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明
這篇小說緣起于感動。
十二年前的冬天,某個地方發(fā)生了一起特大爆炸事故。當時恰好我也到了爆炸現(xiàn)場,親眼目睹了清理事故現(xiàn)場尋找死難者、救助受傷人員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現(xiàn)場就如小說中所寫一樣,余爆不斷,危機四伏。特別是到晚上轉移旁邊那個違規(guī)存放、隨時可能將那個小鎮(zhèn)整個夷為平地的烈性炸藥倉庫時,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危險。然而,當?shù)氐念I導、干部、公安干警都在場,沒有一個人提出要離開。他們卻命令外面前來支援的干部全部撤離。那些場景小說中已有所敘述,就不再在這里重復。
修改這個小說時,我返回當?shù)兀咴L了一些干部群眾。群眾對當時的情況,猶自感到心有余悸。說起領導干部冒著危險帶領大家轉移炸藥的情景他們還記憶猶新,仍舊為之動容。干部也一樣,有一位同志說,“當時太危險了,我們大家勸縣長等領導離開,但他們都拒絕了,堅持要與大家在一起?!笔虑檫^去了這么長時間,他們的語氣中仍然帶著十分的感動與由衷的敬佩。
無獨有偶。六月二十二日跟一位鄉(xiāng)黨委書記純粹的閑聊中,他說到了在一次撲救山火中的危險情況。當時,火勢十分兇猛,山火燒過去的不遠處,也有一個光子倉庫。如果一直燒過去,等待周圍群眾的也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他一邊安排大家撲火,一邊帶著大家轉移光子。他第一個走進倉庫,兩只手各提一袋三十斤重的光子就往安全方向跑。后面的人也就跟著進行轉移。十分慶幸的是,山火終于撲滅在安全地帶,沒有燒過來。
我問他,“當時這么危險,你為什么不跑?”他說,“我不能跑,我一跑,大家都跟著跑了,火就沒人救了,倉庫就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我又問他,“你心里怕不怕?”他說,“怕,肯定怕。說不怕是假的,我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妻子兒子,如果我被炸死在這里,家里人怎么辦?可是,怕也沒辦法,一旦爆炸,會有更多的家庭受損。我是鄉(xiāng)里的書記,一份責任在這里,我不能走。寧愿被炸死,也不能逃走?!痹捄苜|樸,卻透出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事故造成的傷亡、傷害讓人們十分悲傷和痛心,在人們心里留下了永久的傷痕。與此同時,大家眾志成城冒死轉移烈性炸藥的情景也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感動著我。
因為有了這份感動,便有了這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