利·特羅蘭.契訶夫傳[M].侯貴信,鄭業(yè)奎,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