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鄧又萍
天順祥是云南巨商王興齋創(chuàng)辦。1865年,王興齋率隊入川,先抵敘府,后到重慶。王興齋看見重慶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商業(yè)繁盛,條件優(yōu)越,便擇選了一些精明商人,留在重慶設莊。1868年初,王興齋曾在昆明見過李耀庭,覺得他老成練達,有約之意,但當時的李耀庭是云南榮茂公票莊股東。
此時,李耀庭從昆明來渝,主動投奔王興齋,讓王興齋喜出望外。當時敘府給王興齋函報:“榮茂公已收莊,耀庭托人推薦入號,但榮茂公生意有虧折,欠天順祥2500金,欠外款5000余金,必須籌還欠款后才能脫身?!钡跖d齋當即復信說:“欠本記之款不必追討,言明由伊緩后歸還。至欠外之款由本記負責代認,不出5年還清。如債主允許,囑耀庭速來渝面商。”看到此信,李耀庭感動不已,嘆曰:“我與興齋不過一面之交,承如此器重,如此慷慨好義,此情此義,未知何日能報也。”
來到重慶的李耀庭,與王興齋數(shù)日交談,十分投契。王興齋知道李耀庭如是龍困淺灘,一旦解困,他的能力在天順祥的股東之上。因此,他對李耀庭說:“在前席茂之、孔孝綱、俞獻建(都是天順祥老股東——筆者注)等無銀入伙,余每人分與人力紅利10股。今兄進號,亦無銀入伙,仍照分兄人力紅利10股。”
王興齋對李耀庭的知遇之恩,讓天順祥日后得到了豐厚回報。
李耀庭進入票號時,天順祥經營了15年,具有相當規(guī)模。那時,天順祥有三方面的業(yè)務:一是匯兌、二是做鹽岸、三是解協(xié)餉款。李耀庭進了天順祥,即去漢口、上海等城市了解風土人情,調查生意情形。不久,王興齋回云南為母親奔喪;此時又值滇號管事病故,王興齋坐鎮(zhèn)昆明,以滇號為總號,渝號為分號,委任李耀庭任渝號管事,管理事務。
王興齋發(fā)下指令,凡外埠管事、司事,總號派出后,必須到重慶與李耀庭相晤,再分派某埠。如外埠司事幫期屆滿,滇號無人可派,即由渝號派往接事。滇號與各埠匯兌,無論收交,報渝號過賬;外埠各號與滇號收交,亦分別報渝號過賬。一般匯兌,買賣業(yè)務以號信通報;抽調接濟等秘事以密信商約;緊急要事??煨艌舐劇泊朔N種,由李耀庭負責。天順祥總號雖設昆明,渝號實為天順祥的業(yè)務中心,李耀庭成了天順祥的實際經營者。短短6年,李耀庭還清了天順祥為榮茂公債款,繼而又開辦了祥發(fā)公鹽號。
李耀庭如此發(fā)達,他有經商才能,與朝廷建立的特殊關系,也是他飆升的秘密。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打入京城,慈禧西太后逃難西安,李耀庭進貢大量銀兩,再助清廷于危難之際,由此得到清庭“老佛爺”寵愛,增加了政治資本。再有,舊時“云南十八怪”中,有“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條鐵路,就是1901年,法國人與中國政府合建的滇越鐵路。在修建這條鐵路時,由于國庫虛空,清廷難以結清資費,法國人以武力相逼。李耀庭聞訊,挺身而出,帶頭捐出一半家產,幫助朝廷度過難關。慈禧太后聞之,感其愛國之情而予以“誥封”,從此謂之“李大人”。
1902年,岑毓英之子岑春煊調四川總督,與李耀庭次子李湛陽有金蘭之交。岑春煊到重慶,徑去天順祥拜會李耀庭,稱以世伯,李耀庭身價益重,人稱“在野相爺”。有實力,又有如此政治背景,到了清光緒年間,天順祥威極一時。當時全國共有18省,它的分號已分布北京、上海、漢口、廣東等15省。此外,在香港有號,海外有代理處……如日中天的天順祥,成為可與三晉票幫匹敵的票號老大。到十九世紀末,李耀庭一躍成為“西南首富”。
1903年,王興齋逝世,其子繼之,天順祥格局大變,業(yè)務大衰,各處虧空,廣州分莊虧折數(shù)百萬,元氣大傷。1911年,王興齋兒子和李耀庭,派人到各分號結賬,結一處賬關一處門,煊赫一世的天順祥由此隱退江湖。
與王興齋家族分手時,正值時局動蕩,朝政更迭,李耀庭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一方面與兩個兒子投身辛亥革命,一方面又在重慶發(fā)展實業(yè),修通牛角沱到老鷹巖的馬路、開辦了石油公司、絲廠、輪船公司、電燈公司……
1904年重慶總商會成立,商界公推李耀庭擔任會長。
此時,李耀庭已近七旬,雖精力不濟,但他兩個兒子,是他的左右二臂。長子李湛陽,畢業(yè)于日本警政學校,早年追隨孫中山,為同盟會骨干,擔任過重慶蜀軍政府財政部長。二兒子李和陽,留學日本,認識孫中山。1915年,孫中山反對袁世凱推行帝制,上海發(fā)動肇和兵艦起義,需籌集經費。楊滄白向李和陽借款,李和陽當即籌款3萬元。孫中山得知,手書 “高瞻遠矚” 橫幅相贈,與之共勉。
上海北洋軍要川江輪船公司的“蜀通”、“蜀亨”輪船運兵,在得到楊滄白告知后,李和陽不顧經濟損失,立即到船廠,連夜卸下船舵,稱船舵已壞,不為袁世凱運送一兵一卒。在上海,李和陽還掩護了被清廷追捕的梁啟超,為其租房隱藏,還出資請人保護。
晚清末年,資產階級革命浪潮興起,啟蒙思想廣泛傳播。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同盟會,活動于海內外,聲勢浩大。影響李耀庭。1899年,宋育仁到重慶創(chuàng)辦《渝報》,鼓吹新思想,李耀庭捐款支持。重慶商務總會成立,李耀庭主持會務辦起《重慶商會公報》,鼓吹發(fā)展實業(yè),抵制洋貨,傾向改良主義。1907年,重慶商會貼出楹聯(lián):“古人忠憤,異代略同,借熱情規(guī)劃商情,要與前人分一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望大家保全時局,莫教美利讓諸邦?!北磉_了商界的態(tài)度。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李耀庭獨自或合股創(chuàng)辦了多家實業(yè)。1899年和1900年,李耀庭在四川省蓬溪設立順昌公司,試開石油,開挖油井,經營幾年,頗有成效,還派人去日本考察學習采油技術。與此同時,李耀庭父子又投資購買了蜀通、蜀亨、蜀和三艘輪船,直航上海,創(chuàng)建了重慶最早的輪船公司。其“蜀通”號首航于1909年,比盧作孚的民生輪首航還早17年;
1909年,他讓兒子李和陽出面,買下重慶商人王靜海開設的永清祥絲廠,改名為潼川錦和絲廠,設總號于重慶,由李和陽任經理。隨后,李湛陽與周善培開辦川江輪船公司,以維護川江航權。該公司由重慶紳商自行籌資,李家投資3萬銀兩,李湛陽選為總經理。1907年,李耀庭投資,由李湛陽出面,與他人合股在重慶創(chuàng)辦燭川電燈公司,以“抵制洋油,開通風氣”……
1906年,李耀庭七旬大壽,李家從上海購來一臺100千瓦蒸汽直流發(fā)電機,安裝在壽堂和戲臺上。兩年后,由李耀庭和重慶總商會合股創(chuàng)辦了“重慶燭川電燈公司”,設在白象街,后遷到太平門順城街,發(fā)電照明。1929年,因一場大火燒毀一臺機器,以致電力不足,光度微弱,居民用電每晚限定3—5小時。有人作打油詩戲謔:“遠看是盞燈,近看還是燈。為啥燈不亮?因為是電燈。半夜電燈來,好像紅頭繩?!比欢?,重慶的第一盞電燈,是由李耀庭帶來的。
百年過去,知道李耀庭名字的人越來越少。所幸的是,李家現(xiàn)有一處遺址尚存——鵝嶺公園,修建于1911年的李家私宅花園。李家花園又名“禮園”,是李耀庭兩個兒子送給老父親的禮物。禮園落成時李家邀大批文人名士前來捧場,吟詩作賦,給各處景點取名,并輯為《禮園雜記》成冊,使得整座花園散發(fā)著書卷氣。
李耀庭由趕馬人攀升到西南首富,可謂榮耀一生;但一生操勞奔波,心力憔悴,也是辛苦的一生,以致住進“禮園”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享年76歲??箲?zhàn)時期,國府遷渝之初,在園內植花木、修公路、建別墅,國府要人蔣介石、宋美齡、馮玉祥、及外國使節(jié)等寓居禮園,該園略顯生機。1939年,園內遭到日本飛機轟炸,后庭園失修,花木凋零。
新中國成立后,園主將禮園捐出,西南軍區(qū)接管禮園,并將一旁的鮮家花園、童家花園合并,總面積達98.1畝;西南軍區(qū)又在園中廣植花木、修復庭園。1958年3月,在西南局工作的鄧小平指示:禮園,移交重慶;同年7月1日,重慶市長任白戈將其題名為“鵝嶺公園”,正式對市民開放。由此,在這座城市的中心,留下了一園美景和一段佳話。