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運動目前在我國只有少數高校開展,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和華中地區(qū)。開設形式主要以公共體育選修課為主,少數存在以俱樂部的形式推廣。這種推廣形式限制了學生的參與數量,定向運動的諸多功能也難以發(fā)揮。筆者根據當前定向運動教學的研究成果,并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嘗試構建“模塊式”定向運動教學。
定向運動是“依靠地圖、使用指北針辨別方向,在陌生環(huán)境指定的順序快速尋找檢查點的前提下以最短時間到達終點為優(yōu)勝者的一項新興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模塊式教學就是對課程進行模塊化設計,根據課程內容和性質將每個教學單元分為相互獨立的子系統(tǒng)來進行教學,其中每個單元是以模塊的方式放入其它體育必修課中進行教學。
吉林大學在2004年引入定向運動,以后其逐步發(fā)展成為熱門課程。筆者以吉林大學定向運動課實踐為例進行分析。
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論,定向運動教學目標主要涉及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里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性五個方面。
根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以多媒體教學為主,介紹定向運動歷史、特征、功能等,實踐則通過實踐方式掌握定向運動基本技能。實踐教學按每個班級以一名教師主導、多名教師輔助安排,實踐過程由公共體育教學部統(tǒng)一規(guī)劃,每個班次分批次實踐練習,其中教師做好分工和輔助作用,并布置好回收器械任務。教學進度按四大模塊分類:理論學習模塊、一百米定向模塊、校園定向模塊和區(qū)域野外定向模塊。按照由簡入難,逐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并逐步提高學生掌握定向運動的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中,為降低教學風險,教師要提前掌握定向運動環(huán)境,對易出現(xiàn)意外的區(qū)域做標示提醒,同時對學生進行安全和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組織好學生骨干輔助教師監(jiān)督和完成上課過程,最大限度降低學生上課風險。
教學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考核內容包含學生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情感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等綜合素質,考核方式以教師點評、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為主,學生自評和互評意在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社會交流能力。
進行定向運動模塊式教學實踐后,對參與課程的大三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表明84.5%的學生在之前未接觸和了解定向運動,而在實踐后對72.3%的學生對定向運動有了初步了解,其中24.2%的學生達到詳細了解程度。因此,定向運動能夠提高學生對定向運動的了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個人體驗,使學生不僅能夠積極參加到課堂教學中,而且還能夠組織課外定向運動的開展和參與,目前,吉林大學校園定向運動比賽已形成規(guī)模。
提高學生中長跑耐力。經過實施模塊化教學,學生參與定向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提升,他們在探求未知中跑完了傳統(tǒng)耐力跑所設定的強度,并且學生自愿接受遠距離、更具挑戰(zhàn)性的定向運動比賽。在這種環(huán)境氛圍下,學生避免了傳統(tǒng)耐力跑的恐懼癥,有效提高了學生耐力素質。
模塊式定向教學提高了吉林大學定向運動競爭力。實施模塊化教學后,具有較高身體素質和濃厚興趣的學生得到了課程激發(fā),學生參與和練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優(yōu)秀的定向運動選手,定期參加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定向運動比賽,并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提升了吉林大學定向運動的影響力。
轉非體育設施為體育資源,解決體育場地與器材不足問題。吉林大學公共體育選修課學生數量龐大,教學場地和設施難以滿足每天開設課程的需要。而開設模塊式定向運動后,每天能夠抽出三分之一的學生進行定向運動課程教學,使他們能夠借助校園建筑、草坪、樹林、小橋以及馬路來完成定向運動教學,既較少了體育場地設施使用的壓力,又提高了學生定向運動的興趣和參與實踐能力。
豐富教學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和社會適應性。教學評價中教師評價僅占其中的40%,剩下的部門由學生日常表現(xiàn)、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三部分組成,后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理解“勞有所得”的社會道理,提高學生相互幫助的情感認知,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學生敢于自我批評、相互指正和表揚,通過在公開場合表述自己想法達到提高語言交流的能力,同時也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1]陳立欣.高校開展定向運動課程的現(xiàn)狀與意義[J].赤峰學院學報,2012.5.
[2]張成怒等.我國農村中學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5.
[3]陳小青.廣西高校定向運動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2.
[4]趙開爾,黃永良.學校體育課程中開發(fā)定向運動內容的可行性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