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鎮(zhèn)[暨南大學文學院, 廣州 510632]
北宋興文治,太宗命王著“合內府所藏共得墨跡五百一十余軸”①以木刻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②之匯刻《淳化秘閣法帖》。成后,“詔鏤板藏禁中,每大臣登二府,即賜焉。歲久 不復賜?!雹墼?四年,劉次莊得《淳化閣帖》于“前金部員外郎臣呂和卿,命工摹刻之”④,在江西新淦摹刻《戲魚堂法帖》⑤。《江西通志》記載:
東山,在新淦縣東二里有永壽寺,宋劉次莊卜筑寺前為堂,鑿池名戲魚,自號戲魚翁。有《戲魚堂法帖》。⑥
劉次莊,字忠叟(中叟),長沙人,仕至江西漕使。其“自幼喜書,嘗寓于新淦,所居民屋墻壁窗戶,題寫殆遍”⑦。《戲魚堂法帖》自然為照摹本,至于其取法范圍,我們通過宋人無名氏題跋⑧、宋人王象之《輿地碑記·書目》之“其帖(《戲魚堂法帖》)今與《潭帖》《武岡帖》并傳?!雹帷敖陝⒋吻f于臨江軍又刻一本”可以得知,至元 四年(1089)七月劉次莊摹刻法帖之時,已有《淳化閣帖》祖本和其翻刻本《潭帖》《絳帖》《魏王府本》四本法帖行世。這就是劉次莊刊刻《戲魚堂法帖》的取法視界。
是帖刊刻之后,影響深遠。明人王佐曾于正統(tǒng)二年(1437)在臨江府學見過殘存的《戲魚堂法帖》刻石:“見數碑埋沒路傍,意其為戲魚堂碑也,俾訓導同邑杜思昭起之,果《法帖》也。其余碑刻,度因紅巾盜起,埋沒學傍土中,惜無賢守令尋獲。”⑩至清代,《江西省西江志》已記載“淦城東北四百步山谷間為劉次莊戲魚池,堤崩水涸,石刻不存”,僅留下“土人言其魚善斗,絕異常魚,春夏間尚有之”?的美景給予我們遐想了。
法帖刊刻之后的刻本,可以分為原刻翻刻(照摹本)、翻刻本翻刻(增減本)等。《戲魚堂法帖》的傳本可分為照摹、增減和不詳三類:
南宋慶元年間,四川總領權安節(jié)以《戲魚堂帖》并釋文照摹刻石于益昌官舍,即《利州本》。曹士冕《法帖譜系》:“慶元中,四川總領權安節(jié),以《戲魚堂帖》并釋文重刻石于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南宋中期,《利州本》刻石就已不存在,且傳世本未見記載,故不知傳世情形。
①王鐸所見錢牧齋藏本,為南宋淳熙六年(1179)增減翻刻本:“虞山錢牧齋示予《戲魚堂帖》一冊,予驚異之?!稇螋~》淳熙六年(1179)冬勒石也。前乃獻之《十三行》小楷,末載‘寶歷元年正月起居郎柳公權記’,下即《罔極帖》,楷書擬鍾太傅,余與《淳化》《大觀》同?!逗疀觥贰赌现小范?,諸帖所不載也。蓋《戲魚》刻法細潤,無奮末猛起之習?!?
南宋淳熙翻刻本與劉次莊所刻本相比,當是有所改觀的翻刻本。此帖前面“獻之《十三行》小楷”以及帖后“寶歷元年正月起居郎柳公權記”、《罔極帖》,都應是后人翻刻過程中按己好增入的。
②張廷濟所藏本?;張廷濟于清嘉慶年間得此本,其自敘:“嘉慶壬申五月廿八日,夢廬過凈相寺攜此見示,因記《宋拓王右軍東方畫像贊》,戲魚堂刻。胡九淵藏本,胡歸查查浦,查歸馬寒中,馬歸海鹽涉園張氏,張歸平湖錢夢廬上舍。嘉慶廿二年丁丑十二月四日歸于余?!?
藏本跋文中可以看出,張氏所見本為帶有《東方畫像贊》的《戲魚堂帖》殘卷,陳云龍認為是本“宋拓無疑”:他說:“戲魚堂本乃劉次莊《潭州帖》也(按應為《戲魚堂法帖》)。松圓老人目為唐鐫,殆欣賞太過耶。當是真宋拓無疑耳?!?此后,該卷輾轉到張彥生手中,有著錄為證:“帖首有‘戲魚堂法帖三’六字,正書,亦是宋拓。后有程夢陽、汪南沙……諸人題記,推重極至,然拓本遜此。”
據此跋有卷三,一本,今不知所在。所傳記載《戲魚堂帖》與《淳化閣帖》頗有增減,但《石刻鋪敘》并未著名。?張延濟所藏本流傳有序,但因資料不足,暫無法斷定真?zhèn)我约皟?yōu)劣。不過,根據和陳云龍的評論,足見該拓本頗為精彩。
①楊士奇自述其見過明內府所藏《戲魚堂法帖》;“內府所藏刻本有三十余家,今石刻存者甚少。余所見者汝州本、紹興本、臨江戲魚堂(臺)本、福州有鄭清之家舊刻本、潁上唐臨絹本、北京太學及蜀中有趙子昂臨本,嘗多得之?!?
②袁華所見《戲魚堂法帖》殘卷;明張丑《珊瑚網》載其跋文曰:“此乃劉次莊摹刻者,復以楷書釋于后,與舊刻相伯仲,又在徽廟‘太清樓’之前。雖止存六卷,是猶麒麟一毛,虬龍片甲,亦不易得也。汝陽(四庫本為‘易’)袁華題?!?
③姜宸英所見《戲魚堂法帖》殘卷;該卷無《東方畫像贊》。其在張廷濟藏本的跋文中提及:“前年北上攜得戲魚堂殘本,玉峰司寇許公為余重裝,不知今落何處,中亦無此帖(《東方畫像贊》)。”?
④吳錫麒所見宋拓全本;稱題首稍大,且無《東方畫像贊》:“今年夏,余在廣陵,有以《戲魚堂》全帖求售者,精采煥發(fā),絕無崩剝痕跡,確是宋拓之佳者。余友張古愚敦仁、尹墨卿秉綬皆極賞之,但中間實無《東方畫像贊》,其題首‘戲魚堂法帖’字亦稍大?!?
⑤清人謝延云所見淡墨 本;“余頃在揚州得淡墨 一本,首尾完好,精神煥發(fā),所藏諸帖皆不能出其右?!?
《戲魚堂法帖》翻刻的增減本與原帖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是否有其他單帖增入,比如《東方畫像贊》等。國家圖書館現藏有《戲魚堂法帖》影印本兩種?,當前拍賣市場上該帖的拓本也相當多。雖然這些都不可能是原拓,但對于勾勒《戲魚堂法帖》的流傳始末來講,意義非同尋常。
⑥上海崇源拍賣本;據此本跋文稱,“賈持宋 之《戲魚堂》來,索價雖至昂,完非過甚之”。可知是帖為射利之徒把玩之物,其真實性有待深究。
⑦上海嘉泰拍賣本;該本傳為宋拓,有解縉、詹景鳳、倪瓚、王鑒及吳眉孫等人鑒藏印記。
⑧北京保利拍賣本;保利拍賣圖錄稱此卷為今所見較早拓本,紙本十冊,張祖翼題簽,尾題“元 四年四月,劉次莊摹于戲魚堂上石”。所鈐鑒藏印記可分三類:
(1)藏者身份:如“天官大夫”等。
(3)齋號及藏者閑章:如“小萬卷樓、綺蘭軒鑒藏金石、映雪齋、此身無計老漁樵、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吉府圖書”等。
現在可見的《戲魚堂法帖》諸多傳本,均無“增入釋文”。所以,近人張彥生在《善本碑帖錄》中感嘆道:“此帖(《戲魚堂法帖》)未傳可信原刻石拓本,即零散冊亦無傳?!?巧合的是,張氏明確指出“偽刻本首標題‘戲魚堂法帖卷一、二、三’等字,尾刻‘元 四年四月劉次莊摹于戲魚堂上石’”的狀況卻與現拍賣拓本情形完全吻合。關于三類翻刻本的真?zhèn)渭傲鱾飨嚓P問題,限于資料,姑且存疑。
① (清)沈蘭光:《淳化閣帖跋》,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233頁。
②⑧ 水賚佑:《淳化閣帖雜考》,《首屆碑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頁,第114頁?!堕w帖》謂上石是沿用舊稱,且黃庭堅、秦觀、安思遠本無名氏跋等文(后文提及)等,都能證明持木刻說的資料比石刻說時間早,可靠性也強。
③ 李昭 :《樂靜集》卷九,文津四庫375冊,第101頁。
④ 劉次莊:《法帖釋文》,中華書局1985年版。
⑤ 《淳化閣帖》的歷代翻刻譜系,見仲威、沈傳鳳:《淳化閣帖縱橫談》,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版。
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薄案母镩_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p>
⑥ 《江西通志》卷九,文津閣四庫164冊,第134頁。
⑦ 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九,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74頁。
⑨ 王象之:《輿地碑記書目》卷二,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8頁。
⑩ (明)王世貞:《古今法書苑》,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第五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699頁。按王佐所見殘存刻石,也未必是《戲魚堂法帖》原刻。
? 《江西省西江志》(二)第三十九卷。
? 曹士冕:《法帖譜系》,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頁。按啟功主編《中國法帖全集》(第1冊,第12頁)。于此處脫“節(jié)”字。此處有誤,劉次莊不可能于南宋寧宗慶元(1195—1200)年間再次摹刻。
? 此文載于《擬山園選集》(科學院藏順治十年王 刻本)卷三八之題跋二。見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王鐸卷二,《王鐸書論選注》,榮寶齋出版社2004年版。
????? 張廷濟:《清儀閣題跋》,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第11冊,上海書畫出版社,第714頁。
? 張彥生:《善本碑帖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72頁。
? 楊士奇:《東里續(xù)集》,文津四庫第413冊,第748頁。
? 張丑:《珊瑚網·淳化閣帖十跋》第21卷,文津四庫第271冊,第586頁。
? (清)周行仁:《淳化秘閣法帖源流考》,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243頁。
? 金沛霖:《戲魚堂法帖十卷》三冊,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 啟功:《中國法帖全集》,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