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韶山的鄉(xiāng)親獲知毛澤東就是一國之主席,奔走相告,高興地說:“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親戚和鄉(xiāng)親一撥撥坐火車去北京城,有的要求當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到學校讀書,都被毛澤東勸了回去。
毛澤東的堂弟毛澤連、表弟李云鳳也趕來中南海探親,毛澤東很高興,破例丟下手上的工作,和他們聊天、敘舊。但當他們說到要求安排工作時,毛澤東說:“我當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辦事。過去的皇帝一上臺,親戚朋友跟著沾光,雞犬升天,親戚當皇親,喊國舅皇姑,騎在人民頭上耀武揚威。我們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親兄弟那一套,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農(nóng)勞苦大眾,為人民服務,為大多數(shù)人謀福利?!闭f服了兩人,毛澤東用稿費給他們買了衣服、禮品,讓他們在北京玩了幾天,就要送他們回去。沒想到,遇到難題了。當時交通運輸緊張,車次少,乘車人多,連續(xù)三天買不到火車票。警衛(wèi)人員不得不到車站“安營扎寨”,加入排隊行列,費盡周折方買到車票,送兩人回鄉(xiāng)。
看來,買票難并非始于今日春運,60多年前就是這樣,那時人口雖少,但交通也不發(fā)達。不過,揆情度理,票源再緊張,也不至于難到連國家主席送親戚也買不到兩張火車票,可這事真就實實在在地發(fā)生了,毛澤東就是遇到了買票難題,就是三天買不到火車票。憶舊撫今,感慨萬千,這件小事可以帶給我們許多思考。
搞特權,是毛澤東歷來深惡痛絕的事,他自己不搞,也不允許身邊的人去搞,因為在他眼里“當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辦事”。如果還像過去那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皇親國戚橫行霸道,官員顯貴高人一等,那這個革命還有什么意義,無非是換湯不換藥,從張皇帝變成李皇帝。革命的目的首先是追求公平,廢除特權,這就意味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民主權利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說話、發(fā)表意見的權利;在收入分配面前人人平等,按勞分配,多勞多得。自然也包括在買車票面前人人平等,都要排隊,誰也不能加塞,更不能利用職權去搞什么“特權票”。當年,毛澤東等共產(chǎn)黨人模范地踐行人人平等的原則,與人民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理所當然地贏得人民的擁戴和支持。這種情懷,今天想起,讓我們心里暖洋洋的。
時過境遷,星移斗轉,如今我們生逢盛世,經(jīng)濟條件和物質(zhì)供應比建國初期要好過不知多少倍,但還遠沒有達到應有盡有的階段,還有一些短缺領域,無法滿足人們需求。解決的辦法,當然不外乎開源節(jié)流兩途,同時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公道與公平,這就是古人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反之,如果一些人特別是領導干部可以通過特權、特供等手段拿到別人無法拿到的緊俏物品,享受別人無法享受到的待遇,那就不僅有失公平,也會有損領導威信,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群眾對政府的信任,以至于離心離德,其危害決不可小覷。所以,重溫毛澤東當年買票難的軼事,學習其平等意識、平民意識,對于我們的各級官員拒絕特權思想,堅持公平原則,密切聯(lián)系群眾,建立和諧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