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翠
高中語文課程承擔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重要任務,閱讀的數量和質量就顯得重要了。高中語文古詩選修課教學的個性解讀就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的基礎上的。教師要適時適度的引領,指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詩歌美在情感。閱讀中,我們融入詩歌情境,與詩人一道去經歷那些或是喜悅,或是悲傷,或是憂憤,或是豪邁,或是同情,或是無奈的情感。讓這些情感陶冶我們的情操,滋養(yǎng)我們的品性,增長我們的才干。
例如通過初步的閱讀杜甫的《蜀相》,學生很容易就能抓住杜甫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惋惜的情感。通過深入地閱讀分析,理解杜甫的理想追求,學生逐步認識到杜甫在緬懷諸葛亮英雄業(yè)績的同時,更有對自己年華已逝,功業(yè)無成的深深悲痛。
“丞相”一詞曾經飽含多少美麗的情感,如今就有多少心酸的無奈。我們依稀看到杜甫高喊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時的意氣風發(fā);我們也清楚記得他“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我們更不會忘記長安十年,他“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為實現理想而奔波的委曲求全。如今他身處亂世,漂泊西南,人生暮年,仕途無望?!爸T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杜甫《詠懷古跡》)諸葛亮,詩人人生的模范,如今見到丞相的遺跡,卻只剩下唏噓感慨了。想起當年的宏志偉愿,除了辛酸,是否自嘲更勝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泵鎸λ砂厣闹T葛武侯祠,杜甫的心中恐怕已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偉大如諸葛孔明尚且如此,杜甫能如何?蕓蕓眾生亦能如何?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沉重似乎全部匯集在這十四個字上了。這樣“英雄”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依舊會有。它不是杜甫的預見,而是杜甫一生的血淚總結。一代詩圣,他的目光永遠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他似乎真的為中華民族的苦難而生,為炎黃子孫的不平際遇而活。
詩歌是高度濃縮的生活。在詩歌中有美麗的風景,有滄桑的遺跡;有燈紅酒綠的繁華,也有雞犬相聞的平凡;有金戈鐵馬的氣勢如虹,也有天涯孤旅的寂寞寥落;有溫馨的家園,也有凄冷的邊塞。即使是相似的主題,詩人不同,生活亦是迥異。閱讀一首詩歌,就是在經歷一種生活。我們只有真正進入生活,才能更加充分地體會詩人的情感和他要傳達的理趣。
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給學生留下過極為深刻的印象,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收錄的他的《夜歸鹿門歌》就呈現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吧剿络婙Q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薄霸娙艘哉勑牡恼Z調,自然的結構,省凈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保ā短圃婅b賞辭典》)如果我們走進這個隱士的生活,我們就會發(fā)現他的行程滿帶寂寞,他的房屋過于冷清,他的內心里“恬然超脫”過于刻意,他的消極躲避是那樣的顯而易見!由此,你還能說山水田園是就是恬淡的,愜意的嗎?
相對來說周邦彥的 《蘇幕遮》似乎更有人情味:“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边@是一首異常有生活情味理趣的詩歌。它不同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的疏曠中的閑適,沒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與自然親密無間的融入。與陶詩的不染世俗相比,這首詞是完全生活化,并且世俗化的。他的滿帶驚喜的“鳥雀呼晴”,窺檐曉語是那樣的清新而富有情味;他的宿雨初干,水面風荷是那樣的細膩而富有風情;他的荷舟輕夢是那樣的愜意而安然;他的故鄉(xiāng)之思又是那樣的渺邈而又清晰。這首詞展現另一種形式的倦意仕途。他描繪的生活離我們是那樣的遙遠,體會這個中的況味真的不是想象就能做到,只能在我們的唇齒之間反復吟詠去沉潛了!
一首好詩給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給人的思考空間也是無限廣闊的。在閱讀白居易的《長恨歌》時,我們學習它不是要討論李唐王朝命運轉折的罪魁禍首是誰的問題,也不是要替楊玉環(huán)洗雪冤屈。這首長篇政治抒情詩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矛盾與復雜。教師要引導學生想到諸如“事業(yè)與愛情”、“選擇與命運”、“生死與永恒”、“歷史與真實”、“父母與子女”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何去看待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遭遇?如何評價二人的愛恨糾葛?如何理解白居易超越生死愛情的解讀?如何篩選后人的紛紜評說?一個個問題的解決都會讓我們的認識獲得進步,讓我們的思考不斷深入。
人生就是如此,不能勘破便會被其所役使,所左右?!耙允窞殍b”,我們要的是放眼未來。未來的人生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比詩歌中更難的取舍。如果今天的閱讀能給他以借鑒,今天的思考能給他以幫助,就不負這節(jié)課的初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只是一個媒介,溝通我們的大腦與外界,讓我們豐富。個性才是立身的根本,才是彰顯價值的存在。就讓我們以閱讀教學為根基,引導學生學會對社會、對人生富有個性解讀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