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劉珂君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具有優(yōu)秀英語翻譯能力同時又精通商務知識的綜合型實用人才在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對外勞務輸出、國際物流等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亟缺復合型、應用型的英語翻譯人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我國高職教育針對當今職場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企事業(yè)單位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的同時,對翻譯教學和學生的翻譯訓練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甚至有時被忽視,這必然導致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翻譯水平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改革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翻譯能力是當務之急。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高等??朴⒄Z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能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yè)相關的英語資料,并強調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實際應用,加強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翻譯技能。因此,如何提高英語翻譯教學,是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英語翻譯教學課程內容重視不夠
目前相當多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翻譯課程開設不足,許多高職學院英語每周只開2個課時,英語的翻譯教學更談不上了。而且學院只按教育主管部門的最低標準要求學生,而對翻譯能力和翻譯教程未能給予足夠重視。教學設施不完善,翻譯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成為弱項,沒有專門的實訓室,而是用語音室或多媒體教室代替。在眾多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中沒有涉及任何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除了課后練習中對課文原句的句子翻譯,幾乎沒有任何涉及翻譯的內容,這針對職場英語的實訓是遠遠不夠的。這種做法讓翻譯教學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處于邊緣地位,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翻譯課程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二)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在高職院校的翻譯教學中,高職院校學生相對薄弱的語言基礎,綜合素質和對語言理解能力的欠缺,課外知識面狹窄,都導致學生在翻譯訓練的過程中面臨較大的障礙。翻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互動性較差,課外翻譯訓練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習慣于被動聽講而不是主動學,學生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地位,而因教材因循守舊、教學方法落后等原因,對翻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三)英語翻譯教學教材的局限性
高職教育可選擇的與職業(yè)相匹配的教材不多,教材選擇的標準及側重點差異較大。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行業(yè)領域特色,介紹職場各種業(yè)務知識和話題,但是不能很好地把翻譯理論和商務活動實踐結合起來,章節(jié)內容過舊、缺乏知識更新且不實用,就算很多教材課后有幾個翻譯句子,但也是為了強調課文中的短語、句型和知識點,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譯能力的訓練;另一種則是側重于英漢互譯訓練的基礎教材,教材難度過高,話題也不能夠引起高職學生的興趣。此外,課堂教學方式也不夠靈活,多是采用“直譯法”,就算學生擁有很大的詞匯量和大量的語法知識,翻譯的結果也非常的生硬。這種訓練形式單調,練習題型缺乏趣味性,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也覺得這種翻譯沒多大的用處,對翻譯教學產生叛逆誤解,阻礙了英語翻譯教學的進行。
針對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本質上改變現有的應試教育為導向的單一教學模式,向著探索式、發(fā)現式的教學模式轉變,從而使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能夠適應我國社會對職業(yè)人員的需求。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和肯定翻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視、聽、說的同時,更要側重學生的翻譯能力的提高,為社會培養(yǎng)一大批具備扎實專業(yè)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一)完善英語教學大綱,明確翻譯練習選材
現有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大綱目標集中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強調聽說能力,而“譯”的技能往往被忽視。翻譯作為一種綜合運用能力,在國內的各大高職院校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材是提高翻譯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且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長期以來由教師提供原文,很多內容已經與時代脫節(jié),體系性不強且涵蓋的知識面較窄,各個章節(jié)也沒有依據“循序漸進”的進程,造成學生無法有效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形成合理地知識結構。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大大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二)轉變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組織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學習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為核心的活動過程。在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中,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氛圍沉悶,課時較少。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教學方式還是“板書+講解”,這一方法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生的自身實踐和鍛煉往往被忽視,且教師過分偏重翻譯的一些微觀技巧,授之以“魚”的東西過多,而如何培養(yǎng)“漁”的思維方式卻欠缺,即使有為數不多的講評練習,也基本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討論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不多。而且很多學生因為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其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彌補翻譯能力的不足
翻譯學習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與學就可以完成的過程,更多地需要實踐、積少成多的過程。學生翻譯技能的提高不是僅僅靠翻譯課的課時量就能夠達到,必須充分利用要改變學生以往對于翻譯的錯誤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加強課后練習,增強學生翻譯方面的知識儲備??梢岳靡恍┯⒄Z網站、趣味性的英語翻譯軟件或詞匯軟件,彌補學生自身詞匯的不足,幫助學生在課后判斷正確的句子,節(jié)省翻譯時間,提高翻譯效率,培養(yǎng)翻譯能力。此外,翻譯過程中對語言語境和知識文化背景的要求也很重要,而學生無論是在母語方面還是英語方面對語境和相關文化背景的了解都比較缺乏,致使在翻譯過程中無法正確的把握原意,在兩種語言進行轉化時不可避免的出現錯誤。
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應用型翻譯人才,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國高職翻譯教學現狀存在諸多問題,從翻譯教學實際出發(fā),予以充分的重視,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基本應試能力的同時,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英語翻譯人才,也促使高職院校英語翻譯的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1】王若梅.高職院校翻譯教學現狀分析及展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3(5):94-96.
【2】陳波.高職英語翻譯課堂教學改革與設計[J].考試周刊,2008,6(3):207-207.
【3】石蕊.大學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的現存問題與改進建議[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8,(3).
【4】張培基,喻云根,等.英語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